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腿部功能康復機器人、減重步行「太空艙」、水中步行浴槽……你看到的這些並不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而是記者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內,見到的康復設備工作的真實情況。
【解說】這位在「太空艙」中行走的患者,正在進行下肢康復治療。他告訴記者,因腦外傷壓迫神經,他曾經完全喪失行走能力。進入「太空艙」,讓他重新找回了「行走」的感覺。
【同期】北京康復醫院患者
你就覺得就輕了,就身體輕了。不能走的情況下,可能你要用這太空艙你就能走。(又重新體會到了)能走那感覺。(我)最嚴重的時候就是就躺著不能走不了,(經過康復治療)現在恢復基本上能走。
【解說】北京康復醫院康複診療中心主任郄淑燕介紹,「太空艙」實際上是一臺減重步行設備。它能夠通過減重控制臺將患者向上吊起,減少下肢負重,讓患者重新「走路」,以此來進行功能的改善。
【同期】北京康復醫院康複診療中心主任 郄淑燕
我們依靠減重這種反重力的技術,我們就可以大大的把它的這個康復的時間行走的時間去給提前。就可以去改善患者很多早期的一些功能,預防很多可能不必要的一些併發症,比如說肌肉的萎縮,比如說關節活動的受限。
【解說】在康複診療中心,記者還見到了正在忙碌工作的機器人。有康復下肢功能的「機械腿」,還有幫助康復手部功能的磁力片。患者可以通過闖關遊戲、打排球、摘葡萄等遊戲方式,在娛樂中進行治療。
【同期】北京康復醫院康複診療中心主任 郄淑燕
這些所謂的機器人實際上就是能夠去實現一個患者不能獨立實現的一個功能。而且它更大的智能在於可以去自動去調節,比如說我一個百分之百需要外力的患者,我們就可以給你一個完全的一個助力。如果您是一個只需要藉助一部分外力的患者,那就可以根據您的這種功能情況,再去給他一個相應的一個力量的一個調整。
【解說】除了對肢體功能進行針對性的康復外,這裡還專門設有情景模擬訓練區,幫助患者恢復生活和工作技能。郄淑燕介紹,康復的最終目的是讓患者能夠回歸生活,而高科技進入康復領域,能夠幫助更多的患者更快更好地回歸社會。
【同期】北京康復醫院康複診療中心主任 郄淑燕
我們更多的時候現在不光是關注的是我可以去保住命,更多的是這個疾病一旦穩定之後,我怎麼樣還能最大限度地去保障我的生活的質量和生活自理的能力。我們更多的是把這個高科技的產品作為我們治療師能夠去藉助的一種工具,要用它來更好地去更高質量地去幫助我們的患者改善他的功能。
【解說】郄淑燕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口老齡化,人們的康復意識已經越來越強。在她看來,康復科技還有許多可能性,未來能夠從各個方面滿足患者的康復需求,提升康復質量。
【同期】北京康復醫院康複診療中心主任 郄淑燕
真正的就是科技帶來的這種康復的新的改變,大概應該是在近十年的時間。還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間,比如說腦機接口的設備,可以通過我們人的意念去來操縱我們的肢體。我們患者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他的心理認知情緒,他的各方面的一個需求,我們都要考慮在我們康復的範圍之內。
王世博 馬嘉倫 北京報導
責任編輯:【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