來源:券商中國
成立百年、內地復業28載的友邦保險,日前正式以友邦人壽的名義開展業務。內地獨資壽險牌照的獲得,將為友邦保險帶來哪些可能性?
策略調整、投資解鎖、機構擴張、發展網際網路保險、密切關注大灣區保險機會……日前,友邦保險高管在與記者的交流中,談論到了百年友邦的新計劃。
策略調整
2020年是友邦保險第二個100年的開端,也是友邦人壽正式設立的第一年,公司管理層迎來了原中國平安聯席CEO、首席保險業務官李源祥。
各種變化,都宣告著友邦進入新的階段。此時此刻,保險行業內外部都密切關注友邦接下來的打法。
「自6月出任集團執行長兼總裁以來,我一直與集團內的高層領導團隊緊密合作,以制定並落實我們的策略性計劃。」8月20日,李源祥在線上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一如既往,我們仍然看好亞太區的強勁人口結構趨勢及龐大的機遇。」他透露,友邦將繼續延續其過去在競爭中展現出來的優勢,將友邦保險轉化為一個更簡單、更迅速及更緊密聯繫的機構。同時,他還提到,友邦要利用技術和數字工具增強服務。
一個內部變化是,今年,友邦將「首席市場官」一職改成了「首席客戶官」。
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總經理張曉宇向券商中國記者解釋,職位名稱的變化,其實體現了公司戰略方向的某種改變。
首席市場官更多的是以公司為中心、銷售為中心,工作職責是找到如何促進銷售的方法,而首席客戶官則更多地會去從客戶的角度去考慮事情。
在工作方式上,二者也會有很多不同。首席客戶官希望更多地理解客戶,思考如何做客戶分層,怎樣改善客戶體驗,怎樣更好地跟客戶互動,從而提高客戶粘度,讓公司有機會跟客戶一起成長。
在內部權限上,首席客戶官的權限比以前首席市場官的大。「因為客戶是公司最重要的東西,首席客戶官要考慮的東西很多,他要起到一個連接各個部門,包括前線、中後臺營運,促成大家有機結合的作用。」張曉宇說。
加快機構擴張
8月18日,在友邦人壽開業儀式上,券商中國記者獲悉,公司已經著手申請在內地其他區域設立新分支機構。
8月20日,友邦保險集團新任執行長兼總裁李源祥在網上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會先聚焦10至12個重點省份推展業務,將營運模式複製;除現有的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大城市外,將覆蓋人口較多的四川、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區。
儘管最終這些地區機構的設立,還需要監管部門批覆,但對於競爭對手而言,友邦保險已經是來勢洶洶。
李源祥表示,友邦保險集團將會100%聚焦亞洲市場,並以數字策略為重心,提升集團效率,為客戶提供更快更便捷服務。另外集團還將加強與銀行等商業夥伴合作,擴大客戶覆蓋範圍。
獲得獨立法人身份,對於友邦突破地域限制,發展網際網路保險的意義不容小覷。在張曉宇看來,通過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拓展到全國去,這也是法人身份給友邦的一個機會。近年,各保險公司紛紛涉足網際網路保險,網銷渠道已經成為保費增長、擴大公司影響力的重要渠道。
投資限制解鎖
過去,由於在內地沒有法人身份,友邦保險在公司運營方面存在諸多「特殊安排」。比如,一款投資連接型保險產品,在投資帳戶的設立上,其他公司只需要建立一個帳戶,但友邦需要在7個分支機構層面設立7個帳戶,這給日常運營管理帶來不便。擁有獨立法人地位後,投資方面的便利性大大提高。
張曉宇在接受採訪中表示,擁有獨立法人地位給友邦人壽帶來新的機會,比如投資方面的自由度更高,過去在不動產另類投資、PE等領域受到一些限制,未來將可以涉足。不過他補充,可以做不代表現在就會做,整體上,友邦原有的投資思路不會發生大變化,只是在一些領域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會考慮一些新賽道,在能力、系統上做好準備後,適當地嘗試。
上海與粵港澳大灣區計劃
在談到長三角一體化的時候,張曉宇還提到,友邦人壽選擇繼續將總部放在上海,看好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未來,在資產管理、養老金公司方面,友邦在上海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提到大灣區的保險通業務,李源祥表示,正與相關的監管機構密切接觸。
目前,大灣區已經有一些導向性的政策出臺,比如新重疾發生率表特別增加了灣區版,探索醫療保險互通機制。張曉宇表示,友邦團隊正在緊密研究當中,公司密切關注大灣區政策的變化。
日前公布的友邦保險上半年業績顯示,受內地和香港疫情影響,集團股東應佔盈利21.97億美元,同比下跌近35%;新業務價值下跌37%,跌至14.1億美元。
面對衝擊,公司正通過提升科技水平,促進線上化成交。目前,集團90%產品均可透過網上銷售。
據透露,未來,數據業務化、業務數據化,科技賦能營銷隊伍多元渠道,也將是友邦人壽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