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不是洪水猛獸,更不是解決疫情期間教學問題的萬金油

2020-12-17 今日記

歷經兩個月,疫情仍未完全結束。在這場疫情中,受影響最大的群體之一非在校生莫屬。據2018年數據,全國中小學生總人數約2.08億,再加上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近3779萬人,在校生人數已達2.38億。如此龐大的數字在疫情期間受到的影響不容小覷。

隨著原定2月份的開學時間臨近,2020年春季學期也不得不延遲開學,隨後教育部也推出「停課不停學」的網課措施,為個學段的學生開設了相應的網課。

各地方教育部門也參照教育部的網課同志精神開展了各自的網課教學活動。由於許多老師第一次接觸網絡直播這一新興產物,在網課剛開始的一周裡,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大型「翻車」現場:一些老師因為突然而來的畫外音而成為新晉「網紅」,有的老師卻因在網課中「操作失當」變成了「教學事故」而受到處罰。

一時間讓正在進行網課教學的教師們謹小慎微,生怕某一次「操作失當」就丟了飯碗;還沒開始網課教學的教師也把即將到來的網課視為「洪水猛獸」,每天都在擔心自己被捲入其中卻不知道如何是好。在這樣的不安中,網上對於網課的吐槽也此起彼伏。

筆者認為,教育部所推出的網課教學措施並不是教師眼中的洪水猛獸,也不應成為各地教育部門在疫情期間解決教學問題的「萬金油」。

網課不是洪水猛獸

縱觀網上的教師吐槽,無非出於兩點原因:一是網課平臺的不穩定;二是對網課直播操作不熟悉而引發的各種不適。

第一點原因恐怕只能留給技術企業解決,而第二點卻在教師自身。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公立學校的教師平時都是現場教學,接觸網絡直播的機會都少之又少,更不用說用網絡直播的形式上課。筆者身邊的教師朋友在縣城公立高中任教,全校200多名教師,無人能夠在網課開始前熟練掌握網課直播操作,類似的情況恐怕並不少見。

而這樣的情況在直播課進行兩三天後就已經消失,說明只要教師自身參與其中,學習基本的技能,是能夠掌握並運用好網絡直播這一教學方法的。只要經過短時間的適應,老師們就會發現,網課並不是洪水猛獸。

網絡教學不應成為「萬金油」

在教育部推出網課之後,各地教育部門也紛紛響應,制定各級網課教學計劃。但在實施過程中,學校領導甚至是上級主管部門卻將網絡教學當成了解決疫情期間一切教學問題的「萬金油」。

筆者所了解到的某縣城高中在2月下旬就推出了網絡教學,在網課之初,該校教務處就將平時上課的時長和課程原封不動地搬到了網絡課堂之上,包括了現實教學中的計算機、音樂、體育,甚至還將晚自習放到了網絡課堂中。音樂、體育這樣的課程如何在網絡課堂進行?是否能夠達到相應效果?這樣的課程安排是否合理?這一切恐怕都有待商榷。

恐怕正常人都能夠想到這是校領導已經將網課當成了能夠完全代替現實教學的教學形式,是不符合常理的,並且也已經違背了教育部推行網課的初衷。

筆者認為,網課對教師這一職業提出了新的挑戰,也是考驗教育部門在特殊時期的應對能力。將網課視為洪水猛獸的想法不可取,把網課當做能夠完全代替現實教學的做法也是極為不負責任和錯誤的。

