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課
剪貼塗敏感期
在上節課我為你講了兒童的邏輯思維敏感期,這節課我要講的是個與身體功能相關的手的敏感期的延續就是剪貼塗的敏感期。大量的觀察研究表明如果兒童一直處在一個自由的環境中跟隨自己內在的發展需求成長,那麼三歲之後兒童身體的各項功能會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的使用和開發,這時兒童手的敏感期會有一個延續性的發展,兒童開始透過有意識地使用工具來進行自我訓練,這個自我訓練是怎樣的呢?兒童會不斷地使用剪刀、膠帶、膠棒、蠟筆、顏料等等工具來剪貼塗,所以我們也把這個行為相對應的敏感期稱為剪貼塗敏感期。但是剪貼塗敏感期對兒童的意義並不在於對這些活動的興趣,它有一項核心任務需要兒童來完成,那就是有意識的協調手部,有意識地用手去使用工具。如果你的孩子也出現了執著於使用工具、擺件、貼圖的表現,我想你可以先給自己一個肯定,因為剪貼塗的敏感期到來離不開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的自由發展,當然兒童能夠自己專注的投入這些手部活動,成人通常是很開心的認為是好事情,但是有些工具比如剪刀會有一些危險,大部分成人會禁止兒童接觸或使用,如果你有類似的想法,我反倒希望你能換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要看到手部動作的深度開發給兒童帶來的樂趣,當然這不是說安全因素可以被忽略,關於安全的問題我會在後面講到。
先來說說我們幼兒園,在我們幼兒園裡教室中有一個專門的手工區,老師會給孩子準備剪刀、膠帶、畫筆和各種材料的紙張,每天早晨主題課結束以後就到了兒童自選工作的時間,不少孩子都會來到手工區開始剪貼塗的工作,而且有些孩子有很明確的工作目標,比如做一條帶子或者畫一隻老鼠做完就會離開,但是有些孩子坐在那兒有時候一坐就是整整一個小時,其中一些孩子選擇專注的剪紙,反覆的使用剪刀去剪出一個簡單形狀,然後開始逐步提高難度,到後來能剪出完美的弧線,一些孩子會取一些印了圖案的紙片非常仔細的沿著圖案的邊緣去剪,一些孩子雖然也拿了圖案紙卻會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去剪,還有一些孩子選擇把紙剪成長長的紙條,然後又用膠棒把紙條粘在一起變成長長的紙線。你發現沒有儘管孩子工作的具體內容不同,但都有一個很明確的指向性就是對手的使用和訓練,那麼這個剪貼塗敏感期跟前面我講到的手的敏感期有什麼關係呢?答案就是剪貼塗敏感期是手的敏感期的延續階段,那麼這兩個敏感期有沒有什麼不同呢?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在手的敏感期兒童的任務主要聚焦於手的使用,兒童在自由活動中進行著手部的自我訓練,手的功能被逐一的喚醒,同時手作為智能工具本身又在幫助兒童感覺和發現這個世界,而到了剪貼塗的階段發展則聚焦到了對工具的使用,兒童五指的小肌肉協調訓練升級了,與此同時跟其它敏感期的發展歷程一樣,兒童在剪貼塗敏感期也是沿著自我訓練、自我挑戰難度,再到自我檢測使用工具的準確度,這個途徑來提升智能的。不僅如此當有機會全然投入這些活動時,兒童不僅僅使用和發展著手,也在形成和發展專注力、意志力。比如我前面說到的一些孩子能將三歲多年齡段十分鐘左右的專注力提高到60分鐘就是非常好的證明,其實專注力、意志力都是可以通過訓練來培養的,但只有在兒童喜歡的、自主的工作中才能得到更好的鞏固和發展。也就是說意志力的培養是由兒童投入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中來完成的,對於大多數成人來說剪貼塗敏感期是喜歡見到的,所以也會比較主動的配合兒童,不過仍然有些成人會陷入兩個誤區。
先來看第一個誤區就是在兒童的活動中成人幹涉過多,兒童在創造工作中可能會按自己的想法使用材料,但成人呢顯然也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往往會覺得兒童做的不夠好,然後就忍不住在兒童工作的過程中去幹涉兒童,比如成人會覺得完整、乾淨的A4紙就應該認真的畫一幅畫,而不是在上面亂塗或者亂剪,於是成人就盯著孩子必須要這麼畫、必須要那麼畫,就算孩子在成人的幹涉下能畫出一幅不錯的畫來,但是成人這樣的幹涉打擾了兒童的專注,還破壞了兒童的自主工作,是非常不可取的。
