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一張圖,ABC三個點是跳槽點。
在A點,剛剛開始轉行的時候,你接觸的很可能是一個相對全新的工作,所以為了彌補經驗的不足,為了快速學知識,只能接受薪資較大幅度的下降。既然你是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選擇轉行的,比如你是一個學習速度很快的人,隨著知識的增長,你的薪資會達到原來的水平,並超過原來的水平。
在B點,你轉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已經有了工作經驗,你之前的工作經驗可以為你提供很多新工作的決策支持,所以你不再需要犧牲較大幅度的薪資下降。
到了C點的時候,你已經不再是小白,你轉行後的薪資不僅不會降低,還會有提高,因為你積累的經驗,你的做事方法都更成熟。
轉行之後你的薪水是這樣變化的:隨著知識的積累,從長期趨勢看,薪水會越來越高。
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如果你轉行是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那就不能做一個螺絲釘職位,螺絲釘職位能學到的知識是相對有限的。轉行學知識還有一個陷阱,就是別忘了你給自己設定的40歲的目標,要持續去學習,轉行入職只是開始,鬆懈不得,不要被現狀整合招安。
剛才也提到過,不要把眼光單純放在薪水的變化上,而是要把眼光放在學習知識的價值和個人進步速度的價值上面。
很多人做個人職業選擇很困難,原因是對轉行的利弊難以判斷,這裡也給大家介紹一個好方法,叫做「統一度量衡」,簡單說就是把學習速度、學習知識的的因素都賦予一個貨幣價值。
比如你可以這樣算自己的工資的,公司付給你的工資是1萬元,你能學到的知識價值5萬元,你能得到的資源,價值10萬元,你在這個工作環境的進步速度,價值10萬元,所以你內心的個人工資是26萬元/月,如果你更在乎學習的空間和速度,在一開始,就不會那麼在意公司付給你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