相關焦點

  • 網絡直播課不是洪水猛獸
    今年的疫情把網課推到了風口浪尖。所以,網課其實是個試金石,很多的問題都暴露在家長面前、老師面前、社會面前,其實它已存在很久,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或者不敢面對罷了。平時學習好的孩子一般都很自律,有沒有家長有沒有老師其實都一樣,因為他們心中有夢想,眼中有方向,腳下剛毅有力量,不用揚鞭自奮蹄,成績考出來,跟在校學習沒什麼兩樣,甚至更好。
  • 疫情期間網課學習調研情況
    但無論再燥熱的天氣也阻擋不了我們學習調研小組對「疫情期間網課學習」的調研。眾所周知,2020年我們遭受了新冠肺炎的侵襲,中個國家仿佛按下了暫停鍵,但我們秉著「停課不停學」的理念,在網上進行了平時課程的學習。
  • 2020年疫情期間,學校線上網課,直播教學工作總結
    現就疫情期期間學校網課開展的工作總結、經驗做法、師生評價等工作向領導匯報如下:一丶首先成立了中學網課直播教學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線上直播教學不同於線下課堂教學,考慮到直播教學工作的長效性,師生互動方式的局限性,線上授課方式的轉變促使線下班級日課表,任課教師等諸多方面都發生了改變,還有如何監督評價教師直播課堂效果?如何讓學困生不因直播教學而更"貧困"?等等問題,面對許多如何,學校想了許多辦法。
  • 疫情期間網課越來越多,你知道網課與線下教學的不同點有哪些嗎?
    隨著網絡的發展,線上教育逐漸盛行,而此次疫情的衝擊,使線上教學幾乎走進了所有的課堂。網絡教學似乎成為了大流行,對傳統的線下學習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二者之間有極大的差異,我們接下來就一起看看吧!網課的弊端但是,每一種方式都各有利弊,各有優缺點,網課自然也有不太合理的地方。
  • 疫情期間普通高校網課情況調查—新聞—科學網
    復學後,部分高校仍以網課作為傳統課堂的補充,與杜絕疫情傳播風險。然而,普通高校的網課開展情況到底如何、大學生們又是如何看待網課的呢?本文基於浙江省某普通高校9個二級學院共902份問卷調查的分析結果,考察疫情背景下的普通高校網課開展情況,以期對防疫常態化背景下普通高校的大學外語等網課教學帶來啟示。 網課平臺和設備的偏好。
  • 教育局回復:疫情期間,多次逃網課的普通高中生,後果會很嚴重!
    疫情期間,全國很多學生不得不上網課,因為疫情中的正常教學秩序無法完成,無奈改成網課。網課的教學形式相比於普通的課堂教學顯得枯燥,單調。所以有些自律性差的學生,尤其是中小學生遲到,早退,不交作業。很多教師都嚴格要求,採取打卡報到,中間師生互動等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 疫情期間,有人投訴衡水中學、志華實驗、冀中的網課時間長等問題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需要政府部門參與,可以在陽光理政這裡留言。 衡水志華實驗中學作業太多,比在學校兩三天還多 河北衡水市志華實驗中學在實行網課期間,屢次更改課表,壓榨學生時間,現在一周連續上課,一點休息時間都沒有,甚至現在學習時間比在學校還要緊,而且現在一天的作業都可以比得上在學校兩三天的作業。
  • 「上網課」的是與非② | 疫情期間的網課「眾生相」
    不過,也有學生為了曠課逃學想出各種怪招……不同學生對網課的不同態度,匯聚成了疫情期間網課的「眾生相」。自 2 月 10 日以來, 鶴壁市淇縣教體局全力以赴組織全縣中小學教師在家上網 開展教學活動。在網課的這一端,是化身「網絡主播」依然堅守教學崗位的老師,另一端則是數千萬進入「雲端學習模式」的學生。對於網課,學生表現各異。有山區的學生為了上網課想方設法找信號之艱難,還有學生身處方艙醫院邊接受治療邊上課備戰高考。不過,也有學生為了曠課逃學想出各種怪招,甚至找到「代刷網課」來逃避學習。不同學生對網課的不同態度,匯聚成了疫情期間網課的「眾生相」。
  • 縣管校聘不是洪水猛獸
    縣管校聘不是洪水猛獸,它是為解決問題而來!縣管校聘是時代大勢,不要做螳臂擋車的傻事!當年過五關斬六將好不容易進入條件較優越的學校,現在再讓回到偏遠農村,心裡這道坎過不去,這可以理解!但年年招人年年缺的現象也是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您說是不是?其實真正的得益者很少說話,他們不敢說話!實際上這一政策對他們才是最致命的!哪些人呢?
  • 香港、疫情、網課
    難道教育局真覺得少一半的學生複課,對於阻止疫情有實質性的影響?另外,為什麼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只差了6天,而不是大家潛意識中的14天?如果第一波複課的學生中真的有傳染者,難道不是相隔14天會更科學一些嗎?
  • 疫情之下的網課,再次暴露中國的教育的真實差距?
