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雲南麗江華坪女中校長張桂梅被大家頂上了熱搜,成為大家抨擊的對象,只因為曾經女學生,現在的「全職媽媽」,帶著老公和孩子來學校裡捐款。這本來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沒想到卻讓張校長特別生氣,不但沒有感激,反而對著全職媽媽大罵「滾出去」。大家都紛紛指責張校長的價值觀,但是張校長真的是因為「全職媽媽」而生氣嗎?試想一下如果她自己可以賺錢,經濟獨立,並拿著自己賺的錢來捐款的話,張校長還會是這個態度嗎?
有人可能問了,全職媽媽也能在家賺錢嗎?如何讓自己兼顧家庭和夢想,不做伸手黨?今天我們介紹的這本書《會賺錢的媽媽》就是教媽媽們如何成為會賺錢的媽媽。這本書適合所有的媽媽,不管你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都能從書中找到創業的方向和方法,書中還包括了大量媽媽實現財務自由的案例解讀,讓你對「會賺錢的媽媽」有更深的認識。書中內容從認識自己開始,教你發現自己的技能和天賦,並運用他們實現財務自由,讓你不僅會賺錢,更懂得花錢,實現家庭和事業的雙豐收,實現物質和精神的雙富足。
這本書的作者克麗絲特爾是一個三個孩子的媽媽,同時也是百萬博客的博主,是紐約暢銷書《告別生存模式》的作者。曾經她也為了孩子成為全職媽媽,但是成為全職媽媽後,她卻沒有放棄自己,於是她開始在家創業。在創業的過程中,她也走過彎路,但是最終在她的堅持與努力下,她創造了最受歡迎的MoneySavingMom.com博客,為媽媽們提供建議與指南。
《社會名人錄》執行主編沙拉·史密斯曾評論說:克麗絲特爾是財務諮詢領域的一縷清新空氣,她在許多方面都很真誠且鼓舞人心。《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戴夫·拉姆齊曾評論說克麗絲特爾為努力奮鬥的媽媽們提供了一本指南,告訴他們怎樣去贏得一份在家也能做的事業。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解讀這本書《會賺錢的媽媽》,我們將從三部分進行解讀:第一部分,叩問內心,為什麼要實現財務自由?第二部分,如何做才能一步步實現財務自由?第三部分,探討財務自由的意義。
接下來我們講解第一部分:
財務自由之路是發現自己,激發潛力的過程
每個人對財務自由的理解都不同。在書中,作者提到一個觀點,所謂的財務自由不是有足夠的錢可以做你想做的事,而是找到自己的技巧和天賦,勇於承擔可控的風險,嘗試新事物,把知識和可用的資源變成創收的點子,讓自己的財務狀況井然有序,可以應對短期和長期的變化,而且可以慷慨解囊,用時間和才能祝福別人,影響別人。
有人說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媽媽,沒什麼興趣,也沒有天賦,拿什麼來實現財務自由呢?其實那只是你沒有發現自己。沒有人是一無是處的,每個人身上總有那麼一兩個閃光點值得學習,只是你還沒有發現而已。嘗試回想一下小時候的自己,對哪方面比較擅長,喜歡什麼,是不是現在也還對此懷有熱情,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也許就是你的閃光點。你可以從你喜歡的事物入手,開啟你的創業之路。
現在網上有很多美食博主,他們其中有很多都是全職媽媽。他們一邊享受著給孩子和家人做美食的過程,一邊把這種過程記錄下來上傳社交平臺進行分享,而他們分享的過程就是他們創業的過程。這些媽媽正是用自己的技能與興趣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創業之路,他們雖然是全職媽媽,但是他們找到了自己的技能與價值,並把它變現,這就是會賺錢的媽媽。
其實實現財務自由之路的過程遠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它也有固定的方程式:成功=技能+天賦+激情+知識。但是每個人的成功方程式都不盡相同,有人在廚藝上取得成功,不等於你也可以通過廚藝變現,每個人都要挖掘自己專屬的成功方程式,找到適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現在花一分鐘思考一下,你的技能和天賦是什麼?
如果你已經確定了,就讓我們開始解讀書的第二部分:行動。
成功的大門需要用行動去開啟。
在本書中,作者向我們介紹了4個步驟,讓我們一步步向財務自由邁進。
第一步:準備好你的創業構想。
創業構想是什麼呢?創業構想其實就是一種渠道,如何把你的技能和天賦變現的渠道。首先你要明確你所擁有的技能所產出的是服務還是商品,然後再考慮變現渠道。書中介紹了很多變現渠道,如在線服務和商品,實體企業、當面交易的自由職業、微商、朋友圈營銷,確定一種適合自己產品的模式,然後就開始自己的創業吧。
不過在創業之前,請先問自己5個問題:
你是否有激情?
