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選修3知識點總結

2021-02-08 高考化學



1.能層、能級與原子軌道

(1)能層(n):在多電子原子中,核外電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照電子的能量差異將其分成不同能層。通常用K、L、M、N……表示,能量依次升高。


(2)能級:同一能層裡電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將其分成不同的能級,通常用s、p、d、f等表示,同一能層裡,各能級的能量按s、p、d、f的順序依次升高,即:E(s)<E(p)<E(d)<E(f)。


(3)原子軌道:電子云輪廓圖給出了電子在核外經常出現的區域。這種電子云輪廓圖稱為原子軌道。

【特別提示】

(1)任一能層的能級總是從s能級開始,而且能級數等於該能層序數。


(2)以s、p、d、f……排序的各能級可容納的最多電子數依次為1、3、5、7……的二倍。(3)構造原理中存在著能級交錯現象。由於能級交錯,3d軌道的能量比4s軌道的能量高,排電子時先排4s軌道再排3d軌道,而失電子時,卻先失4s軌道上的電子。


(4)前四周期的能級排布(1s、2s、2p、3s、3p、4s、3d、4p)。第一能層(K),只有s能級;第二能層(L),有s、p兩種能級,p能級上有三個原子軌道px、py、pz,它們具有相同的能量;第三能層(M),有s、p、d三種能級。


(5)當出現d軌道時,雖然電子按ns,(n-1)d,np順序填充,但在書寫電子排布式時,仍把(n-1)d放在ns前。


(6)在書寫簡化的電子排布式時,並不是所有的都是[X]+價電子排布式(註:X代表上一周期稀有氣體元素符號)。


2.基態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

(1)能量最低原理

電子儘可能地先佔有能量低的軌道,然後進入能量高的軌道,使整個原子的能量處於最低狀態。如圖為構造原理示意圖,即基態原子核外電子在原子軌道上的排布順序圖。

注意:所有電子排布規則都需要滿足能量最低原理。

(2)泡利原理

每個原子軌道裡最多只能容納2個電子,且自旋狀態相反。


(3)洪特規則

當電子排布在同一能級的不同軌道時,基態原子中的電子總是優先單獨佔據一個軌道,且自旋狀態相同。


洪特規則特例:當能量相同的原子軌道在全滿(p6、d10、f14)、半滿(p3、d5、f7)和全空(p0、d0、f0)狀態時,體系的能量最低。


3.基態、激發態及光譜示意圖

(1)電子的躍遷

①基態→激發態

當基態原子的電子吸收能量後,會從低能級躍遷到較高能級,變成激發態原子。


②激發態→基態

激發態原子的電子從較高能級躍遷到低能級時會釋放出能量。


(2)原子光譜

不同元素的原子發生躍遷時會吸收或釋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譜儀攝取各種元素原子的吸收光譜或發射光譜,總稱原子光譜。



1 .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

(1)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


(2)每族元素的價層電子排布特點

①主族

②0族:He:1s2;其他ns2np6。

③過渡元素(副族和第Ⅷ族):(n-1)d1~10ns1~2。


(3)元素周期表的分區

①根據核外電子排布

a.分區


b.各區元素化學性質及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特點


②根據元素金屬性與非金屬性可將元素周期表分為金屬元素區和非金屬元素區(如下圖),處於金屬與非金屬交界線(又稱梯形線)附近的非金屬元素具有一定的金屬性,又稱為半金屬或準金屬,但不能叫兩性非金屬。

【特別提示】

「外圍電子排布」即「價電子層」,對於主族元素,價電子層就是最外電子層,而對於過渡元素原子不僅僅是最外電子層,如Fe的價電子層排布為3d64s2。


2 . 對角線規則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與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質是相似的。

3 . 元素周期律

(1)原子半徑

①影響因素

能層數:能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


核電荷數:能層數相同,核電荷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小。


②變化規律

元素周期表中的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2)電離能

①第一電離能:氣態電中性基態原子失去一個電子轉化為氣態基態正離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符號:I1,單位:kJ/mol。


②規律

a.同周期:第一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最小,最後一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最大,總體呈現從左至右逐漸增大的變化趨勢。


b.同族元素:從上至下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小。


c.同種原子:逐級電離能越來越大(即I1<I2<I3…)。


(3)電負性

①含義: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鍵合電子能力的標度。元素的電負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鍵合電子的能力越強。


