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雅-元培工匠:職業教育將成為推動歷史前行的重要力量

2020-12-17 大眾生活報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翻閱中國跌宕起伏的偉大史詩,職業教育伴隨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偉大徵程,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發展之路,在時光流轉中刻寫出下清晰的歷史印跡。今天,我們梳理中國職業教育走過的不凡歷程,紀念先行者,鼓勵後來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鬥。

一、古代篇:職教發達、傲視全球

英國學者傑佛裡•巴勒克在他所編的《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中說過:「西歐於1500年仍然站在文明世界的邊沿,比起這個時期最強盛、最先進的中國明帝國,西歐黯然失色。」可見中國在16世紀前,文明程度遠超西方國家,這與當時發達的職業教育是分不開的。

1.唐代前,職業技術教育多為以原始而長久的世業家傳的方式延續和發展,唐代後開始由政府設立工藝專科學校,將遠古的「百工之制」擴大,用皇權的威力來打破封閉,使家傳的絕技都獻出來,服務於社會,中國的職業技術教育更是登上了一個新臺階,其先進程度足以傲視全球,世界各國來學習者絡繹不絕。

2.宋代時,悄然興起「法式」職業教育。 所謂法式,就是在總結生產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專門技術操作規範。一部法式通常由名例、制度、功限、料例、圖料等部分組成。政府的倡導加上生產技術本身的發展和職業技術教育的需要,「法式」在民間也自覺形成。喻皓就在總結歷代建築工匠和自己的技術經驗基礎上,寫成了三卷本的《木經》。薛景石根據自己在紡織機修造技術上的鑽研所得的體會,寫成了《梓人遺制》。

至16、17世紀時,西方在「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闢」的催化下,以實證為特徵的近代科技和職業技術教育蓬勃發展起來,後來居上。而尊儒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門心思用在加強封建專制的中國,被大踏步趕上來的西方拋到了後面,錯過自己的發展機遇,導致在未來的幾百年裡飽受欺凌。

二、近代篇:三次高潮、益於邦本

20世紀初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中國職業教育先後出現三次高潮。由於清末新政、民國北京政府和南京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允許教育理論的探討,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和教育家,出於使國家振興的強烈願望,從不同的立場、理念出發,採用不同的方法,尋覓改造中國教育,改良中國社會之路,進行了前所未有、大規模的試驗,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教育理論,也為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思想財富。

1.1907年至1912年的第一次高潮。19世紀下半葉,中國教育的近代化是在世界資本主義潮流衝擊下,伴隨著工業近代化的追求而起步的。當時,張之洞曾經強調:「國民生計,莫要於農、工、商實業;興辦實業學堂,有百益而無一弊,最宜注重。」清政府內外矛盾日益尖銳,急需培養人才來解決面臨的危機。最早興辦的技術學堂是1866年左宗棠創辦的福州船政學堂,這是近代中國建立的第一所培養造船、設計和海軍人才,軍民兩用的技術學校,也是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

1904年1月清庭批准《奏定學堂章程》(癸卯學制),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正式頒布且在全國普遍實行的學制,它的頒行結束了幾千年來辦教育無章程,學校無體系的狀態,確立了中國現代學制的基本模式和框架,奠定了中國現代學制的第一塊基石,在我國教育史上具有創世紀的意義。《癸卯學制》中的《學務綱要》指出:「實業學堂,意在使全國人民具有各種謀生之才智技藝,以為富民富國之本;」《實業學堂通則》規定:「實業學堂所以振興農工商各項實業,為富國裕民之本計。」要求「各省宜速設實業學堂」,「農工商各項實業學堂,以學成後各得治生之計為主,最有益於邦本。」

2.1917年至1925年的第二次高潮。辛亥革命後,由於實業教育的基數太小,中國普通教育迅速發展,實業教育在全國教育總量中所佔比例下降。大批只受過普通教育的學生湧入社會, 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在這一背景下,黃炎培對《癸卯學制》頒布以來中國教育發展中的問題作了考察,他認為: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有偏重知識的一面,忽略了謀生能力的發展,救治空虛不實教育的最直接形式是職業教育,「蓋職業教育就是實用教育」「職業教育為實用教育之極軌」。 陸費逵、陳獨秀、蔡元培、黃炎培、陶行知、晏陽初、梁漱溟、蔣夢麟、顧樹森、鄒韜奮、廖世承、何清儒、潘菽、鄭文漢等大批知識精英,雖然學術地位崇高、貢獻巨大、社會活動廣泛,但都曾對職業教育產生過濃厚的興趣,進行過深入的研究,貢獻過重要的成果,從不同的視角為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豐富而寶貴的思想資源,時至今日仍然不失其熠熠奪目的學術光彩。

