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優秀孩子,一個進重點初中,一個是普通初中,將來會有何差別

2020-09-15 星雲教育

什麼在決定人的發展命運?

機遇、運氣、環境、努力、奮鬥,到底是什麼?

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筆者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人在成長過程中到底什麼在起核心作用?



實際生活中,任何環境下,都有可能成為優秀人才,貧寒子弟、官宦子弟、富商子弟、書香之家等等,都有無數例子可舉。

工地搬磚的黑龍江小夥子趙桂寧能考上清華大學,湖南留守兒童鍾芳蓉能考上北京大學。

這些都是2020年高考的故事,其實每一年都有很多這樣的故事。



但也有父母是高知,從計劃生育的那一天就開始準備,營養、運動、胎教、早教、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一路走來,不說金錢投入多少,就是時間、精力也是一般人不能比較。

可是孩子就是考不上好學校,即使考上了一所普通學校,也不能正常畢業,退休、休學大有人在。

這些都是筆者生活中的真實案例。

同樣是髮小,有人能上清華北大,有人小學也畢業不了。

同樣是貧寒子弟,有人能逆襲,成為高考狀元,有人卻一塌糊塗。



最近有人還問,小學畢業兩個同樣優秀孩子,一個進了重點初中,一個進了普通初中,將來會有什麼差別?

雖然,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孩子未來的成就首當其中當然來自於個人的主觀動力,其次是家庭、教育、社會機遇等等。

但筆者依然相信環境在人的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大部分高考優秀的人都是有好的家庭教育,好的小學、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學一路走來,順風順水。

鍾芳蓉這樣的案例有,就是太少了,並且越來越少了。

這就是人們在感慨,貧寒子弟進入清華北大的比例越來越低,難度越來越大。

在孩子「散養」時代,個別自覺性強的孩子能凸顯出來,但在「精細化」培養時代,還需要更加專業的教育才行。



就像體育比賽一樣,業餘選手水平再高,在專業選手面前不值一提。

回到問題,一個進入重點初中的同學,所接觸的同伴、老師以及環境和普通中學差別是絕大的,影響是絕大的,最後的結果肯定也是巨大的。

在這個過程中,不排除少數優秀個體逆襲,但整體而言,重點初中考入重點高中的概率大大增加,而重點高中考入重點的大學概率同樣大大增加。

以此類推,重點大學畢業找到好工作的概率比普通大學大大增加,以後成功的概率也是大大增加。

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邏輯,大部分人都是基於這個邏輯在選擇老師,選擇學校,開始了人生道路。



所以說,起步還是很重要的,包括同伴的影響、環境的薰陶、習慣的養成等等。

實際上,小學的良好學習習慣養成,初中的學習基礎是否紮實,直接決定了後面能走多遠。

我們在選一所好學校,實際上是在選擇好老師,選擇好同學,選擇好環境。

在這種環境中,即使一顆不太優良的種子,由於雨水充足,精心照顧,也能得到成長的機會。



相反,即使一顆好的種子,由於乾旱少雨,照顧不周,也會成長不良。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不排除有些種子的生命力超級頑強,能克服重重困難,即使在石頭縫裡,也能長大成才,成為一道令人感嘆的風景。