②標準:以最活潑的非金屬氟的電負性為4.0作為相對標準,計算得出其他元素的電負性(稀有氣體未計)。


③變化規律

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般小於1.8,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般大於1.8,而位於非金屬三角區邊界的「類金屬」(如鍺、銻等)的電負性則在1.8左右。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從左至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主族從上至下,元素的電負性逐漸減小。


4 . 電離能、電負性的應用

(1)電離能的應用

①判斷元素金屬性的強弱

電離能越小,金屬越容易失去電子,金屬性越強;反之越弱。


②判斷元素的化合價(I1、I2……表示各級電離能)

如果某元素的In+1≫In,則該元素的常見化合價為+n。如鈉元素I2≫I1,所以鈉元素的化合價為+1。


③判斷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情況

多電子原子中,元素的各級電離能逐級增大,有一定的規律性。當電離能的變化出現突變時,電子層數就可能發生變化。


④反映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特點

同周期元素從左向右,元素的第一電離能並不是逐漸增大的,當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是全空、半充滿和全充滿狀態時,第一電離能就會反常的大。


(2)電負性的應用



1.本質

在原子之間形成共用電子對(電子云的重疊)。


2.特徵

具有飽和性和方向性。


3.分類

【特別提示】

(1)只有兩原子的電負性相差不大時,才能形成共用電子對,形成共價鍵,當兩原子的電負性相差很大(大於1.7)時,不會形成共用電子對,而形成離子鍵。


(2)同種元素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為非極性鍵,不同種元素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為極性鍵。

(3)在分子中,有的只存在極性鍵,如HCl、NH3等,有的只存在非極性鍵,如N2、H2等,有的既存在極性鍵又存在非極性鍵,如H2O2、C2H4等;有的不存在化學鍵,如稀有氣體分子。


(4)在離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離子鍵,有的存在極性共價鍵,如NaOH、Na2SO4等;有的存在非極性鍵,如Na2O2、CaC2等。


(5)通過物質的結構式,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斷鍵的種類及數目;判斷成鍵方式時,需掌握:共價單鍵全為σ鍵,雙鍵中有一個σ鍵和一個π鍵,三鍵中有一個σ鍵和兩個π鍵。


4.鍵參數

(1)概念


(2)鍵參數對分子性質的影響

鍵能越大,鍵長越短,分子越穩定。


5.等電子原理

原子總數相同,價電子總數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學鍵特徵,物理性質相近,但化學性質不同。


常見的等電子體



1.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

(1)價層電子對在球面上彼此相距最遠時,排斥力最小,體系的能量最低。


(2)孤電子對的排斥力較大,孤電子對越多,排斥力越強,鍵角越小。

(3)用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推測分子的立體構型的關鍵是判斷分子中中心原子上的價層電子對數。

其中:a是中心原子的價電子數(陽離子要減去電荷數、陰離子要加上電荷數),b是1個與中心原子結合的原子提供的價電子數,x是與中心原子結合的原子數。


(4)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與分子構型


2 . 雜化軌道理論

當原子成鍵時,原子的價電子軌道相互混雜,形成與原軌道數相等且能量相同的雜化軌道。雜化軌道數不同,軌道間的夾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間結構不同。


3.配位鍵

(1)孤電子對

分子或離子中沒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電子對稱孤電子對。


(2)配位鍵

①配位鍵的形成:成鍵原子一方提供孤電子對,另一方提供空軌道形成共價鍵。


②配位鍵的表示:常用「―→」來表示配位鍵,箭頭指向接受孤電子對的原子,如NH4+可表示如下,在NH4+中,雖然有一個N—H鍵形成過程與其他3個N—H鍵形成過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後,4個共價鍵就完全相同。


(3)配合物

如[Cu(NH3)4]SO4

配位體有孤電子對,如H2O、NH3、CO、F-、Cl-、CN-等。


中心原子有空軌道,如Fe3+、Cu2+、Zn2+、Ag+等。


【特別提示】

(1)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說明的是價層電子對的立體構型,而分子的立體構型指的是成鍵電子對的立體構型,不包括孤電子對。


①當中心原子無孤電子對時,兩者的構型一致;


②當中心原子有孤電子對時,兩者的構型不一致。


如:中心原子採取sp3雜化的,其價層電子對模型為四面體形,其分子構型可以為四面體形(如CH4),也可以為三角錐形(如NH3),也可以為V形(如H2O)。


(2)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能預測分子的幾何構型,但不能解釋分子的成鍵情況,雜化軌道理論能解釋分子的成鍵情況,但不能預測分子的幾何構型。兩者相結合,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可達到處理問題簡便、迅速、全面的效果。