在來看看第二個誤區成人走到兒童前面主動教授兒童,這個問題在很多敏感期都存在著,其實每個敏感期到來時兒童被內在驅動進行相應活動的願望是非常強烈的,成人的教授並不會完全熄滅兒童自主進行某類活動的熱情,但是如果兒童長期都在被安排被教授的活動中去發展自己,那麼活動帶給兒童的樂趣就會大大減少,活動中的創造性也會受限,兒童專注力的延長一直的發生也會受到很大的阻礙和限制。
好了,講完剪貼塗敏感期成人常常出現的行為誤區,那麼成人應該如何配合兒童才更合理呢,我總結了三個建議給。
第一個建議是給兒童提供充分的工具和材料,當發現兒童開始樂意使用工具的時候,在家裡給兒童提供良好的環境,包括足夠的空間以及充分的工具和材料,在工作過程中允許兒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去使用這些工具和材料,活動結束後成人可以和孩子一起收拾工具整理環境。
第二個建議呢是在必要的時候給兒童提供支持,我們主張讓孩子自由的實現自己的想法,但這不意味著父母就可以不管孩子了,在前面的課程裡我也反覆強調過,我們在養育兒童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一定要結合嘗試以及孩子的具體情況來綜合分析判斷,比如對於三歲多的孩子來說他的手部小肌肉群的發展還沒有辦法實現比較難的動作,可能在一些複雜操作上就會遇到困難,在加上可以預見的安全問題,所以父母需要陪伴孩子,當看到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降低難度幫助孩子去完成,或者給孩子一個擁抱這也能幫助孩子樹立信心,繼續去完成自己手上的工作。所以孩子做手工時父母最好有一方坐在旁邊,可以選擇做一個符合自己難度的工作或者在旁邊閱讀做其它事情都可以,當孩子需要幫助了給他一定的幫助和心理支持,到了孩子稍大一些父母也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給孩子半獨立的空間,但是要保證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如果孩子遇到危險或者求助時,成人可以迅速的放下自己的事情及時耐心的給予孩子回應。
接著看第三個建議邀請孩子參與一些使用工具的家務活動,比如家中的電器壞了,如果父母有自己動手修好的能力,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來完成,讓孩子擰螺絲呀、組裝呀,都是很好的訓練手的方式,而且像這樣的勞動也是剪貼塗敏感期的兒童力所能及的。
三個建議講完我再來說說安全問題,像剛才提到的剪刀或者螺絲刀等等兒童之前並沒有接觸過,但是如果操作不當工具只會帶來一定危險性的,成人除了要給兒童選擇一些安全係數高的工具,比如安全剪刀之外,在使用工具之初成人還應該給孩子演示正確的使用方式,說明並示範使用規則和安全注意事項。比如不能拿著尖銳的工具奔跑、遊戲,你給別人尖銳的物品時帶尖的部分不要對著別人,使用之後要把工具放到固定的、安全的地方,在明確這些規則之後成人還要陪伴兒童練習,而且在兒童使用的時候成人要注意觀察,如果有安全隱患要及時提醒,最大限度的確保兒童可以安全的使用工具。
好了,這節課的內容就到這裡,我來為你總結一下要點。
第一:在剪貼塗的敏感器兒童會加深對手部的開發,也就是有意識的協調手部小肌肉群的動作,以及有意識地用手使用工具。
第二:兒童在全身心的投入剪貼塗這些活動的時候,不僅在發展手也在形成和發展專注力和意志力。
第三:在兒童使用工具的時候成人不要過分幹涉,也不要主動教授。
第四:成人需要給兒童提供充分的工具和材料,以及必要的陪伴和支持,同時可以邀請孩子協助自己做一些鍛鍊手部能力的家務活動。好啦,下節課我們會開啟一個新的敏感期——繪畫敏感期,我會為你分析孩子會有哪些表現以及成人該如何應對,我們下節課再見。
以上內容是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老師的講解內容,如果想了解更多可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