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電子菸煙油 存監管真空地帶
業內人士稱進口煙油價格不菲 國產貨很多為小作坊勾兌 衛生及安全無從保障
近年來,隨著國內控煙力度增強,以及吸菸有害健康觀念的普及,以輔助戒菸、對身體傷害遠低於普通菸草等為噱頭的電子菸售賣火爆,而在網絡上,電子菸甚至成為了一種流行文化,青少年使用電子菸產品的情況也不少見。
不過據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網上售賣的國產電子菸,煙油大部分由店主、黑作坊自行勾兌,購買者根本無從分辨。
網售煙油很多出自小作坊
衛生安全無法保障
前不久,美國的福克斯新聞(FOX NEWS)曝出哈佛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稱「用來戒菸的電子菸可能含有細菌和真菌毒素。」該節目稱,研究人員表示某些部分的調研仍需進一步研究,因為這些毒素同樣可以在棉花中找到,電子菸煙彈內部所用的矽膠芯原料就是棉花。
據業內人士透露,賣電子菸本身的利潤並不高,主要盈利點在售賣電子菸使用的煙油上。「進口煙油太貴,所以一些商家就選擇自己『調配』。」據該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網上能見到的國內生產的煙油,很多都是小作坊用原料勾兌加工而成,衛生條件極差,沒有任何安全和衛生保障。
「電子菸分為小功率和大功率,按照尼古丁濃度選擇。」售賣電子菸煙油原料的老闆告訴記者,加工普通尼古丁煙油的主要原材料是菸鹼、香精香料加上VG(蔬菜甘油),再配以增加煙霧流動性的PG(丙二醇)等製成。而他出售的相關原料上,只是一個簡易塑料桶上印著「菸鹼」字樣,並沒有相關產品說明等信息。除此之外,市面上近期還出現了尼古丁鹽煙油,深受戒菸人士喜愛,因為它由高濃度尼古丁配上少量尼古丁鹽(菸鹼鹽)合成,尼古丁分為2.3%、2.5%或者5%等不同的濃度,還有一些0尼古丁的煙油,「其實裡面還是有一些尼古丁的,賣的只是個噱頭。」一家曾經做煙油批發的老闆透露說。
記者發現,從網上批發1公斤的菸鹼,價格約在2000元左右,經過調香師調配,至少可以製造50公斤2.5%濃度的尼古丁鹽煙油。「一般沒人放足量,那樣可以多做點。」電子菸煙油原料店的老闆說,「10毫升一瓶的煙油至少能賣40、50元左右,有些特殊味道的,能賣到100多元。」
玩電子菸噴霧形成街頭文化
在青少年中有蔓延之勢
電子菸是否能夠起到戒菸作用,網上售賣電子菸的店家們紛紛表示「也只是聽說有這個功效」。而電子菸對人體的傷害程度也一直存在爭議。
因為電子菸價格從十幾元到一千元不等,購入門檻較低,且沒有購買限制,很多年輕人甚至是學生也可以輕易獲得電子菸。
隨著網絡上抽電子菸,吹煙霧花樣的視頻往往能獲得很高的點擊量,這樣吸電子菸逐漸形成一種街頭文化,近年在青少年群體中有蔓延趨勢。其中一些人表示「其實對抽菸沒興趣,只是喜歡玩煙霧、玩花樣兒。」而對於這些從網上買來的勾兌電子菸油,是否健康與合規,青少年購買者根本無從分辨。
據2018年8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菸草專賣局聯合發布《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菸》的通告顯示,目前,我國還沒有正式頒布電子菸的國家標準,市場上在售的各類電子菸產品,在原材料選擇、添加劑使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等方面隨意性較強,電子菸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部分產品可能存在煙油洩露、劣質電池、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質量安全隱患。
該通告強調,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2006年我國籤署加入的由世界衛生組織批准發布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規定:「禁止生產和銷售對未成年人具有吸引力的菸草製品形狀的糖果、點心、玩具或任何其他實物」;《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菸酒」。電子菸作為捲菸等傳統菸草製品的補充,其自身存在較大的安全和健康風險。為加強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會保護,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菸。建議電商平臺對相關違規店鋪進行扣分或關店處理;加強對上架電子菸產品名稱的審核把關,採取有效措施屏蔽關聯關鍵詞,不向未成年人展示電子菸產品。
但淘寶、京東等網上購物平臺上,在銷售電子菸和煙油等東西時,並未對未成年人進行限制。
電子菸交易目前處「三無」狀態
多地控煙令不包含電子菸
工商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電子菸在我國僅算作一般商品,且大量電子菸產品是通過網際網路交易平臺買賣,處於無產品標準、無質量監管、無安全評估的「三無」狀態。
近年來,雖然各地出臺了「控煙令」,在飯店、網吧、公交站臺、辦公室等公共場所不得吸菸,但是大多對電子菸並未有明確禁止。經與衛生部門核實,目前北京執行的控煙條例僅適用於可以點燃的香菸,而電子菸不在控煙範圍之內。這也讓大量香菸吸食人群轉為購入電子菸產品,從而實現在室內吸菸的目的,亦造成電子菸銷售火爆。
文/本報記者 王浩雄 統籌/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