(3)雜化軌道間的夾角與分子內的鍵角不一定相同,中心原子雜化類型相同時孤電子對數越多,鍵角越小。


(4)雜化軌道與參與雜化的原子軌道數目相同,但能量不同。


1.分子間作用力


(1)概念

物質分子之間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力,稱為分子間作用力。


(2)分類

分子間作用力最常見的是範德華力和氫鍵。


(3)強弱

範德華力<氫鍵<化學鍵。


(4)範德華力

範德華力主要影響物質的熔點、沸點、硬度等物理性質。範德華力越強,物質的熔點、沸點越高,硬度越大。一般來說,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隨著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加,範德華力逐漸增大。


(5)氫鍵

①形成

已經與電負性很強的原子形成共價鍵的氫原子(該氫原子幾乎為裸露的質子)與另一個分子中電負性很強的原子之間的作用力,稱為氫鍵。


②表示方法:A—H…B

【特別提示】

a.A、B是電負性很強的原子,一般為N、O、F三種元素。

b.A、B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③特徵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飽和性。


④分類

氫鍵包括分子內氫鍵和分子間氫鍵兩種。


⑤分子間氫鍵對物質性質的影響

主要表現為使物質的熔、沸點升高,對電離和溶解度等產生影響。


2.分子的性質

(1)分子的極性


(2)分子的溶解性

①「相似相溶」的規律:非極性溶質一般能溶於非極性溶劑,極性溶質一般能溶於極性溶劑。若溶劑和溶質分子之間可以形成氫鍵,則溶質的溶解度增大。


②隨著溶質分子中憎水基個數的增大,溶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小。如甲醇、乙醇和水以任意比互溶,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顯減小。


(3)分子的手性

①手性異構:具有完全相同的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對分子,如同左手和右手一樣互為鏡像,在三維空間裡不能重疊的現象。


②手性分子:具有手性異構體的分子。


③手性碳原子:在有機物分子中,連有四個不同基團或原子的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手性分子。

(4)無機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無機含氧酸的通式可寫成(HO)mROn,如果成酸元素R相同,則n值越大,R的正電性越高,使R—O—H中O的電子向R偏移,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越易電離出H+,酸性越強,如酸性:HClO<HClO2<HClO3<HClO4。



1.晶體與非晶體


2得到晶體的途徑

(1)熔融態物質凝固。

(2)氣態物質冷卻不經液態直接凝固(凝華)。

(3)溶質從溶液中析出。


3.晶胞

(1)概念

描述晶體結構的基本單元。

(2)晶體中晶胞的排列——無隙並置

①無隙:相鄰晶胞之間沒有任何間隙。

②並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4.晶胞計算的思維方法

晶胞計算是晶體考查的重要知識點之一,也是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較好素材。晶體結構的計算常常涉及如下數據:晶體密度、NA、M、晶體體積、微粒間距離、微粒半徑、夾角等,密度的表達式往往是列等式的依據。解決這類題,一是要掌握晶體「均攤法」的原理,二是要有紮實的立體幾何知識,三是要熟悉常見晶體的結構特徵,並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1)「均攤法」原理

【特別提示】

①在使用均攤法計算晶胞中微粒個數時,要注意晶胞的形狀,不同形狀的晶胞,應先分析任意位置上的一個粒子被幾個晶胞所共有,如六稜柱晶胞中,頂點、側稜、底面上的稜、面心依次被6、3、4、2個晶胞所共有。

②在計算晶胞中粒子個數的過程中,不是任何晶胞都可用均攤法。


(2)晶體微粒與M、ρ之間的關係

若1個晶胞中含有x個微粒,則1 mol晶胞中含有xmol 微粒,其質量為xMg(M為微粒的相對「分子」質量);1個晶胞的質量為ρa3 g(a3為晶胞的體積,ρ為晶胞的密度),則1 mol晶胞的質量為ρa3NA g,因此有xM=ρa3NA。


