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排放控制技術分析及評估(一)

2020-12-25 北極星環保網

VOCs排放控制技術分析及評估(一)

北極星大氣網訊:1.VOCs(揮發性有機物)控制的技術路徑

(1)VOCs 排放的過程控制

以改進工藝技術和更新運行設備為主的預防,是實現 VOCs減排的最佳選擇。石油化工行業在原油開採、油品儲存、運輸、配給等生產環節,易發生油品或溶劑的蒸發散逸損耗,是 VOCs的重要排放源。針對VOCs 的蒸發逸散控制技術包括 浮頂罐技術、蒸汽回收、加油站氣回收等,這類控制技術在我國石化行業應用普遍。洩漏檢測與修復技術(LDAR)是對工業生產活動中裝置洩漏現象進行發現和維修的一種技術。國外企業實施LDAR技術多年,建立了完善的VOCs洩漏檢測方法和散逸排放評估體系,而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已有多家石化企業尤其是煉化企業目前已經引入LDAR理念,開展了「無洩漏管理系統」、「洩漏檢測和修復系統」等。

對於塗料加工、鈑金噴漆、印刷、金屬清洗等行業在生產過程中用到的有機溶劑揮發所產生的VOCs,則採用無毒或低毒、不易揮發的原材料代替有機溶劑來減少這類VOCs的排放。

此外,改進生產工藝減少有機產品的使用也是VOCs減排的一個有效途徑。以噴塗工藝為例,用塗布效率較高的靜電式噴塗取代效率較低氣霧式噴塗,可將塗布效率提高30%-40%左右,既可以節省塗料用量,又能減少噴塗過程中VOCs的釋放。

然而,減少散逸、尋找替代產品和工藝改革並不能完全控制VOCs的排放,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經濟、技術條件的制約,因此必須配合有效的末端處理技術,對VOCs排放進行綜合治理。

(2)VOCs的銷毀技術

VOCs的銷毀技術主要是利用VOCs可被氧化的化學特性,通過給予一定的條件,如燃燒、催化等,使其轉化為對環境無害的CO2和H2O。主要銷毀技術的原理如表1所示。

(3)VOCs的回收技術

VOCs的回收技術主要是利用VOCs的物理性質,利用吸收、吸附、冷凝等方法將VOCs從廢氣中分離出來,再採取一定手段將VOCs富集回收處理,以達到VOCs排放的末端治理。

