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沒有十全十美,我們要學會變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職場中,人們最討厭打交道的是哪種人?
可能80%的人都會回答是處女座的人。
那為什麼大家如此反感處女座的人?
原因在於:處女座的人事事追求完美,解決問題時吹毛求疵,以及有強烈的精神潔癖。
職場中,處女座們為了數據準確,計算會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為了文案工整,會檢查每個標點符號的位置;為了圖面好看,會一個色號一個色號的調整顏色......
這些操作,想起來就讓人頭皮發麻,很多人可能無法接受。
很多時候,人對於完美主義的過分追求,根源在於:對目標的不了解,對自身的不自信,對任務質量的不肯定,對犯錯誤的恐懼。
在職場中,我們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可以簡單概括為:在規定時間內,儘可能高質量地完成任務。
在職場中,追求完美主義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我覺得要分維度和層級來分析。
一、工作維度
1、工作效率和完成度
職場工作不比自由工作,多數工作對時間節點有明確要求,必須要在deadline之前按時保質完成,否則就會影響KPI考核。
在這個指導原則下,我們需要高效快速的完成工作,任務質量分數達到80以上就算是合格,優先保證任務完成。
在保證工作完成的基礎上,時間富裕的情況下,可以花時間完善工作的完美度。
在時間緊急的時候:完成度優先。
2、完美度
在職場上,不同場合對完美度有不同的要求。
匯報溝通層級越低,應該對完美度的要求越低。內部小會中的一些小問題,溝通明確後就可以暫時放開,繼續完善其它重要內容,不要為一個點死抓不放,影響全局。
例:之前有個同事,在甲方管理項目的乙方設計院,在他的層級把設計院虐的痛不欲生,細節摳的特別完美。結果方案上報主管領導後,全盤被推翻重做,他的觀點全部作廢,他的完美主義除了耽誤了項目推進時間,打壓了設計院配合的積極性之外,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匯報溝通層級越高,應該對完美度的要求越高。公眾場合、涉外合作及公司高層匯報這三種場合,要做到儘量完美不出錯。出錯面臨的可能就是被開除。
在重要場合匯報時:完美度優先。
在特殊情況下,會出現要求短時間高完美的對外合作項目,需要兩個維度緊密結合。
二、工作層級
1、領導層級——上級領導追求完美
對於多數人來說,有個追求完美的領導是不堪回首的存在。相當一部分人都有被追求完美的領導虐得死去活來的經歷。
凡事兩面看,如果領導能在把握全局的情況下,完美的追求細節,也未嘗不是好事。既降低了我們出錯的機率,也提高了我們的個人修為水平。
不好的方面是,吹毛求疵的領導確實會把過程弄得讓人心生厭倦,而沒有效率的領導更會讓你不停返工。
總結,上級領導追求完美,需要有把握全局的能力,控制工作效率,降低無謂的工作量。
2、同事層級——合作同事追求完美
有個追求完美的合作同事,簡直就是福音和救世主。合作項目的時候,有細心認真的同事能夠把握工作的細節,找出工作的問題,而自己不用大費周章,非常省心。
凡事兩面看,如果同事過分追求完美,工作效率將大為降低。如果把問題都留給同事去發現,很可能造成自己競爭力下降。而如果同事也沒有發現你隱藏的問題,容易給後續工作挖坑埋雷。
好的方面是,跟追求完美的同事合作,也能培養自己的眼光和眼界,工作的時候會養成細緻入微的好習慣。
總結,合作同事追求完美,需要把握好度。否則,既降低自己的競爭力,又容易導致工作糾紛。
三、總結
所以,完美主義在職場是好事還是壞事,不能一概而論。
在需要時間的場合,要優先完成度。
在需要質量的場合,要保證完美度。
領導層級追求完美,需要把控全局,控制工作效率。
同事層級追求完美,需要掌握好度,防止過猶不及。
古人云:物極必反。
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把追求完美當做理想目標。
完美主義可以作為一種追求,但是不能夠強求。
完美主義可以作為追求理想目標的錨點,這樣能夠讓我們看的更遠。
古人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人生下來就是不完美的,人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
職場之上,我們更要學會變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只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們才能更好的朝著完美努力。
#完美主義在職場是好事還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