1.四類晶體的比較


2離子晶體的晶格能

(1)定義

氣態離子形成1 mol離子晶體釋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單位:kJ/mol。


(2)影響因素

①離子所帶電荷數:離子所帶電荷數越多,晶格能越大。


②離子的半徑:離子的半徑越小,晶格能越大。


(3)與離子晶體性質的關係

晶格能越大,形成的離子晶體越穩定,且熔點越高,硬度越大。


3.晶體類型的5種判斷方法

(1)依據構成晶體的微粒和微粒間的作用判斷

①離子晶體的構成微粒是陰、陽離子,微粒間的作用是離子鍵。


②原子晶體的構成微粒是原子,微粒間的作用是共價鍵。


③分子晶體的構成微粒是分子,微粒間的作用為分子間作用力。


④金屬晶體的構成微粒是金屬陽離子和自由電子,微粒間的作用是金屬鍵。


(2)依據物質的分類判斷

①金屬氧化物(如K2O、Na2O2等)、強鹼(NaOH、KOH等)和絕大多數的鹽類是離子晶體。


②大多數非金屬單質(除金剛石、石墨、晶體矽等)、非金屬氫化物、非金屬氧化物(除SiO2外)、幾乎所有的酸、絕大多數有機物(除有機鹽外)是分子晶體。


③常見的單質類原子晶體有金剛石、晶體矽、晶體硼等,常見的化合類原子晶體有碳化矽、二氧化矽等。


④金屬單質是金屬晶體。


(3)依據晶體的熔點判斷

①離子晶體的熔點較高。

②原子晶體的熔點很高。

③分子晶體的熔點低。

④金屬晶體多數熔點高,但也有少數熔點相當低。


(4)依據導電性判斷

①離子晶體溶於水及熔融狀態時能導電。

②原子晶體一般為非導體。

③分子晶體為非導體,而分子晶體中的電解質(主要是酸和強極性非金屬氫化物)溶於水,使分子內的化學鍵斷裂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也能導電。

④金屬晶體是電的良導體。


(5)依據硬度和機械性能判斷

①離子晶體硬度較大、硬而脆。

②原子晶體硬度大。

③分子晶體硬度小且較脆。

④金屬晶體多數硬度大,但也有較低的,且具有延展性。


【注意事項】

(1)常溫下為氣態或液態的物質,其晶體應屬於分子晶體(Hg除外)。


(2)石墨屬於混合型晶體,但因層內原子之間碳碳共價鍵的鍵長為1.42×10-10m,比金剛石中碳碳共價鍵的鍵長(鍵長為1.54×10-10m)短,所以熔、沸點高於金剛石。


(3)AlCl3晶體中雖含有金屬元素,但屬於分子晶體,熔、沸點低(熔點190 ℃)。


(4)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屬大,熔、沸點比其成分金屬低。


4分類比較晶體的熔、沸點

(1)不同類型晶體的熔、沸點高低的一般規律

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

金屬晶體的熔、沸點差別很大,如鎢、鉑等熔、沸點很高,如汞、鎵、銫等熔、沸點很低,金屬晶體一般不參與比較。


(2)原子晶體

由共價鍵形成的原子晶體中,原子半徑小的鍵長短,鍵能大,晶體的熔、沸點高。如熔點:金剛石>石英>碳化矽>矽。


(3)離子晶體

一般地說,陰、陽離子所帶電荷數越多,離子半徑越小,則離子間的作用就越強,其離子晶體的熔、沸點就越高,如熔點:MgO>MgCl2>NaCl>CsCl。


(4)分子晶體

①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物質的熔、沸點越高;具有氫鍵的分子晶體,熔、沸點反常的高。如H2O>H2Te>H2Se>H2S。


②組成和結構相似的分子晶體,相對分子質量越大,熔、沸點越高,如F2<Cl2<Br2<I2。


③組成和結構不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接近),分子的極性越大,其熔、沸點越高,如CO>N2,CH3OH>CH3CH3。


④同分異構體,支鏈越多,熔、沸點越低。



1.原子晶體(金剛石和二氧化矽)

(1)金剛石晶體中,每個C與另外4個C形成共價鍵,C—C鍵之間的夾角是109°28′,最小的環是六元環。含有1 mol C的金剛石中,形成的共價鍵有2 mol。


(2)SiO2晶體中,每個Si原子與4個O成鍵,每個O原子與2個矽原子成鍵,最小的環是十二元環,在「矽氧」四面體中,處於中心的是Si原子,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鍵。