    為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號召,利用網絡平臺,讓學生們在家也能學習,確保疫情期間,讓學生不落下自己的主業。各地各個學校紛紛響應號召,開展網上教學,大量的中小學老師紛紛「出道」開始當起了主播。老師為了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更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 疫情過後,網課將何去何從
    2020年的春天,沒有以往的鞭炮和歡笑聲,有人來不及和家人吃團圓飯就緊急奔赴武漢,為抗擊疫情而努力。當然疫情也給了學生驚喜,不僅有超長的假期,更有數不盡的網課。其實網課在前幾年已經出現,早就不是個新鮮玩意,就像中國最有名的英語培訓機構
  • 人文學科需要的不是網課,而是閱讀和思考
    疫情期間,中國的學校開啟了「網課模式」,對於網課,大家並不陌生。可一個全民網課的模式,或多或少的改變了我們的很多習慣。網課可以促進教育資源的公開化,公平化。可它也有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中山大學中文系日前向各年級學生發出建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不能正常到校期間,不跟風開網課,鼓勵本科生、研究生們在家閱讀與寫作。在我看來,這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人類的學科分類一般為三個部分: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我們把有關於人民思想,精神,上層建築的那部分稱之為人文學科。
  • 二婚不是洪水猛獸 不是家庭悲劇產生的罪魁禍首
    簡單歸納一下網上和朋友圈的言論和留言,很有些危言聳聽:「我再也不敢相信老公那寬闊的胸懷會給我安全感,我必須學會一種功能,那就是閉一隻眼睛睜一隻眼睛睡覺……」「不結婚,你可能在家裡、在父母的關愛裡,在工作中、酒吧裡,在KTV裡;結了婚,你就可能在冰箱裡,牆角裡,遊泳池裡,化糞池裡,下水道裡······ 」「感謝老公不殺之恩……」「看到這種新聞,更不敢結婚了
  • 山西省實驗中學疫情期間高一、高二年級線上教學報告來了!
    面對突發的疫情,學生寫下:「也許在災難來臨時,『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句話的意蘊,才能被理解得最為深刻。」面對居家抗疫,學生寫下自己的諾言:「是怯?是退?不是,對青年來說,更不是。在疫情中書寫青年人的擔當,是口號,更是責任。」
  • 成都確診女孩道歉:生命至上,感染者不是洪水猛獸!
    長安劍評成都確診女孩道歉:生命至上,感染者不是洪水猛獸 2020-12-10 1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部再次重申:疫情期間留學生網課認證可獲得認證!
    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回應了相關問題。相信也能為正在或即將進行海外留學的「網課學子」打一劑強心針,讓大家不受影響,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個人的留學內容。  再次重申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程家財對此提供了更為詳細的信息,也針對相關的問題作出更為詳細的解答。
  • 課程設計師方柏林:網課不是線下課堂的複製粘貼,是對原有教育理念...
    隨著國內疫情漸趨穩定,許多地區將複課提上日程,網課學習似乎就要告一段落。然而,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全球尚有8.5億(僅含全面停課國家數據)學生無法正常返學,網絡教學仍是重要的應對手段,加之疫情的不確定性,線上學習或許會成為一種新常態,急需大量的投資建設。
  • 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分析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發展的未來方向,從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情況來看,信息化教學在當前中小學教學領域開展還存在諸多現實問題,基於此通過研究分析在線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成因,期望對信息化教育的推進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一、基礎網絡建設的滯後性和信息化應用能力的不足,難以滿足在線教學的現實要求。
  • 疫情期間,網課調研
    旨在向同學們宣傳網課學習知識,提出網課學習方法,加強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加強對網課重要性的認知程度,實踐隊員走進鄰居進行深入的交流和學習。圖為對正在上初中的同學進行了假期網課學習情況的調查,並講解了網課學習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