產品是否有市場?
創業是否有創業成本?
你是否有做足調查?
你是否願意承受失敗
如果你對這些答案是肯定的,制定計劃,別猶豫,開始吧。
第二步:制定行動計劃。
計劃可以讓創業更加明確,更有效率,計劃需要儘量的具體,並且切實可行。設定大的目標,再將大目標一步步分解成可執行的小目標,甚至細化到每一天,每一個小時的行動計劃,讓計劃切實可行。
比如你要通過寫稿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在制定計劃的時候,你要明確你每個月的目標,再細化到每天的目標,你每天寫稿的篇數與相應的時間,寫完稿之後要投那些平臺,這些都要進行合理的規劃。
制定好計劃後,就要按計劃去做,否則計劃就只能成為空談,財務自由就是一個遙不可期的夢想。在計劃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變數,你要做的是在目標的驅使下適時調整計劃,讓計劃一步步向目標前進。
第三步:尋找剩餘收入,真正實現財務自由。
當你已經開始自己的創業,而且已經有一定的穩定收益之後,可以試著擴展自己的事業版圖,嘗試一下新事物,挑戰自己的舒適區,尋找自己的剩餘收入。這裡作者提到一個新名詞:剩餘收入。
何為剩餘收入?
剩餘收入指的是不管你是否工作,現金都會源源不斷地流入你的帳戶。這類收入有房地產的房租收入、文章閱讀收入、出版書的費用等等。未來變數很多,我們需要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變現,確保剩餘收入不會斷,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財務自由。
第四步:讓事業不斷增長,讓財富不斷增長。
創業開始容易,但是讓創業長久卻是比較難的,每個百年企業背後經歷的都是血和淚的洗禮。當事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要思考如何讓事業長久永續地存在下去,這樣才能創造更多的剩餘收入。就拿廚藝來說,你開始可以做私廚,可以在家裡做,但是隨著客源越來越多,你需要擴大你的事業規模,你需要一個店面,需要團隊,需要新鮮的血液融入進來,才能讓你的事業不斷發展。
事業的發展總有經歷一個從小變大,從少變多的過程,但是在事業擴展的過程中,作為創業主導人,一定要學會自我成長,因為這時候你扮演的不再是船員,而是掌舵人。
擁有了成功的鑰匙,走在成功的路上,享受著財富帶來的充盈,但是我們的內心是否滿足?叩問內心,賺錢的目的除了要讓家人和自己生活得更好之外,還有什麼可以讓內心更加富足?
接下來我們進行第三部分的解讀:
賺錢不是為了自己,而是讓自己的生活影響別人。
有人可能會問了,財務自由的意義不是讓家人和自己生活得更好嗎?但是縱觀那些實現財務自由的人,他們除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好之外,還讓自己的生活影響著別人。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他除了會賺錢之外,更懂得如何花錢。據美國《慈善紀事報》(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的最新年度名單顯示,夫婦倆在2017年累計捐贈總額達到47.8億美元,被評為美國最慷慨的慈善家。比爾蓋茨還與妻子創立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開展慈善工作,為全球衛生健康、能源創新、教育、反貧困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很多媽媽可能會說,比爾·蓋茨財富富可敵國,怎麼花都花不完,而我自己還在實現財務自由的路上,又如何救助他人?其實讓自己的生活影響別人並不是說要你捐出很多錢,而是讓你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別人一把。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把自己不要的衣服捐贈給有需要的人,每天捐1元錢給公益事業,有時間幫鄰居接送一下孩子,這都是用自己的生活影響別人。
在實現財務自由的路上,我們不僅可以改變著自己,也可以影響著別人,這兩者一點也不衝突。
開始你的行動
在新經濟時代下,我們多了很多的賺錢的機會,一個小小的微信裡,都藏著創業的多種模式,朋友圈裡你會看到很多媽媽通過賣產品、賣知識、賣美食、賣活動來變現,這些媽媽們,用自己的技能和天賦改變著家庭,也改變著別人的生活,不僅給家庭增加了收入,而且讓別人省去了選擇和外出採買的時間,他們就是一群會賺錢的媽媽,雖然現在可能距離財務自由還有一定的距離,但只要堅持下去,我相信一定會夢想成真。
生活就是一個機會場,在這個機會場裡,隱藏著無數的可能,但所有的可能都需要結合自身的優勢,配合強有力的行動,還要有一顆堅持到底不放棄的心,才能在這個機會場裡尋得自身的機會,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