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七大成就

2020-12-18 電子產品世界

  周一,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辦題為「跨越融合新徵程」的改革開放三十年電子信息產業成就展,回顧了三十年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歷程,科學總結了七個方面的發展成就。

  (一)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穩步提高

  2007年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銷售收入5.6萬億元,相當於1978年(14.5億元)的3851倍,年均增長32.9%。

  工業增加值1.3萬億元,相當於1978年(28.8億元)的455倍,年均增長23.5%。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0.7%上升到2007年的5.3%。利稅總額3127億元,相當於1978年(2.9億元)的1094倍,年均增長27.3%。產業規模居國內工業行業首位、世界前列。

  (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重點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

  電子信息產業諸業並舉的良好格局已經形成,2007年電子信息產業收入中,軟體業佔10.4%,計算機行業佔31.1%,通信設備行業佔14.9%,家用視聽行業佔7.3%,電子器件行業佔10.1%,電子元件行業佔16.9%。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電子信息產業命系彩電的狀況已經得到根本改變。我國重點電子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2007年我國境內生產的行動電話手持機、微機、彩電、顯示器、程控交換機、數位相機等產品產量均居全球第一,我國已經成為世界電子信息產品的重要生產製造地。

  (三)市場結構內外並重,對外貿易增勢平穩

  1978年,電子信息產業全行業對外貿易額不足100萬美元,2007年已達8047億美元,佔全國外貿總額的比理從0.3%提高到37%。截止到2007年底,電子信息產業利用外資超過1300億美元,佔全國利用外資總額的17%。今天,中國市場已成為世界市場重要組成部分。
(四)企業實力不斷增強,大公司戰略取得顯著成效

  我國電子信息企業從過去的小規模、分散經營逐步向以大公司為主體,中小企業互相配套的格局轉變,湧現了一批跨地區、跨行業發展的大企業集團。1987年,首屆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第一句上海電視機一廠年營業收入為5.76億元;1997年,第11屆百強之首四川長虹成為第一家突破百億元大關的企業,2005年,第19屆百強第一名海爾集團首先邁上千億元臺階,2007年,聯想控股營業收入一舉達到1462億元,進入2008年財富全球500強。目前,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的23家,超過千億元的2家。百強企業佔全行業企業總數不足球0.2%,卻創造了全行業22.4%的營業收入,23.5%的利潤和57.1%的稅金,為加快電子強國建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五)研發水平日益提高,自主智慧財產權標準取得突破

  2007年,全行業研發投入超過1000億元,佔銷售收入比例1.74%,佔全國研發經費支出的27%。截止到2007年底,我國境內本土電子信息企業獲授權的專處153483件,其中發明專利24943件。信息產業頒布標準6876項,以TD-SCDMA、數字音視頻、閃聯等為代表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標準21項。目前TD-SCDMA成為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之一。閃聯標準成為3C協同領域的第一個國際標準。國內企業在掌握核心專利基礎上聯合制定技術標準的局面已經形成,為我國信息產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與保障。

  (六)區域結構協調發展,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生產配套能力增強,產業鏈日趨完善。形成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三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其銷售收入、利潤、出口額佔全行業的比重均超過90%。9個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2007年實現收入超過3萬億元,佔全行業總量的54%,40個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園佔產業規模的25%,標誌著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正在走向集約化發展之路。

  (七)信息技術推廣普及,信息化建設加速推進

  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改變傳統管理模式,生產自動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產品質量和可靠性明顯上升,大大促進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網際網路迅猛發展,全面改變了社會生產生活方式,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企業信息化、農村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快速推進,金卡、金稅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截至2007年,全國電話用戶數超過9億戶,網民1.2億戶,城鎮居民電視擁有率達到150臺/百戶,計算機擁有率為60臺/百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9461.htm