2.分子晶體

(1)乾冰晶體中,每個CO2分子周圍等距且緊鄰的CO2分子有12個。


(2)冰的結構模型中,每個水分子與相鄰的4個水分子以氫鍵相連接,含1 mol H2O的冰中,最多可形成2 mol「氫鍵」。


3.離子晶體

(1)NaCl型:在晶體中,每個Na+同時吸引6個Cl-,每個Cl-同時吸引6個Na+,配位數為6。每個晶胞含4個Na+和4個Cl-。


(2)CsCl型:在晶體中,每個Cl-吸引8個Cs+,每個Cs+吸引8個Cl-,配位數為8。


4.石墨晶體

石墨層狀晶體中,層與層之間的作用是分子間作用力,平均每個正六邊形擁有的碳原子個數是2,C原子採取的雜化方式是sp2。


5.常見金屬晶體的原子堆積模型


  晶體結構的相關計算  


▐ 聲明: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小編立即刪除!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標籤:高考化學    備戰高考   

▐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平臺:高考化學ID:gkhx100

相關焦點

  • 高中化學選修3知識點詳細總結,速藏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學選修3知識點詳細總結
  • 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別再費勁整理了,都給你準備好了
    高中化學選修4,主要學習化學反應與原理。概念和化學方程式很多,上課跟著老師的進度聽課,來不及整理筆記,下課後知識點又記憶不全,複習根本找不到重點。這是同學們跟助教老師反應最多的問題。高中化學想要得高分,就要弄懂基礎知識,然後再刷題總結答題技巧。這樣才能在考場上發揮自如。我們的主講老師是北京大學畢業的,他會教同學們一些答題技巧,更強調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只有基礎掌握好了,才有可能達到更高的水平。
  • 化學選修四所有知識點總結(精華版)
    高中階段,每一科的學習都很重要,高中三年看似漫長,實則相當短暫,經過這三年繁重的學習,等到學生踏入更廣闊的舞臺,才能看到更加豐富的世界。在高中學習中,化學一直都是理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同時,這門科目在工業製造的時候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 高中化學選修4:章節知識點梳理,90+必備總結!早點收藏
    化學這門學科總的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初中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只學了一年,那個時候是一個初步接觸,學習的目的就是讓大家了解化學這門學科,高中化學的學習就更為深入,但是在很多領域還是全新的,初中化學並不能成為基礎。
  • 【化學】高中化學選修五知識點總結
    推薦:【最新考綱】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詳細修訂內容【高中生物】必修一、二、三;選修一、三知識點總結
  • 14頁,高中物理,選修3-5知識點總結
    但凡高中物理學不好的基本上都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基本的概念、定理以及公式是否熟記並理解?很多同學做不到。所以在反覆看課本的時候要做到對基礎知識的深層次理解,不光是熟記,更要理解和運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14頁,高中物理,選修3-5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學習參考。由於文章篇幅有限,如果需要完整電子版,可以通過點讚、關注後私信學長,發送關鍵字【14頁,高中物理,選修3-5知識點總結】,即可免費獲得一份!
  • 高中化學基礎知識點專題總結,備考寶典
    高中化學分為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所學的內容繁多與廣泛,知識點碎片化,所以這就需要同學們學會總結歸納、知識系統化,不僅學習起來方便複習時也更加省時。化學雖然是理科,但是有很多知識點需要記憶的,比如概念性的知識點,這些細小的考點是後續解題的基礎和要點。如果連最基本的概念考點都不知道,那麼後面的綜合的大題又如何解答呢?更別談丟分最多的分析題型了!對吧同學們?
  • 高中化學丨選修4知識點總結大全!化學複習備考不用愁
    高中化學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這本書是高中化學的難點。該模塊內容特點呈現較強抽象性、邏輯性。學長為學弟學妹們整理了化學選修四知識總結,快快學習吧!因篇幅有限,只能展示部分,點擊作者頭像私信「化學10」即可領取完整版
  • 高中化學丨選修4知識點總結大全!化學複習備考不用愁!
    高中化學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這本書是高中化學的難點。該模塊內容特點呈現較強抽象性、邏輯性。學長為學弟學妹們整理了化學選修四知識總結,快快學習吧!因篇幅有限,只能展示部分發送「化學10」即可領取完整版因篇幅有限,只能展示部分,點擊作者頭像輸入「化學10」即可領取完整版高中成績一直不好,可能是沒有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除了以上分享的資料之外,學長還有很多一舉成為考場高手的
  • 高中化學:知識點大綱總結,高中生學習超好用
    今天大師給大家帶來的是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高中生學習超有用,別錯過!更多初中、高中知識乾貨,關注我,每天都更新! 選修四 選修三獲取列印版↓私信我:化學50化學大師