3.30年代初至抗戰前夕的第三次高潮。30年代初南京政府把職業教育提上了重要議程,政府採取切實措施,出臺一系列法令、法規促進職業教育發展。京政府教育部通令各省市限制設立普通中學,增設農工科職業學校,或在普通中學添設職業科,並規定職業學校獨立設置。1932年7月,公布《職業學校法》17條,職業學校的地位由此而正式確立,其宗旨、組織類別、設置等,都有明確規定。1933年3月,教育部公布《職業學校規程》,計13章96條,對各級各類職業學校的設施作了詳細規定。

三、新中國:職教發展、服務建設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急需的技術人才,成為迫切的國家任務。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在涉及教育方針時明確提出「注重技術教育」。

隨後,構建起中等專業教育、技工教育、農業中學(職業中學)相結合的中等職業教育制度。

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等職業學校數量雖適應不同時期經濟社會的需求有所增減,但總體而言達到了遍布城鄉的程度。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通道,國家確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方針。

這一期間,一方面調整了中等教育結構,著重推進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建立了以職工大學、技術專科學校為主的高層次職業教育。

特別是到20世紀90年代末,伴隨高等教育擴招,國家把高等職業教育作為發展重點,專科層次的職業教育蓬勃興起。1996年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將「建立、健全職業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並舉,並與其他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發展的職業教育體系」的發展思路,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確立。

21世紀初,國家重申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戰略方針。2002年7月,「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首次以國務院名義召開。面對新世紀之初職業教育的諸多問題和挑戰,會議重申「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戰略方針,確定重點推進職業教育管理體制、辦學體制、教育教學、學校人事制度和勞動就業制度等五項改革。

黨的十六大之後,中央提出把高技能人才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的工作重點。這以後,落實大力發展和培育高素質技能人才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主旋律。「職業院校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成為職業教育界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方針。

2005年11月,以國務院名義第二次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發展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明確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確立了走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道路的國家戰略。

四、嶄新時代:技能寶貴、史無前例

經歷坎坷發展,中國職業教育取得了令全世界為之感佩的成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形成——職業院校達到13300多所,在校生近3000萬人,每年畢業生近1000萬人,就業率達到或超過90%。

以社會發展階段劃分為依據,並結合職業教育的發展狀況,可將改革開發以來的職業教育分為三個階段。

1.調整變革期:十一屆三中全會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這一階段職業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調整中等教育結構和初步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上。1980年10月,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國家勞動總局《關於中等教育結構改革的報告》指出:中等教育結構單一化,與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嚴重脫節,中等教育改革勢在必行,主要是改革高中階段的教育結構,應當實行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並舉,全日制學校與半工半讀學校、業餘學校並舉,國家辦學與業務部門、廠礦企業辦學並舉的方針。在普通高中增設職業技術課程,將部分普通高中改辦為職業技術學校。

2.量的積累期: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中期。這一階段的職業教育在完善政策建設、制定發展目標任務、建立職業教育體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是我國職業教育空前發展的輝煌時期。1985年5月,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發布了《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91年10月,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199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1996年5月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並於9月1日正式實施。

3.轉型發展期:20世紀90年代末至今。這一階段的職業教育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重心落在明確地位、改革創新、規範管理上。1999年6月,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2002年全國職教會上頒布《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2005年全國職教工作會議上頒布《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014年全國職教工作會上頒布《國務院關於加快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的決定》。

縱觀古今中外,國家與社會的進步依靠的是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技術的進步依靠的是人的技術技術能,人的技術技能的高低依靠的是教育培養。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職業教育,作為一名職業教育工作者,了解職業教育的發展史是十分必要的。