相關焦點

  • 我市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升級
    我市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升級。一是穩鏈保供。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破解產業鏈供應鏈共性問題71個。開展產銷、技術對接活動,推進電子信息產業與鷹潭、撫州覆銅板等產業合作,清理閒置線路板產能1000餘萬平方米。二是創新聚魂。
  • 平涼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0年,我市有虹光電子、騰嘯新材料、沃鷹智能光電、源梓文科技、康凱科技、非尋信息技術、未來宇創等電子製造企業7戶,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0萬元以上企業6戶。至10月底共完成工業總產值24367.54萬元,工業增加值完成7665.94萬元,主營業務收入28116.57萬元,利潤346.45萬元,稅金245.4萬元。
  • 電子信息產業:「六廊」區域布局及發展趨勢
    為促進我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進一步實施,本文立足「六大經濟走廊」及其產業特徵,從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模、盈利水平等方面,對「六大經濟走廊」區域內的電子信息產業布局及發展趨勢進行了系統分析,並在電子信息製造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的產業層面和企業層面提出了政策建議。
  • 發展電子信息產業 助力「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建設
    累計建成數位化車間和智能工廠28家重慶日報:推動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市採取了哪些措施?接下來將如何推動該產業持續發展?劉忠:為統籌推進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市先後研究出臺《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支持政策》等多項政策措施,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錯位協同、軟硬並重」產業發展格局。
  • 財政部 信息產業部關於印發《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發布單位】財政部、信息產業部 【發布文號】財建〔2007〕866號 【發布日期】2007-12-10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提高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使用的安全性、規範性和有效性,加強資金監督管理,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法律法規,我們制定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管理辦法》。
  • 七大產業助力西藏經濟平穩發展
    新華社拉薩10月29日電(記者劉洪明、田金文)近年來,西藏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大力推進高新數字、高原生物、旅遊文化、清潔能源等「七大產業」發展,成效明顯,前三季度,七大產業實現增加值289.05億元,有力推動了全區經濟發展。
  • 四川信息產業發展研究
    近年來,四川信息產業迅速崛起,已成為全省重要支柱產業,並逐步向全國信息產業大省目標邁進。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連續保持快速增長,軟體業不斷發展壯大,郵電通信業務突飛猛進,應用電子信息技術改造和帶動傳統產業取得了明顯成就,信息化建設及信息服務業有了新的進展。1998~2002年,四川信息產業年均增長速度達20%以上,相當於同期經濟增長速度的2倍多。
  • 厚街有望成為五金模具七大產業集群圈
    厚街鎮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快打造製鞋、家具、模具等七大產業集聚區,為做大做強支柱產業建設重大發展平臺。 目前厚街鎮已聚集了規模以上家具企業400多家、製鞋企業500多家,電子信息和機電業的年出口額佔全鎮的80%。
  • 黃石市舉行第三屆兩岸電子信息產業融合發展推介會
    7月10日,黃石市舉辦第十六屆湖北·武漢臺灣周黃石分會場活動暨第三屆黃石兩岸電子信息產業融合發展推介會。市長吳錦等出席活動。  吳錦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出席活動的臺商朋友表示歡迎和感謝。他說,傳千年工業火種、建電子信息新城,黃石是全省第二大臺商聚集區,吸引了一大批臺商電子信息企業落戶。
  • 匯集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熱點 第94屆中國電子展盛大開幕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在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時,依舊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行業運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態勢,生產和投資增速在工業中保持領先,出口平穩增長,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第94屆中國電子展盛大開幕,圖為展會一角。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 IOSB-INA、美國...
    2018年3月8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光電、系統技術及圖像處理研究所工業自動化應用中心(Fraunhofer IOSB-INA)、美國通用智能系統和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舉行了三方合作諒解備忘錄籤約儀式。
  • 寧夏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合作發展對接座談會在銀川召開
    近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考察組一行來寧就數字產業、數字城市和數字經濟等方面進行考察調研。考察組現場調研了銀川市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銀川市先進技術融合創新中心,並參加了自治區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組織召開的電子信息產業合作發展對接座談會。
  • 第五屆全球邵商大會顯示功能材料及電子信息產業對接會召開 現場...
    紅網時刻12月27日訊(記者 李娟 通訊員 劉其潔 肖薇)12月27日,第五屆全球邵商大會顯示功能材料及電子信息產業對接會召開。會上,皇冠微型壓縮機、華芯電子、龍川耀宇、鼎視普銳、興悅科技等5個項目與邵陽經開區現場籤訂合作協議,累計籤約金額6.2億元。籤約現場。
  • ​儲祥好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考察對接
    ​儲祥好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考察對接 2020-12-21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九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引領產業智變
    本次博覽會以「創新驅動 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秉承開放合作原則,打造國家級電子信息全產業鏈高端展示平臺。堅持創新引領,推動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2020年新冠疫情突發,造成全球知名展覽紛紛停擺,中國得益於高效的防控手段,讓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電子信息產業博覽會,肩負產業復甦的責任,積極安全開辦展會。
  • 深圳先進電子材料院落戶寶安,助力寶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電子材料研究院的落戶不僅能填補寶安作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大區至今沒有高端源頭創新資源的短板,也將為寶安在以5G為核心的電子信息領域技術創新和產業集聚方面做出重大貢獻。自註冊落戶寶安福永以來,電子材料院的科研工作以及園區建設進展十分順利。
  • 第九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引領產業「智」變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電子信息產業博覽會,肩負產業復甦的責任,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積極安全開辦展會。隨著疫情常態化,中國巨大的電子信息市場需求吸引了外資在國內的投資有增無減,同時也促進了企業和社會的「數字經濟」發展。作為「中國電子信息全產業鏈第一大展」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不僅是展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最新產品和技術的國家級平臺,更是創新技術發展的風向標。
  • 蕪湖市電子信息產業「新軍」湧入
    近日,位於蕪湖經開區的興飛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年產3000萬臺手機整機一期項目正式投產,蕪湖市電子信息產業再添新生力量。  近年來,為加快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蕪湖市按照「領軍企業—重大項目—產業鏈—產業基地」的規劃思路,加大承接產業轉移力度,湧現出中達電子、東旭光電等一批重點電子信息類龍頭企業,產業集聚優勢進一步顯現。
  • 聚焦2019全國兩會 | 電子信息產業網
    全國政協委員、高鋒集團董事局主席吳傑莊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數據產業發展過程中一定不能忽視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問題。吳傑莊認為,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發展中重要增長動力。
  • 高坪:電子信息產業砥礪奮進異軍突起
    南充三環的持續布局,正是高坪區千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藍圖的壯麗一筆。數年求索,南充高坪的電子信息產業從無到有、由有到大,走出了一條令人驚豔的蝶變之路。2017年上半年,南充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在東部沿海地區進行招商引資時,捕捉到珠三角、長三角地區電子信息產業由於轉型升級需要,正在進行騰籠換鳥、擴籠壯鳥的發展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