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訊 意外輸給日本隊的中國男籃二隊沒有再讓「悲劇」重演,在昨天進行的東亞錦標賽三四名爭奪戰中,中國男籃最終以87:53大勝中華臺北隊獲得季軍。在隨後進行的決賽中,韓國隊以89:63大勝日本隊,獲得冠軍。由於中國是今年亞錦賽的主辦國,所以,韓國、日本和中華臺北隊通過本次東亞賽,順利地獲得了參加今年9月武漢亞錦賽的資格。
在輸給日本男籃後,中國隊重整士氣,在昨天下午的比賽中拼勁十足,開局便送給中華臺北隊一波20:4的得分衝擊波。首節結束,中國隊就以23:15領先。次節中華臺北隊率先得分,不過,中國隊隨即通過張兆旭內線連續建功拿到4分,上半場比賽結束,中國隊以34:26繼續領先。下半場,中國隊愈戰愈勇,比賽完全進入中國隊的節奏,最終,中國隊以34分的巨大優勢取得了本場比賽的勝利。全場比賽,小將孟鐸三分球9投6中得到了全隊最高的22分,張兆旭也有12分13個籃板3次蓋帽的亮眼表現。
「鄧華德讓我用肢體語言鼓勵球員」
初執教鞭 李楠收穫不小
作為本次東亞錦標賽的最大看點之一,李楠這位代理教練可以說是嘗遍了苦辣酸甜,既有戰勝韓國隊的痛快,也有輸給日本隊的鬱悶,昨天,在戰勝了中華臺北隊之後,李楠說自己的心情從谷底又重新恢復了自信,對執教球隊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當運動員的時候,李楠就是中國國家隊中不可多得的人才,被稱作「微波爐」,別管多冷場的局面,只要李楠上場,肯定能讓整個隊伍熱起來。然而,在前晚輸給日本隊的那場比賽中,李楠說自己到了第三節的時候,感到無法改變場上隊員的狀態,無法讓局勢發生變化,「突然就感到很無助和氣餒,所以有一段時間我一直是坐著執教的。」
輸給日本隊的鬱悶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李楠在運動員時期代表國家隊出戰時候,對日本隊比賽的戰績是全勝,然而第一次執教國家隊打日本隊就吃了敗仗。就像他自己所說,「沒有對落後的局面進行準備一樣」,對於輸給日本隊的事實,李楠一樣沒有心理準備。
「還好我很快明白了一個道理,輸球也是一種經歷,這一場敗仗,我收穫的比失去的多很多。感謝隊員們很快振作起來,感謝在北京的兩位外教的幫助。」李楠在賽後有些動情地說。原來,從前晚比賽後到昨天下午比賽前,在北京的國家隊主教練鄧華德和來自土耳其的技戰術教練恩納克與李楠通了很多次電話,不僅幫助李楠恢復信心,更幫助李楠鼓勵隊員們振奮。李楠舉了個例子:「他們在電話裡告訴我,作為一個指揮比賽的教練,無論什麼時候你都需要鬥志昂揚,你必須要用你的肢體語言去帶動隊員,你要振奮起來,用你的情緒去帶動隊員,今天,我試著去做、去喊,效果還真的不錯!」李楠表示,自己給首次執教的打分只能算剛及格,「但通過這次比賽,我收穫的遠比失去的多。」
本版撰文 新報記者 滕達
(責任編輯:楊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