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後,二胎出生率遠遠低於預期,人們發現80後、90後比他們的前輩,更不願意生孩子。
同時,另外一個現象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那就是90後、00後大學生戀愛率明顯低於70後、80後大學生。
新時代大學生對婚戀激情下降
70後在上大學時,幾乎每個人心中都有談一場戀愛的強烈願望。只要有機會,即便沒有機會也會努力去創造機會,都會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鬥轉星移,70後如今已步入中年,他們的孩子,90後或者00後們,已經陸續成長為新時代的大學生。
應該說,70後為人父母,比他們的父母更加開明,他們不僅允許,甚至鼓勵孩子在大學階段談戀愛,條件成熟甚至鼓動孩子可以結婚。但事與願違,許多90後、00後孩子,反倒不熱衷談戀愛,他們甚至好像對戀愛提不起興趣。
70後、80後當初上中學、甚至上大學時,往往都遭到父母禁止、嚴控談戀愛,但他們卻上心來勁。這也許只能用逆反心理、禁果效應來解釋,越是父母禁止的東西,孩子越要想方設法得到。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專業CC同學說,他們班級女生多於男生,而且女生的顏值和身高比高中班級女同學高出2個檔次,但他說自己還是沒有太多動力和想法要談一場戀愛。他說他想趁著年輕,多讀點書,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泡在教室和圖書館。
工作後婚戀選擇面窄要求高導致晚婚不婚率攀升
以前經常有人說,中國式家長的要求是,大學畢業前不準戀愛,畢業後又追問:你怎麼還不結婚生娃?
現在家長們對子女婚戀問題有了巨大改變,但孩子們的婚姻問題好像依然沒有大的改觀,甚至晚婚晚戀、不婚不育問題越來越嚴重。
事實上,人的一生,除了學習和事業,婚姻和家庭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每個人必須清楚自己是誰、擇偶標準是什麼,特別是女孩子,無論是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還是在其他三四線城市,最好在23、24歲時就開始相親,成功率會高出數倍。
只要條件優越,年齡不會影響男生相親或結婚,優質男生根本不愁結婚對象,更多的情況是相親對象找上門。
一個真實的現實是,幾乎所有男生都更傾向於選擇更年輕、更貌美的女生,而學歷、收入往往不是男生擇偶的主要標準。
但大城市的婚戀市場往往對男生的經濟要求更高,買不了房就意味著不能紮根所在的城市,在相親市場也就失去了優勢和競爭力。而優勝劣汰後「倖存」下來的男性,則會更吃香,擁有更多選擇。尤其是那些條件優越的男生,更是相親市場的搶手貨。
同樣在20幾歲時開始進入社會,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男生升級成為人們口中的「鑽石王老五」,而女生卻成了別人眼中的「打折剩女」。特別是那些30歲以上的大齡「三高」女性,雖然她們有著比男性有更強烈的相親需求,但卻處處遭受冷遇和歧視。
同時,由於新時代女生對擇偶對象有較高的要求,同時也不願降低自己的要求,而當年齡成為自身短板時,導致越來越多的女性晚婚晚戀,甚至不婚不戀。
985相親平臺難以成為高知人才婚姻的頒獎臺
2015年,為了給自己找對象,單身的清華畢業生月亮和樂樂創辦了一個985相親平臺——陌上花開HIMMR。
985平臺創始人月亮和樂樂
「985婚配985」,她們最初將用戶範圍鎖定在清北復交,後來關注平臺的人越來越多,她們又將用戶範圍擴大到所有985院校和海外名校,一個基本原則是QS排名全球前100的高校畢業生優先納入平臺。
985相親平臺對資料庫的4萬多名高學歷相親者進行群體畫像,主要特徵包括:
1. 年齡26-32歲;
2. 年收入在20w-100w;
3. 定居在北上廣深及江浙地區;
4. 主要從事金融、高校、醫院、網際網路4大行業。
其中,清北博士的相親需求顯著高於其他985以及海外高校。
在中國,無論是求職,還是相親,抑或其他領域,都普遍存在歧視鏈。在相親市場,985畢業生看不上211畢業生,211畢業生看不上普通一本畢業生,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畢業生。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新時代年輕人人為劃定婚戀隔離帶,導致婚姻無法跨帶交流,大大降低了婚戀的成功率。
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沈奕斐身邊的同事、朋友、學生幾乎都是從985高校畢業,她從社會學的角度,解釋了「為什麼985學生覺得自己不找個985的對象就虧了?」
「因為我們的學生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競爭體系中,學習、工作上的成功,能給他們帶來成就感。然而他們忽略的是,婚姻並不會因為有成就感而幸福。」
在研究大量婚姻個案後,沈奕斐教授發現,兩個學歷完全對稱的人未必最合適,因為他們可能擅長於相同的領域,又同時不擅長於同一個地方。
反之,如果男性是個博士,太太是一個不搞學術、但對家庭有強烈支持的人,他們的生活通常很幸福,性別對調,結果也是一樣的。
這與夫妻幸福和睦的性格互補十分相似,夫妻兩個人性格互補,更容易和諧相處,也更容易家庭圓滿。
進入新世紀,人們經濟上更為富足,無論男女,經濟上都更加獨立,對擇偶對象都有更多更高的要求,新時代大學生更是如此。
新時代大學生對待戀愛和婚姻更加理性和成熟,而不是急於開始一段感情,更不會匆忙步入一段婚姻。
你怎麼看?歡迎評論、轉發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