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這是中華民族艱難探索,對現代職業教育的關鍵性歷史論斷。

如今,「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正成為新的時代風尚。現代職業教育要培育數以億計具有專業技能與工匠精神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支撐「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戰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程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中國職業教育必須克難攻艱,突破前行!回首凝眸,歷史悠久的不懈探索磨鍊了中國職業教育的歷史自信、全球視野和國際胸懷。朝著嶄新的目標,中國職業教育正穩步奮進。

古有木工祖師魯班和橋梁專家李春,憑工匠精神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奇蹟。今天,經過燕園人合(元培工匠)培訓的100多萬人,為成千上萬的企業提供了緊俏的工匠人才,廣大學員葆有工匠品質,規整人生航向。

長風過隘口,奮鬥正當時。夢想的不斷萌發與綻放,得益於新時代教育的賦能和機遇,灌注了元培人舒展「弄潮兒向濤頭立」的奮鬥艱辛,也必將在新時代創造屬於元培人的新黃金時代。(作者:北大博雅•燕園人合吳鬱德李芳)

編輯:PL

相關焦點

  • 北大博雅·元培工匠是什麼?
    元培工匠是北大博雅•燕園人合、元培商學院聯合打造的專業人才職業技能培養與提升的教育品牌。旨在弘揚工匠精神,適應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要求,為我國6000萬家中小企業培養高素質的工匠型人才。
  • 北大博雅·元培工匠與CMSSTC共同啟動600個職業能力培訓項目
    我國進入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詞,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推進高素質勞動者隊伍建設勢在必行。
  • 元培工匠-家庭教育指導師:讓每個家庭都有懂家庭教育的專業人士
    為積極引導家長尊重自己、從心出發,並將這種理念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成為他真正的自己,元培工匠-家庭教育指導師將在2020年9月18日-20日在深圳羅湖開課(每周四都有線上直播同步課程內容),由北大博雅元培智庫客座教授盧欣妤教授設計並親自主講。
  • 北大博雅·元培商學院:招賢納士,打造高級專家智庫
    為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促進產業發展,提高教育科研水平,聚集產學研中堅力量與研究資源,完成上級組織交待的教育培訓和課題研究任務,全面推進新經濟、新教育、新產業、新技術成果轉化與產業發展,2018年11月2日開始,北大博雅·元培商學院決定廣泛吸納社會各界智慧,增補2018年度因屆滿和年審離退而缺位的高級研究員、行業專家、特聘講師及專業指導老師(如下統稱為「智庫人才」)。
  • 首批57人入選北大博雅·元培商學院2018智庫人才庫
    原標題:首批57人入選北大博雅·元培商學院2018智庫人才庫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智庫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從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高度,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
  • 北大博雅 元培商學院推進新時代首批智庫建設
    為進一步集聚人才資源,為經濟社會主義發展、推動教育培訓向深處走,北大博雅•元培商學院倡議增選2018智庫人才,是立足國家智庫發展要求,對行業智庫管理方式、發展模式進行的一次探索,旨在培養高素質人才、促成高水平成果、服務高質量發展,整體提升北大博雅•元培商學院智庫能力水平,對民營經濟起到促進作用。
  • 關於33人入選第三批北大博雅·元培商學院智庫的公布
    2018年,北大博雅 元培商學院共增選行業跨界智庫人才兩批共160人,旨在廣泛延攬各領域專家,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經濟、社會課題研究,進行跨界整合提升,更好地為教育事業、為國家做出貢獻。
  • 順義學生軍訓基地與燕園人合共建北大博雅-元培商學院實訓基地
    以服務學校企事業單位、服務順義民兵訓練、服務國防教育、服務社會發展為宗旨,以以人為本、忠誠基地、奉獻社會為理念,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為精神,以一流的組訓、一流的保障、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服務為奮鬥目標,專門為企業量身打造的北京順義學生軍訓基地,為提升受訓人員綜合素質打下堅實基礎、為社會培養時代新人做出了巨大貢獻
  • 百人入選2018第二批北大博雅 元培商學院專家智庫公布