但畢竟,還是在肥沃的土壤中,成長起來的參天大樹更多。



其實,人的成長發展和植物的生長類似,好的環境有時候是決定性的,而不僅僅是我們認為的外因而已。

相關焦點

  • 同樣優秀的孩子,進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將來會有什麼差別?
    有個家長說,她家孩子即將小學畢業,孩子成績不錯,但進重點中學要花較多的錢,進普通中學花費就小很多。她就問了,如果是成績差不多的兩個孩子,一個進了普通中學,一個進了重點中學,將來會有什麼差別?在我看來這種事不看個例,看概率。
  • 同樣的孩子,不同的學校,重點和非重點,將來會有什麼差別?
    有人問我,小學畢業兩個同樣優秀孩子,一個進了重點初中,一個進了普通初中,將來會有什麼差別?我估計,你的孩子可能進了普通初中,但想逆襲讓他更優秀。這是父母常情。如果你的孩子也只是在普通初中就讀,那麼不要灰心,看正面第一條。從個案上說,以後誰更努力誰就更有出息。進了普通初中的孩子,完全有可能超過重點初中的孩子。只要孩子夠努力。
  • 同樣的孩子,不同的學校,選擇重點和非重點,將來會有什麼差別?
    有人問我,小學畢業兩個同樣優秀孩子,一個進了重點初中,一個進了普通初中,將來會有什麼差別? 我估計,你的孩子可能進了普通初中,但想逆襲讓他更優秀。這是父母常情。 如果你的孩子也只是在普通初中就讀,那麼不要灰心,看正面第一條。
  • 小學優秀的學生,分別進入重點初中和普通初中,將來會有什麼差別
    最近很多學生家長私信老吳,對於小升初的學生來說,有沒有必要專門將孩子送到重點初中。重點初中和普通初中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是不是孩子只要知道學習去哪個初中都沒有關係?今天老吳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普通初中和重點初中究竟有什麼區別?並且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 小學都很優秀的孩子,到了初中和高中會有多大差別?
    小學都很優秀的孩子,到了初中和高中會有多大差別?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名重點高中教師,多年來主要帶重點班,也帶普通班和復讀班,可以說接觸過各種類型的學生,正好對這個問題有一些感受。原本同樣優秀的孩子,為何上的初中有差別?
  • 小學兩個優秀的孩子,一個重點高中一個普通,將來會有什麼區別?
    我們只論初中階段,高中階段,畢竟以後的人生變數太多,不全是由學習成績決定的。一般來說,會有天壤之別,普通初中的成績,依然沒有重點高中的成績好,這種差距越來越大,實際上也是如此,為什麼這麼說呢?一、不同的選擇,會有天壤之別,原因呢?1、家長的選擇告訴了我們結果。新華社在10月份報導過重慶的重點中學,家長為了孩子能上重點中學,不惜以差一分5000元的代價,花了30萬就為了上個好中學,難道家長們真的是錢多燒得慌,那可是血淋淋的現實才能得出的理智選擇。
  • 一所重點初中和普通初中的學生差距有多大?三年後中考就能看出來
    由此可見,小學畢業時兩個同樣優秀的孩子,進入不同的初中,三年中考後將會有巨大差別,六年高考後將會有天壤之別。重點初中和普通初中差距究竟在哪裡?一、學校定位不一樣。重點初中社會地位較高,政府扶持力度大,在很多方面不差錢。多數老師或來自於著名高校畢業生,或從各地重金聘請優秀教師。學校往往在激勵老師工作熱情上捨得投入,老師們工作積極性極高,成就感強,隊伍非常穩定,形成了良性循環——越掙的多就越有勁幹,越有勁幹能掙得更多。反觀普通初中,老師就靠卡上工資,獎金和補助較少。
  • 同樣的孩子,讀重點和讀普通學校,未來差別會很大嗎?
    標題說到了「重點」和「普通」,但是文章上來就說私立,不是說我們這裡沒有公立重點初中,其實還是有一些非常不錯的公立初中的。 但是由於整體數量比較少,且公立初中都牽扯到一個「劃片」的問題,所以大多數片區內的家長糾結的「重點」和「普通」其實主要是糾結那些往年中考成績非常好的私立初中和片區內比較普通甚至是比較差的公立初中。 針對這個問題一直以來不同的人看法都是不同的。
  • 為什麼有的學生小學成績很優秀,考入重點初中,成績就下降了呢?
    小學畢業兩個同樣優秀的孩子,一個進了重點初中,一個進了普通初中,將來會有什麼差別?看見這個題目,大家第一反應應該感覺,這兩個孩子肯定是去重點初中,哪個發展的更好一些啊。在很多家長的眼裡,去了重點初中就相當於一腳邁進了重點高中的大門,進入了重點高中就相當於一腳邁進了重點大學的門。
  • 初中和高中才剛開學,家長就想讓孩子去重點班?上重點班有何好處
    現在這幾天初中和高中的新學生已經開學了,一些學生沒有分到重點班,一些學生分到了重點班,為此一些沒有分到重點班的學生家長就比較著急,怕自己的孩子在初中和高中的起步階段就落後別的學生,也想讓自己的孩子進重點班學習,因而才剛開學不少家長就主動聯繫班主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去重點班。
  • 重點高中普通班和普通高中重點班,孩子初中成績中等怎麼選?
