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抽查54件火鍋湯底(粉),發現高達6成標示不合格。(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中新網2月15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天冷許多人愛吃火鍋,但你知道吃下肚的湯底包含什麼成分嗎?臺當局「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抽查54件火鍋湯底(粉),發現其中32件、高達6成標示不合格,紅燒牛肉湯沒有牛成分、羊肉爐沒有羊,甚至在素食鍋中驗出動物性成分,提醒民眾消費時要小心。
「食藥署」去年委託學術單位普查市售火鍋湯底,結果15日公布。餐飲衛生科長鄭維智說,鼎王等知名火鍋業者爆出湯底問題後,「食藥署」就提出項目計劃,請學術組織秘密訪查,從源頭追查火鍋湯底是否標示屬實。
鄭維智表示,54件市售包裝火鍋湯底(粉)檢驗,共有32件不合格,其中18件未詳細標示成分、16件產品名與本質不符,像是德樂仕企業的「紅燒牛肉高湯」沒有牛成分,「羊肉爐調味鍋底」沒有羊成分,「薑母鴨調味鍋底」更驗不出鴨成分。
另外,素食摻葷情形也頗嚴重,共5件標示為素食的湯底,驗出動物性成分,恐讓不少茹素者「破戒」。佳饌公司的法式牛奶鍋,明明標示「蛋奶素」,卻驗出牛成分;該公司產品南洋咖哩鍋(素食),也驗出動物成分。
鄭維智說,另有一件君馨企業的素食湯底標示「不老鍋」,有誇大廣告的嫌疑。標示不合格產品中有4件還在追查源頭,其餘皆已改善完畢或停產。未來各地方衛生局會將火鍋湯底、湯粉的檢驗,列為日常監測項目,確保民眾權益。
(責任編輯:韓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