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能取代相機嗎?
放眼現階段的手機市場,以華為、OPPO、小米等國內廠商為代表的高像素、大變焦機型層出不窮,而諸如蘋果、三星等國外品牌雖然在參數上相對保守,但細節方面也在不斷優化。幾天前的蘋果發布會上,新iPhone的攝影性能無疑是官方宣傳的重點,不難看到手機廠商對於其產品的拍攝能力越發重視。
話說回來,手機與相機,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兩類產品線,而如今二者的矛盾卻被無限放大。一方面手機拍攝性能越來越強、相機整體價格越來越便宜,雙方的目標用戶開始出現重疊;另一方面,很多手機廠商及媒體在宣傳產品時總會有意無意地拿相機作比較,這種官方「引戰」的做法無疑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那麼問題來了:在如今的攝影領域,手機離相機還差多遠?
01 拍照仍然差很遠
看看最新的手機們:4000萬像素的華為P30 Pro、4800萬像素的OPPO Reno、6400萬像素的紅米Note 8 Pro……再看現在的相機,索尼A7R4具備6100萬像素,已經是全畫幅的最高水準了,佳能EOS M6 Mark II「僅有」3250萬像素,也已是APS-C畫幅翹楚。
6400萬像素的手機1399元,6100萬像素的相機26999元,能一樣嗎?
單說像素,手機似乎已經贏了,不過「像素數」僅僅決定照片輸出的解析度,傳感器面積、單個像素尺寸才是影響成像質量的關鍵因素。上述手機的傳感器面積均未達到1英寸的水準,而1英寸比起單反/微單上常用的APS-C、全幅還有多大差距,請看圖——
手機的傳感器尺寸,基本在1/2.3英寸與1英寸之間,實在是太小了
本身傳感器面積就小,強行擠進更多像素只會進一步壓縮手機的單像素尺寸,降低每個像素點的感光面積,這對於照片的細節清晰度、暗光控噪都是非常致命的。舉個例子,同為6000萬級別,紅米Note 8 Pro單個像素尺寸是0.8μm,索尼A7R4則是3.76μm,這還只是單邊,按面積算的話A7R4作為一款相機,其單像素麵積要比同像素的手機大出25倍左右,兩者的成像質量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同為6000萬像素,手機與相機的單個像素尺寸差異非常大
或許你會說:手機如今都有夜拍模式,拍夜景已經沒那麼差了!需要提醒大家:目前主流的夜拍模式均是通過合成多張照片來實現的(類似之前的HDR),雖能提升照片整體亮度,但暗部區域的噪點依舊無法避免。想想看,為什麼三星Note 10+、蘋果iPhone 11 Pro這兩款新旗艦的像素都不到2000萬?對於小尺寸傳感器的手機而言,狂堆像素並不會帶來實質性的成像飛躍。
夜間拍攝模式終歸是算法的產物,無法從根本上改善噪點問題
多攝像頭也是如今手機的發展方向。然而,手機攝像頭並不支持真正意義上的光學變焦,只能切換不同鏡頭來實現「跳焦」,另外手機長焦的防抖體驗、潛望式結構帶來的畫質損失等問題都有待優化。依筆者看,多攝像頭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手機可拍攝的題材,但實際可用性比起相機而言還差的太遠。
手機變焦技術說白了只是在多個定焦鏡頭之間切換,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光學變焦
一句話,手機的體積限制了拍照能力,這是廠商們現階段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跨越的溝壑。
02 視頻是個新契機
但在視頻領域,手機的境遇就截然不同了。如今視頻已經成為了主流的傳播方式,手機自帶前置攝像頭、可擴展濾鏡APP、即拍即上傳的特性,都是其先天優勢所在。另外日常視頻拍攝以廣角為主,手機在長焦鏡頭方面的劣勢也被進一步弱化了。
iPhone 11的實拍視頻截圖,清晰度、穩定性俱佳
更何況手機本身的視頻性能並不差。比起照片,視頻對於傳感器尺寸、像素數的要求並不高,4K(3840 x 2160)解析度只需900萬像素就能滿足,目前主流的拍照手機也都已支持4K高解析度輸出了。而像iPhone 11系列、三星Note 10系列、OPPO Reno 10倍變焦版等機型甚至具備4K 60P的記錄能力,這樣的規格即使在相機中也不多見,比常規4K 30P機型能提供更流暢的觀看體驗。
主打vlog視頻的相機產品其實非常多,但面對手機,相機的優勢不夠明顯
當然,相機廠商也不願放棄龐大的視頻用戶群,佳能G系列、索尼黑卡系列、大疆Osmo系列等多款影像產品均以vlog為賣點,配備4K輸出及強悍的視頻防抖能力,希望收割一波對視頻拍攝有較高要求的玩家。如果說拍照方面手機、相機有各自的目標用戶,那麼在視頻這塊兩條產品線可謂是短兵相接,必須要真刀真槍地掐一架了。
前置4K 60P及慢動作拍攝,新iPhone帶來了全新的視頻玩法
說回蘋果剛發布的新iPhone,新機的每一個攝像頭,包括前置,均支持4K 60P及防抖功能(前置4K 60P在之前還真沒有出現過),無論你是前置自拍,還是後置記錄,都能得到穩定、清晰的圖像,並且前後鏡頭拍攝的視頻將可以無縫銜接,不會再有解析度上的差異。值得一提的是,前置攝像頭同樣支持FHD 120P,自拍慢動作玩法帶來了更多趣味性。
在日常視頻記錄方面手機已經足夠強大,其本身還具備便攜、易於分享等特性
而藉助蘋果新的iOS 13系統,用戶還可以輕鬆對自己的視頻進行後期剪輯、裁切、調色等處理。試想一下,手機自帶前後4K 60P錄像、視頻防抖及後期處理,隨便再配個普通三腳架,這不正是一套完整的vlog裝備麼?手機就能搞定的工作,給我一個購買相機、穩定器的理由?不得不說蘋果新機的發布,給vlog相機的傷口上又撒了一把鹽。
新iPhone的升級方向為很多國內廠商提供了啟示,也讓vlog相機的處境更加尷尬
歸根結底,手機在視頻領域之所以會更具競爭力,一來因為高素質視頻對於現有手機並非難事,手機本身在傳播、分享上也要更加方便;二來大多用戶對視頻本身也沒有過高的硬性需求,夠清晰、夠穩、夠快足矣,而在這些方面手機都能做得很好。此次新iPhone針對視頻能力做了大幅升級,這樣的切入點或許可以為很多國產手機廠商提供一些啟示。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從新iPhone說起 手機攝影離相機還差多遠?http://dcdv.zol.com.cn/726/7269162.html
http://dcdv.zol.com.cn/726/7269162.html dcdv.zol.com.cn true http://dcdv.zol.com.cn/726/7269162.html report 4684 手機能取代相機嗎? 放眼現階段的手機市場,以華為、OPPO、小米等國內廠商為代表的高像素、大變焦機型層出不窮,而諸如蘋果、三星等國外品牌雖然在參數上相對保守,但細節方面也在不斷優化。幾天前的蘋果發布會上,新iPhone的攝影性能無疑是官方宣傳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