    ,發現有些家長表示應該去重點高中當「鳳尾」,主要原因有:1、高中的學習與初中不同,尤其是在思維方式上,這對許多初中階段依賴於刷問題和記憶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我們會發現一些初中成績好的學生在高中並不突出,甚至急劇下降,所以上高中不一定是墊底的。2、重點高中的學習氛圍是普通高中無法比擬的。這不是一兩個「重點班」可以解決的問題,因為它與整個學校的人文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可以說是一個貫穿三年高中學習生活的問題。3、就像「下棋」一樣,你可以通過和高手對弈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
  • 孩子初中成績一般,中考後該不該找人進重點班?
    昨天圈圈老師發布了:就有家長加了圈圈老師微信問了一個問題:孩子平時學習成績一般。中考後,是該進普通班,還是找人進普通高中的重點班?對於家長的這個問題,圈圈老師覺得要是孩子成績一般,對於是進普通班還是找人進重點班的這個問題,家長們不要貿然決定,你們需要對孩子和學校做一個綜合理性的評價。
  • 成績一般的學生,是去普通初中當尖子,還是去重點初中當學困生?
    important}「我孩子是成績比較一般的學生,他應該是去普通初中學校的重點班去當尖子,還是去重點初中學校的普通班當學困生呢?」有人問。從教第18個年頭,再一次教小學畢業班。如果學生的學習進步空間特別大,最好想辦法去重點初中學校就讀。有那麼一種學生,他們遇弱則弱、遇強則強,這種學生很需要學習上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當競爭對手的實力越高,這種學生的潛力就越強悍。如果是這種款式的學生,家長最好想辦法把孩子放到重點初中去就讀,哪怕這孩子剛開始只是重點初中學校的「學困生」或者「後進生」。
  • 小升初,選擇重點或普通學校差別大嗎?真實成長經歷告訴你答案!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一、兩個同樣優秀的孩子這兩個孩子來自同一所重點小學,而且是同班同學,她們的成績都很優秀,在班裡都名列前茅。小升初時,因為甲同學的家裡有學區房,所以甲同學順理成章的上了我們當地最好的重點初中(我們這裡是劃片入學)。而乙同學家所在地的初中只是一所普通的中學,每年中考升入重點高中的學生並不是很多。初中三年,兩個孩子在各自的學校裡成績都不錯,屬於成績前列的學生。
  • 英語初中和小學差別巨大,培養孩子4個學習習慣,成就高分英語
    英語初中和小學差別巨大,培養孩子4個學習習慣,成就高分英語! 小學英語同樣的基礎,到了初中差距越來越大,不是因為孩子不努力,更多的是小學跟初中差別巨大。 語數英是初中的三大主科之一,如果想要在初中的學習中成績突出,英語這門科目是非常重要的, 要解決英語學習的問題,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 普通本科和重點本科,都是大學四年,畢業差別有多大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想要考研或者考公務員呢,原因很簡單:經濟下行壓力,工作不好找,薪資福利待遇低。普通本科畢業生很難找到好工作,重點本科相對較好,於是很多普通本科畢業生選擇採用考研或考公務員。普通本科和重點本科,同樣大學四年,畢業差別有多大?
  • 成績差不多的初中生,一個普通實驗班,一個重點高中,差別在哪裡
    文/阿蒙聊教育中考之後,家長更關心的是孩子能上什麼樣的高中,畢竟好一點的高中起點不一樣,考進名牌大學能更進一步,上了高中後就又開始發愁上什麼班,大家都知道重點班肯定是好的,但是這不代表孩子進了重點班就一定能考進好大學
  • 小學升初中,為啥一定要孩子上重點小學,不上重點會怎麼樣呢
    對很是多父母來說,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重點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初中--重點高中--名牌大學(或留學)。因為家長們想把孩子送進重點學校的願望實在太迫切了,所以凡是掛上「重點」的學校都是炙手可熱,每年在招生的時候學校門檻都要擠破了。
  • 1次家長會2個議題,40位家長談家庭教育:初中三年狠抓關鍵點
    40位家長針對2個議題展開了激烈討論,最終形成一個觀點:孩子的培養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是找到關鍵點。初中三年,家長狠抓關鍵點的孩子,都很優秀。 家長會的兩個議題給了家長一吐苦水的機會,家長暢所欲言,只感覺時間太短暫,還有很多聊不完的問題。
  • 孩子上初中,成績一直是年級前十,算不算學霸
    我覺得孩子肯定算是本校裡的學霸,但是能不能算真正的學霸還不敢下結論,還和一些因素有關:孩子所在中學的地區排名;正式的考試,例如期末或者聯考,孩子各科的平均分數;初一和初三的孩子還是會有一些差別的,如果初三階段還能保持前十的名次,才更能體現孩子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