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邯鄲市育華中學
地球,萬物生靈在這裡繁衍孕育;地球,人類唯一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的一舉一動決定著她的命運。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主題為「關愛自然、刻不容緩」,我國的宣傳主題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為培養學生從小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意識,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本周,我校舉行了以「愛護環境,保護家園」為主題的國旗下的講話。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初一10班的李雨飛,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愛護環境,守護家園》。
演講人:初一(10)班 李雨飛
新冠病毒無疑給我們敲響了保護自然的警鐘。&39;、&39;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大自然,人類是靠大自然的饋贈來生活,人類也是大自然的產物,大自然提供了世界上的人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大自然給了人類溫暖的陽光,涼爽的風,美麗的花朵,我們應該要越來越重視對大自然的保護、善待。
我們希望過恬靜的生活,那麼就要與自然和平相處。在大自然的生活中我們變得更有韌性,更加堅強,在一舉一動中,我們都要做出對自然的善待。輕輕彎腰繞過低垂的樹枝、溫柔的扶起被吹偏的花朵,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每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是對大自然的珍惜與愛護。人類社會,是文明的社會,我們要加強對大自然保護的認識,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保護環境,首先要從身邊的事情做起,那就是愛護我們的家園——校園。為了能夠更好地守護好校園這一片淨土,在這裡,我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
1.愛護校園環境,不隨地吐痰,不隨手亂扔垃圾,做到人走垃圾走;
2.愛護校園花草樹木,不隨意踐踏草坪、不亂折樹木;
3.節約用水、用電、用紙,不浪費糧食,每餐光碟;
4.做好垃圾分類,廢棄口罩扔進黃色專用垃圾桶裡,其他垃圾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開投放;
5.科學認知,保護自己,善待他人,從勤洗手、戴口罩做起,自覺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6.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學習、就餐、交流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我們隔空招手的身姿,必是校園裡最美的風景。
7.注重個人衛生,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接觸公共物品後要先洗手再觸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按學校規定規範儀容儀表,校服穿戴整齊。
浮塵陰霾,腳步何時停歇;酸雨地陷,何時不再肆虐;楊柳依依,山清水秀,繪一幅秀麗的畫卷,停下砍伐的步伐;輕輕鳥鳴,明月清風,譜一曲地球的歡歌,呼喚低碳的生活;愛護校園,從我們做起!保護環境,從現在做起!
主持人:初一(10)班郭天潤
升旗手:武思沂 孟晨光
護旗手:李天宇 劉納博 賈博涵 劉心月
政教處郭佳老師宣布了上周流動紅旗評選結果以及湧現出的好人好事。
最後,政教處王娜主任進行總結髮言。
「197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設立了&39;,為每年的6月5日。今年是第49個&39;,今年我國確定的主題是&39;。
在環境治理上,中國從來沒有停下腳步——
1993年5月,原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了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140萬畝,森林覆蓋率80%,每年吸收二氧化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是一個&39;和&39;,2017年12月,塞罕壩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獎項&39;,成為全球環境治理的&39;。
不僅是線下一鍬一鏟的播種,近年來,線上雲端植樹也成為綠色生活新時尚。螞蟻森林的數據顯示:已有5.5億中國人不僅在日常生活中低碳減排,還同時在荒漠化地區種下了超過2億棵樹,累計碳減排超過1200萬噸,重量相當於200艘遼寧艦。
中國造林綠化,驚豔世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成全民共識。
今年三月下旬,就在人們因疫情而無奈居家隔離的時候,敦煌西湖保護區出現一個約3平方公裡的淡水湖泊—艾山湖,那裡原址曾是一片低洼大沙地。近年來通過輸水補水,保護區生態環境改善了,原來沙化的湖泊周邊植被都恢復了,令人驚喜的是,無人機還拍攝到了大種群野駱駝和荒漠貓等少見動物。
在今年年底前,我國將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這將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是中國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環境改善的好消息還出現在我們身邊——你可以發現,近年來,我們很少會看到黃沙漫天的天氣,因為在我們的家鄉,邯鄲西部山區,山崖峭壁上,一個個白色的像&39;一樣的樹木,成千上萬,排列有序,那是太行山綠化工程,是環保工人幾十年如一日爬險坡,攀懸崖一棵棵栽種的。這些樹木為我們釋放氧氣,阻擋沙塵。
南水北調,途徑邯鄲,讓950萬邯鄲人民喝到了甘甜的長江水,從根本上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質量,同時也讓我們的地下水得以喘息,乾涸已久的黑龍洞又恢復了往日的泉湧。
還有城市西部的沁河郊野公園、紫山風景區、東部的月愛湖公園、以及南湖、北湖、龍湖公園,給整個城市增添了些許綠色和生機。
美麗中國,我們是行動者,美麗家鄉,我們是行動者,愛護環境,守護家園,我們是行動者。關愛自然,刻不容緩。
同學們,環境保護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環境保護從不需要空的口號,要的是我們實實在在的行動。那麼就讓我們從主動撿起一片紙開始,從不隨手亂扔垃圾開始、從不隨地吐痰開始、從不踐踏草坪開始;我們還要習慣低碳出行,步行、共享單車是健康生活新風尚;垃圾分類是文明生活的新開始;我們更要向傷害小動物說「不」,向捕食野生動物說&39;,向亂砍亂伐說&39;!
每一口新鮮空氣、每一滴乾淨水源,都是大自然的饋贈,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愛護,呵護。巍峨的山、靈動的水,綠色的土地,清脆的鳥鳴、這是地球家園應有的美麗。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39;
所有的偉大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就讓我們像愛護自己生命一樣,去愛護環境。我們每一個人的小小的善舉就會減輕地球的負擔,我們每一個人正能量的傳播,就會讓全社會都行動起來。我們是&39;的後人,感恩前人的辛勤與奉獻,我們是&39;的前人,傳承綠色,為後代播撒希望。同學們,請將你的諾言付諸於行動,讓綠色生活成為青春時尚,讓我們一起用心愛護環境、守護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