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雙零卡」,多家銀行有動作
各家銀行對「沉睡卡」的時間定義從18個月到5年不等 清卡不會直接通知持卡人
■見習記者 黃亞蘋
自中國人民銀行實施個人銀行帳戶分級管理措施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開始加碼對個人閒置銀行卡的管理。近日,浦發銀行通知稱,2017年11月起將對「雙零」帳戶進行管理升級,長期不用的「雙零卡」將無法正常使用。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沉睡卡」數量已達21.9億張。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大規模的帳戶升級有利於減小電信詐騙危險,維護金融穩定。
多家銀行宣布管理「雙零卡」
「雙零卡」是指帳戶餘額為零,且不存在任何未結清信息的銀行卡。
浦發銀行公告稱,自2017年11月開始,對在2016年12月31日之前(含)發卡且今年前3個季度未發生任何交易的「雙零卡」進行帳戶信息管理升級。升級後,長期不用的「雙零卡」將不能正常使用,同時帳戶信息將不會在包括網銀、手機銀行、電話銀行、自助設備等渠道顯示。
這並非是銀行業對「雙零卡」的首次清理,據三湘都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招商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10家銀行表示將對「雙零卡」進行「休眠」操作,判斷的未使用的標準時限為18個月至5年不等。
今年6月初,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於2017年7月15日開始,對不符合條件的長期未使用且餘額為零的個人帳戶進行銷戶處理。
工商銀行自2016年12月1日起,對開戶之日起6個月內無交易記錄的帳戶,暫停其非櫃面業務,進行「凍卡」措施。
工行相關人士表示,如果沒有特殊備案,對長期未使用且餘額為零的個人帳戶,工商銀行一直以來都是採取自動銷戶的辦法。長期一般是指1-2年。由於不同地區和支行的執行有所差異,銀行卡具體是否被銷戶,需要持卡人自行到當地網點查詢。
清卡不會直接通知持卡人
為了解「雙零卡」的判定及具體操作情況,10月29日,記者探訪了長沙市芙蓉路上的多家銀行。
招商銀行一位個金櫃櫃員表示,若上述帳戶被自動銷戶後,帳戶原本欠繳的管理費、簡訊提醒費不需要補交,也不會影響個人徵信。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銀行工作人員均強調,「沉睡卡」清理工作只會通過公告形式告知消費者,並不會直接通知持卡人,因此消費者應整理下自持銀行卡信息,以防自身交易帶來不便。
工作人員建議,若持卡人不想自持帳戶被強制註銷,應通過銀行櫃面、手機銀行、自助設備的交易形式喚醒手中的「沉睡卡」,或準備該卡及身份證至網點辦理啟用手續。
連線
「沉睡卡」總數超21億張
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銀行卡累計發放63.7億張,其中,累計活卡量為41.8億張,「沉睡卡」21.9億張。這也意味著,我國人均持有「沉睡卡」數量約1.5張。
業內人士認為,多家銀行相繼採取個人帳戶清理行動不僅能保障儲戶資金及信用安全,也能減少金融詐騙的風險,「從去年12月央行規定個人用戶在同一家銀行的最高持卡數量和類型後,後續的消費者辦理二、三類帳戶功能相對較少,消費者也因此降低了使用頻率,未來銀行對睡眠卡的管理或將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