  • 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精華匯總,比補課班全面,拿下就漲分!
    高中化學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這本書是高中化學最難的部分,該模塊內容特點呈現較強抽象性、邏輯性,很多同學都感到學起來很吃力,其實只要抓住知識的實質,就能掌握整冊書的內容。筆者為同學們總結了化學選修四知識點精華匯總,比補課班的資料還要詳細,每一個小點都有總結,只看這一份資料,不用補課也能學好選修4!
  • 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孩子吃透,再笨也能考98分!建議收藏
    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孩子吃透,再笨也能考98分!建議收藏化學是比較基礎的一門學科,也是升學考試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尤其是在高考中,理綜的學習,是尤為重要的,化學相對而言是比較簡單的,化學方程式,化學實驗反應以及實驗的原理,都是重中之重,在必修四的教科書中,甚至還會專門對化學反應以及原理進行講解和學習,不難看出其重要性。
  • 高中化學選修四知識點匯總,高考複習必看,幫你查漏補缺!
    高中化學選修四是高考的必考內容,但不管是學習起來還是複習起來這部分內容都相對難些,內容比較抽象,涉及的考點也比較繁雜,在考試中很難揣測老師的出題意圖,往往就容易出現錯誤的解題思路。想把握這部分內容必須要從知識點記憶開始,逐一分析重難點。
  • 衡水中學: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清單,高中生建議收藏
    高中化學的知識是很瑣碎的,所以在高中的時候就需要大家養成整理歸納的好習慣,讓知識更加系統化。江蘇省理科狀元,727分考入清華大學,他在分享學習方法的時候說到化學的學習最主要是打好基礎,尤其是在高一的時候,他在高一的時候就是化學不好,成績不理想,後來在老師的指點下,整理歸納基礎,成績就有了起色,所以建議同學們把課本的基礎知識一定要吃透。
  • 高二學生收: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掌握好考試才能不丟分
    化學是自然科學,它一定是遵從自然規律的,而規律前人早已總結,比如道家學說。表象千變萬化,但規律是一般性地、相對簡單和易於掌握的。高二化學其實不難,只要找對方法,從中找到學習化學的知識點的樂趣,一切就不會難啦。
  • 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
    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高中化學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必修一化學在高考中佔據多大的比重?必修一化學有哪些常考的知識點?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僅供參考!化學必修一知識點總結一、 研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程序1.
  • 高中化學:選修5全部基礎知識大全(可列印)家長給孩子列印!
    各位同學、家長大家好,感謝大家一直的關注,今天我們來說說高中化學選修5的知識點總結。高中化學選修5主要學習的是有機化學,在高考中佔有相當大的分數比例,而且涉及到很多推斷的問題,如果想把問題準確的推斷出來,那麼就需要堅實的基礎知識,那麼整個選修5,按照表格的方式總結下來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大家把這些背下來,然後再對應做題,知識就能更好的銜接了!
  • 理綜複習必備:高中化學重要知識點總結,尖子生都在看,快背它
    高中化學,難度相對初中增大很多。一共有必修一,必修二,選修三,選修四,選修五。高中化學就較難,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有人說:化學是一門記憶學科」大凡化學學得好的同學主要是掌握了化學的記憶方法,輕鬆愉快而又高效的記住了化學眾多的知識點;也有人說:高中化學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需要做很多實驗,所以不是簡單的背背就可以完成的。那麼如何能夠學好高中化學呢?
  • 高中化學離子共存知識點總結
    高中化學離子共存知識點總結 2019-04-28 07:11:25 來源:網絡資源 高中化學離子共存知識點總結高中化學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有很多都是貼近生活的。
  • 高中化學選修三第一章知識點,基礎通關篇,列印下來背
    選修三隻有三個單元:原子結構,分子結構,晶體結構。 總的知識點比較少,但需要記憶的東西偏多。有考察21~30號元素的電子排布式,有考察雜化類型和結構形狀,3種雜化類型背下來就好了,有晶胞計算,第一個空根據晶胞圖寫出化學式,第二個空求距離或者求密度。考的題型還是比較簡單,很容易拿分,但是不容易拿滿分,知識點比較碎,需要結合思考。基於此,老師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高中化學選修三第一章知識點,幫助基礎差的同學打基礎,可以列印下來。
  • 高考化學選修五1-5章詳細知識點整理。
    同學們在學習基礎知識的時候,一定要將知識點進行分類整理,這樣才更加方便記憶,也能夠給同學們加深二次印象,所以整理知識點是同學們高中學習生涯中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今天學姐給大家帶來的是高中化學選修五知識點的歸納,作為同學們借鑑用。需要電子版跟完整版列印的同學跟家長,私信我:高中化學選修五1-5,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