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細節體現教養!這30件小事家長快教給孩子

2020-08-31 親寶寶育兒說

今天小編整理了30個體現教養的細節

一起學習一下吧

01 別人給你倒水時,不要幹看著,要用手扶扶,以示禮貌。


02 別人對你說話,你起碼要能接話,不能人家說了上句,你沒了下句,或者一味地說著啊啊啊、是是是。


03 有人盯著你看的時候不要回目直視,要假裝沒注意到。


04 擦桌子的時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抹。


05 吃完飯退席時說:「我吃完了,你們慢用。」


06 給人遞水遞飯一定是雙手。


07 坐椅子不要翹起來。


08 吃飯要端碗,不要在盤子裡挑揀,不要拿筷子敲碗。


09 最後一個進門要記得隨手關門。


10 送人走要說:「慢走。」


11 洗了手不要隨意甩手,水會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禮貌。


12 遞刀具給別人要記得遞刀柄那一端。


13 不揭別人的短處。


14 聽別人說話的時候,眼神不要遊移,否則會顯得很沒禮貌。


15 幫別人倒茶倒水之後,壺嘴不要對著別人。


16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17 如果是彈簧門,不管是拉還是推,請先出後進。如果身後有人應主動把門扶好,防止門彈回拍到別人。別人為自己開門一定要說謝謝。


18 屋裡有人的時候,出門要輕關門。


19 打電話接電話第一句話一定要是:「喂,您好!」掛電話的時候,對方如果是長輩,或者你的上司,那麼就等對方先掛了你再掛。如果你自己就是長輩或上司,那就主動先掛電話,別讓電話那邊的人等。