吸收法主要是採用低揮發或不揮發溶劑對VOCs進行吸收,再利用VOCs分子和吸收劑物理性質的差異進行分離。吸收效果主要取決於吸收劑的性能和設備的結構。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固定源廢氣 VOCs 排放監測技術現狀
    行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監測主要可分為 2 種:一是汙染源排放監測,主要是對VOCs 固定排放源進行監測;二是無組織排放的 VOCs 監測,主要是對可能存在的排放洩漏節點周邊以及企業廠界進行監測,查看企業整體環境以及對附近地區的影響。依據產品不同的 功能原理特性,將 VOCs 在線監測儀和超標報警傳感裝置配套使用,分別用於汙染源排放及廠界周邊的 VOCs 監測。
  • 環大氣53號文對生物法的適用定位;本篇讀懂VOCs生物法技術的實際情況(一)
    VOCs氣體處理技術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回收技術,以各種物理方法為主,對排放的VOCs進行吸收、過濾、分離,再資源化循環利用。包括吸附、冷凝、膜分離、吸收等技術。另一類是分解技術,以化學處理和生物處理方法為主,把排放的VOCs分解化合轉化為其他無毒無害物質。包括熱力燃燒、催化燃燒、等離子體、化學吸收、紫外光(催化)氧化、生物處理等技術。任何VOCs處理技術都有其優缺點和適用範圍。在VOCs處理領域,由於氣體性質千差萬別,不存在某一類技術「包打天下」的情況。
  • 《鋼鐵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技術指南》發布(附現場檢查和...
    《鋼鐵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技術指南》發布(附現場檢查和監測技術要點)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做好鋼鐵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工作的通知。隨文發布了《鋼鐵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技術指南》。全文如下:
  • 煙氣中VOCs在線監測及分析技術
    煙氣中VOCs在線監測及分析技術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結合我國大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防治要求,分析了不同行業VOCs主要檢測因子,對比了不同在線儀器監測和分析技術的特點,提出了符合我國VOCs排放在線監測技術的發展需求。
  • 汽車製造行業VOCs排放與治理
    2015年,北京市發布並執行《汽車整車製造業(塗裝工序)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DB11/1227-2015),在國內汽車整車製造行業最嚴排放標準的約束引領下,北京市汽車整車製造行業開始注重源頭低揮發性有機物(VOCs)原輔材料替代、中間自動化生產設備或工藝技術革新、末端採用高效燃燒處理技術,大大地減少了環境VOCs的排放。
  • 關於召開「第三屆鋼鐵、焦化行業煙氣超低排放控制技術研討會...
    為滿足鋼鐵和焦化企業實施超低排放的技術需求,破解「一企一策」工作中的疑難雜症,發揮科學技術在超低排放改造中的支撐作用,「第三屆鋼鐵、焦化行業煙氣超低排放控制技術研討會」定於2019年9月19-20在北京市召開,會議緊緊圍繞鋼鐵和焦化企業如何開展超低排放升級改造、超低排放的改造重點和難點、如何選擇技術路線、可行的技術方案和措施等熱點問題開展研討,搭建「產學研用」交流平臺,展示技術成果和工程應用案例。
  • 密封點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速率的數值模擬及實測應用
    洩漏檢測與修復技術(LDAR)是利用可攜式監測設備,檢測化工企業各類設備與管線組件上閥門、法蘭及連接件等易產生洩漏的密封點,並修復超過一定濃度的洩漏點,從而達到控制原料洩漏損失和環境保護的目的。隨著排汙許可證管理和環境保護稅的快速推進,VOCs排放核算的準確性逐漸成為企業和政府關心的焦點[4]。
  • 汽車零配件塗裝過程VOCs排放特徵與案例分析
    汽車零配件塗裝過程VOCs排放特徵與案例分析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 VOCs(揮發性有機物)現已被列為我國大氣環境領域的核心汙染物.隨著汽車零配件製造行業減排要求的提出,於2018年6月選取典型汽車零配件製造企業,採用美國TO-15方法分析VOCs物種,採用FID(氫離子火焰檢測器)對NMHC(
  • 中國電廠超低排放標準實施情況和減排效果評估
    這項政策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大量投入,包括監測手段的提升和技術水平的升級改造,但其可預見的效果也非常顯著,這項措施的實施能夠有效降低中國電力生產部門的人為源汙染物排放,帶來直接的環境效益和健康效益,並能夠促進汙染控制技術水平的提高。在之前的研究中,大多研究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帶來的空氣品質改善效率等後評估,利用的數據也並不包含實測數據。
  • 研究分析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特徵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郝鄭平等近期開展了重點行業VOCs源監測、排放特徵、控制技術和危害評估等研究工作,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科學通報》2012年第19期上。 郝鄭平團隊對汽車製造、家具製造、電子製造、包裝印刷、設備製造業噴塗、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VOCs排放進行了現場調研和檢測分析研究,並對部分行業VOCs排放的環境和健康危害進行了初步的評價。
  • 重型柴油機國六排放控制技術路線概覽
    摘要中國重型柴油車第六階段排放標準已經發布,其內容繼續加嚴重型柴油車汙染物排放控制。國六標準與國五相比,排放標準提高30%以上,氮氧化物減少77%,顆粒物減少67%,引入PN(顆粒數量)的限值要求,增加了發動機非標準循環排放要求、曲軸箱排放要求,同時引入整車排放測試要求,從根本上保證排放達標。
