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自然-食物》(NatureFood)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聚丙烯材質(PP)的嬰兒奶瓶在衝泡標準配方奶粉時會釋放出大量微塑料。這引起了不少嬰幼兒家長的擔憂,如何選擇使用好奶瓶,又成了家長們關切的話題。
高溫會顯著增加奶瓶微塑料釋放
家長們經常用PP材質奶瓶來衝泡嬰幼兒奶粉。PP材料又被稱為食品級塑料,大家通常認為無論熱水浸泡還是劇烈晃動,PP奶瓶都會是穩定耐用且無物質釋放的。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此次研究表明:在單次衝泡中,奶瓶可以釋放出十萬量級的微塑料顆粒。在不同的測定條件下,高溫會顯著增加微塑料的釋放,當水溫從25攝氏度升高到95攝氏度時,有的奶瓶釋放的微塑料顆粒會從60萬/升增加到5500萬/升。
研究人員推測,如果使用塑料奶瓶,在嬰兒出生後的頭12個月裡,嬰兒平均每天會接觸160萬個微塑料顆粒。這一平均水平相當於成年人從水、食物和空氣中攝入的微塑料顆粒總量的2600倍之多。
無需過度消毒奶瓶
儘管這些母嬰製品的確在釋放出大量微米級甚至是納米級塑料顆粒,但目前尚不完全了解這些微小的塑料顆粒對人體健康的風險。
如果想要減少這些微塑料的攝入,福建省立金山醫院產科護士長毛瑩建議家長日常不用過度消毒奶瓶,特別是頻繁地高溫煮沸消毒。
「家長無需過度強調無菌,即使是母乳餵養,也做不到完全無菌。」毛瑩說。家長可以在使用前先用冷水對奶瓶衝洗三次,就可以大幅減少微塑料的釋放量。
避免在塑料容器內二次熱奶,這樣不僅會讓奶瓶釋放更多微塑料顆粒,也會破壞奶中的營養成分。
當然,最好使用非塑料制的奶瓶,如玻璃奶瓶、矽膠奶瓶,就無需擔憂微塑料釋放的問題。
來源:福建衛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