20 盛飯或端茶給別人時,如果中間隔了人,不要從別人面前穿過去,而要從別人後面繞過去。


21 停車要入位,給別人開車門留好空間,車頭向前,方便離開。


22 去別人家裡,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23 吃飯的時候儘量不要發出聲音。


24 撿東西或者穿鞋的時候要蹲下去,不要彎腰撅屁股。


25 別人批評你的時候,即使他是錯的、也不要先辯駁,等大家都平靜下來再解釋。


26 做事情要適可而止,無論是狂吃喜歡的食物還是鬧脾氣。


27 到朋友家吃完飯,要主動幫忙洗碗清理桌子。


28 有禮貌應該是對所有人,無論是上司、長輩、餐館服務員或是路邊撿垃圾的老者。


29 不管什麼條件下,仔細刷牙,特別是晚上。


30 不隨地吐痰扔東西,如果沒有垃圾箱,就拎回家扔垃圾筒裡。

相關焦點

  • 30個體現教養的細節!你做到了嗎?
    30個體現教養的細節!你做到了嗎? ••••很多人可能會問一個問題:「教養是什麼
  • 馬伊琍揭露育兒「漏洞」:孩子沒教養長大一般沒出息,獲17萬點讚
    網友紛紛給她留言評論說:「細節見人品,素質很重要」「家長從小的教育真的很重要」「贏了比賽,輸了人品」……她的這條微博得到了很多網友的支持,孩子在舞臺上光鮮亮麗的比賽,背後卻不計後果的亂扔垃圾,這樣習慣的孩子長大後在任何場合還會做出什麼樣的舉動,實在是令人擔憂。
  • 哪些細節裡,體現了一個人的教養?男人的教養,體現在這個細節上
    整個社會都在提倡素質教育,而教養與一個人的出身背景、文化等,都沒有太大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一個人的行為舉止上。不論在什麼時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養,比如有人是真的有教養,有人是沒有教養,還有一種人像兩面派一樣,他們的教養只在熟人面前才體現出來。
  • 藏在細節裡的教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比如公交車上大喊大叫,遊樂場裡搶奪玩具,餐飲店裡敲碗打盤,大商場裡隨處亂摸,這些細節也許不是什麼大事,但時間長了總會令人生厭,問題根源在哪裡?也許家長日常給予孩子的教養能說明一切。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無理行為無計可施,還說在家就總是這樣,這不是理所當然的理由,而是蠻橫無理的藉口,只能說明熊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熊家長。子不教,父之過,家長沒有傳授給孩子良好的教養,孩子一定會在社會上表現出和家裡一樣的奇葩行為,越來越囂張,最終成長為一個沒教養的大人。
  • 育兒真相:這三件小事,父母越「懶」,孩子越容易變優秀
    如果我問你們,做家長,累嗎?很多家長眉毛輕皺,抿嘴微微一笑,想了想,會給出這樣的答案:累,但是累並快樂吧!畢竟愛自己孩子這件事不累!育兒真相:這三件小事,父母越「懶」,孩子越容易變優秀我認識一位媽媽育兒真相:這三件小事,父母越「懶」,孩子越容易變優秀
  • 男人的教養,體現在這5點細節上
    歡迎關注「成長記」,做更好的自己很多時候,細節能暴露一個人的人品,可以說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毫無例外可言,男人好不好,看這5點細節即可:1、對人的稱呼看了最新一期的《快樂大本營同樣是小屁孩,但另外兩個卻沒有做到,不是說要踩別人,他們兩個也很優秀,但在細節上,易烊千璽確實做得比較好。不單那次,我發現優秀的教養是不留痕跡的,總是在細節處體現,在《親愛的客棧》中,身為實習生的易烊千璽也出現,與人碰杯總會低一些。
  • 教養,體現在你做事的細節
    雖然沒有規定地鐵上不能打電話,但從及細節上,兩人的教養,高下立判。人們常說,「教養,就像樹根一樣,可以盤根錯節地生長在一個人的靈魂最深處」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和貧富學識無關。教養根植於人的心底,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優雅。
  • 有教養的孩子,來自有教養的家庭,這是關鍵因素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不僅在生活中處處體現著禮貌和修養,而且能夠在很多事情上處理得當。同樣一件事情,有教養的孩子會讓周圍人覺得很懂事,而沒有教養的孩子總是「橫衝直撞」「目無規矩」,被人們稱呼為「熊孩子」。教養,對一個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是孩子後天發展必備的好習慣之一。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新聞事件。
  • 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言行,體現出家庭教育的質量,教養是孩子的財富
    一個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表現,體現著其背後的家庭教育水準,也顯現著整個社會的德育水平。,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更有教養的人需要家長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著手。家長也不會立即撿起來,就在那裡生悶氣。如果家長能夠在這種時候給孩子好好解釋,讓孩子明白這種行為哪裡做錯了,在什麼情況下應當做什麼樣的反應,這就是在給孩子播種教養的種子。與此同時,家長還要給孩子傳達基本的禮儀,但並不是要命令孩子做什麼,而是要讓孩子明白禮貌的意義,有些孩子看起來不懂禮貌,其實本身不明白自己這種行為有什麼不好。
  • 孩子睡眠無小事,睡前30分鐘,家長千萬別對孩子做這4件事