    近日,北大博雅•元培商學院在遴選首批57名智庫人才的基礎上,按照「堅定的政治素養、嫻熟的政策研究素養、深厚的學術素養、廣泛合作的素養、良好的道德素養」思路要求,面向全國增選第二批行業跨界智庫人才,旨在強化智庫力量建設,推動智庫人才方陣專業結構、研究領域、閱歷年齡等結構更加合理,進行跨界整合提升,多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
  • 第十二期元培商學院(北大博雅)量學實戰特訓班圓滿結束
    原標題:第十二期元培商學院(北大博雅)量學實戰特訓班圓滿結束量學就是股門道,學了量學才知妙。2019年8月17-21日,第十二期元培商學院《北大博雅-量學實戰》特訓班在北京圓滿結束。
  • 北大博雅·元培EDP是什麼?
    原標題:北大博雅·元培EDP是什麼?元培EDP是北大博雅·燕園人合、元培商學院聯合重點打造的高級經理人培養與發展的高端教育品牌,是北京大學EDP教育項目的升級與延伸,是引領民營企業家走出創新發展迷思的一流培訓品牌。
  • 祝賀元培商學院(北大博雅)量子研究院籤定戰略合作協議
    原標題:祝賀元培商學院(北大博雅)量子研究院籤定戰略合作協議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肩負著更重要的社會責任,想要獲得持續的發展,就需要更高更廣闊的的平臺為其賦能。
  • 元培工匠2020年家庭教育指導師培養計劃
    2019年1月18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把家長引導和培育成立德樹人的一支有生力量。
  • 北大博雅教育研究院開學典禮王闊海杜玉華訪談錄
    北大博雅·元培商學院《國學與管理》高級研究班開學典禮隆重舉辦,北大博雅·元培商學院《國學與管理》高級研究班在北大博雅對外合作中心正式舉行開學典禮。全體師生在儀式上共同表示要秉承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北大精神,牢記初心,不辱使命,並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將國學的力量、民族的精神傳遍世界、傳承下去。
  • ——北大博雅·元培商學院探討智庫新發展
    2018年9月17日,北大博雅·元培商學院與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攜手共建「全國新零售智庫」,其目的和意義在於緊扣「新零售」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延攬新零售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商界精英,加強新零售理論研究、教育培訓和實踐探索,不斷推動成果轉化運用,努力建設成為新零售行業領域標準化高端智庫。
  • 開封北大培文學校:以博雅之名,育靈魂之人,造教育之地
    傳承北大精神,踐行博雅教育「培文學校認識到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潛力,通過培養,讓孩子們發現自己的潛力,將來成為棟梁之才。北大原校長周其鳳院士這樣介紹。開封北大培文學校弘揚北大精神,踐行博雅教育,秉承北京大學「尊重個性、自由發展」的教育指導思想,以「因培育,得創造,共成長」為校訓,將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和兼容並包的情懷作為辦學理念,依託北京大學優質教育資源,融合中外教育優勢,培養學識廣博、氣質高雅、有靈魂、有文化的學生。
  • 元培EDP總裁班《第一期北大博雅網際網路思維培訓班》在南京火爆開學
    元培EDP總裁班《第一期北大博雅網際網路思維培訓班》在南京火爆開學 2017年10月13日來源:網際網路 提要:2017年10月12日,元培EDP總裁班暨浩鼎集團—北大博雅網際網路思維與創新管理高級研修班的百餘位同學在美麗的南京相聚一堂,聆聽國內著名連鎖經營專家鍾教授分享《網際網路思維與商業模式創新》。
  • 「外未名而內博雅」的北大氣質
    無論如何,在120年的發展歷程中,北大作為我國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上承太學傳統,下立大學祖庭」,其前行的腳步始終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時代軌跡相伴相隨,休戚與共。僅就這一點而言,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也是非常少見的。
  • 北大等高校共同發起的中國博雅教育研討會召開
    2014年4月18-20日,由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共同發起的中國博雅教育研討會在寧波諾丁漢大學召開。會議圍繞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深化博雅教育改革的路線和措施這一主題開展研討,為全面實施大學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出思路、提建議、聚共識。北大校長王恩哥作開場主旨演講。
  • 從北大元培到中山博雅 通識教育「通」向共「識」
    解決這一問題,施一公和甘陽開出的「藥方」都是通識教育。從北大元培、復旦學院,到中山博雅、北航知行……十多年前,通識教育在中國大陸風生水起。數年過後,這些「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者既有收穫,又遇到了阻礙。 從爭議到共識 最近10年,甘陽感受到了兩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