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都比較喜歡清潔,有「潔癖」,經常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要是家裡有小孩的話,那家裡就會經常都是亂糟糟的,你前腳剛收拾好,他後腳又把玩具或者各種東西弄得滿地都是,這樣的熊孩子總讓父母很惱火。
但是喜歡亂扔玩具真的是一件壞事嗎?多年來,哈佛大學研究兒童心理學家發現:家庭越雜亂,就越能體現孩子的創新能力,以及探索的能力。現在的社會,往往就需要擁有這種特徵的人才,而且在未來也會更有希望。
為什麼把家裡弄得越亂的孩子更聰明呢?多年來,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房子的雜亂是人們創造力的表現,這一理論也同樣適用於兒童。兒童喜歡「破壞」的原因在於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探索著這個世界,並慢慢地與事物建立起必要的聯繫。
家裡這3處地方越亂,孩子長大就越聰明!
1、客廳
小孩子小時候通常是在客廳玩耍,所以客廳裡會堆滿了大量的玩具,就算寶媽們剛收拾好,過一會兒還是會被小孩弄亂,到處都是小孩的玩具。許多媽媽對此表示很無奈,收拾的速度趕不上小孩的破壞速度,但又不能因為玩具就責怪小孩。
假如房間過於整潔,或小孩常因弄亂房間而被責怪,小孩就不會再破壞這種整潔,從而不再想要去碰那些玩具。長時間下去,孩子就可能會變成循規蹈矩,變得比較呆板。
2、臥室
對小孩來說,周圍的一切都可以變成自己的玩具,比如在臥室裡,枕頭將會被他們當作是自己武器,而床單是他們的披風,衣櫃可以在捉迷藏的時候,當作他們最好的藏身之處。而東西通常都是往地上一扔,玩得開心還能把窗簾拉下來當大旗。
而當父母看到孩子這些行為的時候,不要嚴厲地責備他們,這其實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法,而且他們能夠把身邊不同的東西利用起來,變成自己的玩具,能夠樂在其中,這也正是孩子聰明好動的原因,將來頭腦會比較靈活。
3、書桌
眾所周知,現在的孩子們壓力很大,繁重的課業和課後輔導班的壓力讓他們很難喘息。因此,每個家庭裡,孩子都會有一張屬於自己的書桌,母親有時會認為整齊整齊的桌子能讓孩子的學習環境更好,所以總是很勤快地幫孩子整理桌子。但是,事實上,一張亂七八糟的桌子反而能反映出這個孩子有高智商。
由於孩子在一張雜亂無章的課桌上學習,能反映出這個孩子思維清晰,邏輯縝密。而許多時候,只有孩子知道自己的東西放在哪裡,在他的大腦裡有一定的區域,如果母親過多地幹涉他的書桌擺設,這就會常常打破他們自己放置東西的思維,反而會影響他的日常學習。
很多家長也是非常注重孩子的學習的,而要讓一個孩子學習成績好,最主要的還是需要孩子擁有專注力,這能夠讓他們更加專注地學習。而專注力對提高孩子的記憶力也很重要,有很好的記憶力,才能在學習的時候更快地記住學習的知識點。那麼,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怎麼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呢?下面,向那些擔心孩子記憶力差的父母們,推薦一本《觀察力專注力記憶力訓練書》。
這套書一共有12冊,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專注力和記憶力,有效發展孩子的智力,讓孩子學習能力更好。書中的遊戲很適合3-6歲的孩子玩,孩子在玩耍的時候,可以達到忘我的狀態,也不會每天都纏著父母陪自己了,也減輕了父母陪伴的負擔。
現在社會當中,更加需要哪些頭腦靈活,更加機靈的人才,而不是呆板,內向的孩子。因此,如果孩子經常把家裡面弄得亂七八糟,家長不要認為這是孩子不好的行為,這其實是孩子聰明的表現。整潔與雜亂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標準,而且大多數孩子雖然把家裡弄得亂,自己的書桌也很亂,但是他們卻不會在亂中迷失,這往往體現出他們邏輯思維縝密和有計劃的一面,這是很好的優點,家長們應該好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