  • VOCs 汙染防治百問百答——VOCs的環境管理(4)
    此外,部分省市(如北京市和廣東省)也制定了一些針對VOCs排放的地方標準,一些國家排放標準也開始制訂。關於VOCs監測技術方法,相關採樣及分析方法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已經大量開展,但獨立的國家標準尚未發布。目前我國尚缺乏VOCs排放狀況的權威基礎數據,法律法規及配套標準和監測規範尚不完善,經濟有效的控制技術急需研發,統一規範的管理體系仍在建立之中,監管體系有待健全。82.
  • 生物質鍋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研究進展
    但是生物質燃料在這幾類鍋爐上的燃燒尚屬探索階段,技術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成熟.1.3.  生物質鍋爐目前存在的問題生物質鍋爐燃燒技術目前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為保證在特定的燃燒過程中燃料在流化床中處於流化狀態,需要較為嚴格地控制鍋爐進料的顆粒大小,為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通過乾燥、粉碎等前處理步驟,使得生物質燃料在其尺寸、狀態等方面均一化.
  • 煉化VOCs控制標準中氧濃度折算問題分析和建議
    氧濃度折算關係到VOCs治理技術選擇、治理技術經濟可行性、排放標準解讀以及如何判定許多在役運行裝置是否達標排放。國家正在制定的涉及VOCs排放的標準有18項,包括: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鑄造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製藥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電子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塗裝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煤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農藥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家具製造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貨櫃製造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紡織印染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印刷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林產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等
  • 上海:對長三角區域統一標準《設備洩漏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技術...
    若無意見,我局將在公開徵求意見期滿後組織專家對上述地方標準開展技術審查。   聯繫人:張鋼鋒   聯繫地址:上海市欽州路508號   郵編:200233   設備洩漏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   1 適用範圍   本規範規定了設備洩漏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的技術要求
  • 全面分析|VOCs行業的深度行業調研
    為此,要回答四個問題,一、了解行業要解決的問題或需求;二、了解行業本身所處的發展階段,來判斷介入的時機;三、分析能促進/打擊該行業的各種因素和程度,來判斷投資的價值和風險;四、總結贏家的標準和素質,找到最有價值的企業。
  • 【技術匯】燃煤電廠入廠煤度電碳排放分析研究
    【技術匯】燃煤電廠入廠煤度電碳排放分析研究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電力行業節能》  作者:李海平  2020/12/24 10:01:00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引言以某電廠入廠煤為研究對象,探究各煤種的單位度電排放強度,綜合原煤價格與單位度電排放強度,給出入廠煤採購建議,從源頭上控制機組二氧化碳的排放。1 入廠煤參數及元素碳測量收集某電廠燃煤機組入廠煤煤樣,煤樣如圖1所示,並對煤樣進行元素碳含量測量。入廠煤元素碳測量結果如表1所示。
  • 排放瓦斯安全技術要求
    排放瓦斯安全技術要求 《煤礦安全規程》(2007年版)明確規定:停風區域中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0%時,必須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技術措施,同時要求在排放瓦斯的過程當中,排出的瓦斯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得超過1.5%,嚴禁無顧於規程「一風吹」排放瓦斯。
  • VOCs廢氣處理設備,寶鋼化工VOCs廢氣治理技術路線選擇與探討
    寶鋼化工VOCs廢氣治理技術路線選擇與探討 摘要:本文介紹了寶鋼化工VOCs治理項目的基本情況、設計要求、工藝難點、技術路線,提出了系統阻力平衡是收集系統的關鍵;同時,在分析各種治理技術特點及適用條件的基礎上,對寶鋼化工VOCs的治理技術路線的選擇進行分析和討論
  • 技術|燃煤電廠入廠煤度電碳排放分析研究
    陳亮等對發電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要求進行詳細解讀;劉睿、鄭彥強及張禮興等對碳排放數據收集及計算過程進行介紹,並分析燃煤電廠碳排放指標與影響因素;王敬敏、蔡宇、蓋志傑等對電力行業碳排放權配額初始分配效率進行研究,並對其公平性與有效性進行驗證;朱德臣梳理了國內外試點區域內電力行業碳配額的初始分配方法,同時給出一些建議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