    導讀:孩子睡眠無小事,睡前30分鐘,家長千萬別對孩子做這4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睡眠無小事,睡前30分鐘,家長千萬別對孩子做這4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所謂的教養,不過就是一點一點的細節體現
    文/芨芨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其實都是從細節處去體現。人有沒有修養,和他的出身和背景有關係,但也不是絕對的關係。
  • 一個女人層次的高低,從這三件小事中就可以體現!
    而決定一個層次的高低,其實就從生活的細節中就可以看出來。她對待事情的態度和做法,都是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所以說,一個獨立自信的女人,她的層次肯定是不一樣的。一個女人層次的高低,從這三件小事就可以體現!2、對待表面的外在的表現要知道一個真正有內涵的女人不會只注重一些外在的表現,而層次高的女人她也會更加的注重內在的體現。有些女人,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但是一說話就已經暴露整個人的層次。
  • 沒教養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個舉動,家長要儘快幫孩子改正
    孩子在小的時候如果沒有教養,而且家長還不引導孩子改正,等孩子長大了之後,會形成不好的性格,也會養成一些不良習慣,而且很難改掉。孩子有沒有教養,通過一些小事就能夠看得出來,比如在吃飯的時候,孩子的一些舉動可以充分體現出他到底有沒有教養。
  • 日式育兒理念為何值得全世界家庭學習?從接孩子放學就能看出教養
    相比之下中國父母的育兒理念確實與日本育兒理念存在巨大差異,從而讓我們思考,中國的下一代,在禮儀教養上究竟要怎樣做,才可以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思慮清楚這一點,才能夠教出有教養的孩子。這位日本寶媽看到老師來了之後對老師鞠躬了兩個躬,之後老師走時又帶著孩子的和老師鞠躬。短短的兩分鐘時間,寶媽帶著寶寶一共鞠了躬將近五個躬,並且面帶微笑,一直在說謝謝。這樣的禮儀文明和中國寶媽接孩子放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國的家長在見到老師和孩子後,一般都會禮貌地笑笑,有的家長甚至還會看到老師繞著走,避免和老師見面尬聊。
  • 孩子的教養,離不開父母的修養,這10條家規,家長們收好,有用
    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凡是有教養的孩子,必定有好的家風,有修養較高的父母。曾國藩的十六字家訓一直是被後人津津樂道並且爭相模仿的真理所在。這十六字家訓是: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而其後代也是遵從家訓一直都把日子過有滋有味,其中後人也不乏各行各業精英人士。
  • 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
    01 懂的感恩是一種教養近日,一名小男孩獨自過斑馬線,路過車輛紛紛減速讓行。小男孩一步一鞠躬,連鞠三躬向讓行的司機致謝。這名小男孩叫屠昱開今年8歲,是蘇州張家港實驗小學一年級學生。當天是他第一次獨立去上這,媽媽在窗口拍下了感人的一幕。
  • 媽媽是最初的老師:一本平淡的育兒札記,把教養埋在生活的細節裡
    01 「書」的平淡:沁人心脾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市面上育兒書籍和育兒自媒體的「泛濫」,反應出人們的育兒焦慮,在育兒的道路上,大部分人格並不成熟的家長被焦慮的社會洪流裹挾,自身難保的同時,也難免將孩子拖入水中。
  • 孩子是否有教養,這幾個動作就能體現,家長要好好反思一下
    教不嚴,師之惰」,在如今「熊孩子」泛濫的時代,懂禮貌有教養的孩子更顯得彌足珍貴。在以前的時候,每個家族裡面都有很多規矩,而子女們遵守家規才能讓家族一代代繁衍下去,尤其是對小輩的教育,可以說是極其的嚴格,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們都會當著眾人的面教育孩子,而「堂前教子」就是這樣來的。
  •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懂教養的家長
    我對他的管教開始變得嚴厲,批評否定隨之而來,但是他根本聽不進去,我們經常為小事吵架,搞得心煩不已。L一針見血地說:「問題處在教養方式上」 。L是做付費諮詢的,就算是朋友,他也不能免費。全職在家的我確實沒有多餘的錢做諮詢,於是我問他有沒有那種育兒書,理論+實踐,特別容易上手的。他給我推薦了這本《回應:培養孩子積極的行為習慣》,主推「正面回應」六步法,讓孩子聽得進、做得到、情緒好。作者王普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專家庫專家,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
  • 細節,看清人品;小事,看清人心!
    細節,看清人品一個人最吸引別人的地方,不是他多富有,不是他多帥,而是他為人處世的細節和人品。細節,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教養和智慧。從這幾點我們就能準確判斷出這個人,值不值得交往。你這不是自降身份嗎?失主不以為然,他說:」人人平等,並不能因為別人是乞丐,就瞧不起別人。「從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失主是個有教養的人,乞丐也是。細節,看清人品;小事,看清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