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在前面
我是一個非全職媽媽,今年年初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寶寶日常,還得給寶寶做飯、洗碗,導致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那一段時間內,我毫無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後來入了一些好用的工具、選擇了對的方法,不再對自己嚴苛要求,寶寶吃飯這件事才變得讓我不那麼煩惱。
其實每個媽媽都很偉大,我經常看到一些平臺吐槽媽媽們「為什麼不給寶寶做新鮮事物?」「為什麼給寶寶吃冷凍過的東西?」甚至有些人還會挑剔媽媽選擇的菜品…我覺得duck不必,照顧一個孩子已經很辛苦了,有些該放過自己的地方要放過。
二、好物盤點
1、鍋
小奶鍋我家之前有一套宜家的,鍋柄是尼龍的,火燒味開大點滿屋子都是焦糊味;鍋子的底比較薄,炒麵什麼的很容易糊,但是大小很合適,所以一開始就用這個鍋。
我媽開火總喜歡用大火,用了大概有一個月,鍋柄就烤糊斷掉了…
中間我也糾結過要不要買不沾鍋,後來做了很多功課,最終入手了壹家生活雪平鍋,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入手這個鍋的原因:
1、不沾鍋有塗層,安全問題暫時還要打個問號;
2、寶寶輔食煎炒烹炸比較少,所以對塗層沒啥需求;
3、寶寶輔食多用煮和蒸的功能,雪平鍋加個蒸籠,可以兼顧;
4、大小合適,樣子好看,據說不易溢鍋;
5、寶寶輔食階段結束後,這個鍋子繼續可以日常使用。
包裝盒有提手,還是蠻貼心的,從快遞站提回家很方便。
鍋具都是卡在至合理的,不用擔心運輸過程當中損壞。
鍋子如我想像當中一樣好看,因為給寶寶做輔食通常要燉煮的比較爛,所以我選擇的是三層底+蒸籠的套裝。
鍋子的材質是食品級304。
其實日本傳統的雪平鍋應該是鋁製的,鋁攝入過多不利於人體健康,雖然使用鋁鍋並不會導致鋁攝入過多,但是畢竟是給寶寶用的東西,還是食品級不鏽鋼更加安全。
鍋蓋是玻璃+木頭,和鍋柄材質一樣,玻璃有一定厚度,通透美觀。
鍋柄和鍋子的連接方式,非常穩固。
尾部還有掛鈎,洗淨後可以掛在起來收納。
雖然是三層複合底,但是鍋底裡外都是無縫的,這樣一方面更加便於清潔,另外一方面一體性更強,工藝也更加複雜。
雪平鍋兩側都有傾倒口,所以給寶寶熱奶什麼的,很容易倒出。
鍋子大小,其實剛好一個大人煮一碗泡麵。
側面有刻度,熱奶、燒水很容易掌握量。
煮麵片剛好一小碗。
煎炸的話容易粘鍋底。
但是兩邊的傾倒口倒油出來乾淨利索。
水沸騰的時候氣泡很小很密集,不知道是三層複合底的緣故,還是雪平鍋紋路所致,反正跟之前的奶鍋截然不同,我自己覺得是比較不容易溢鍋的。
鍋具方面,建議入雪平鍋,最好入有蒸籠的。
2、碗、碟、杯子
碗、碟、杯子,好看的我都很喜歡,但是價格可是真的不便宜哦!
我推薦兩款,分別適合剛開始解除輔食需要餵的寶寶和1歲左右可以自己嘗試進食的寶寶。
首先推薦:滿趣健Munchkin吸盤碗
它有帶耳和無耳兩種,無耳的好像是新款,反正我買的是無耳的。
有耳款
無耳款。
添加輔食的頭幾個月只用這個碗就可以了,之後這幾隻碗也可以派上用場,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非常實用。
寶寶開始吃手指食物之後,我又入了Bumkin的吸盤碟子。
顏值確實是很高,但是功能上比較平庸吧,適合喜歡高顏值餐具的媽媽們。
有吸盤的餐具在讓寶寶嘗試自主進食的過程中還是很有用的,因為小寶寶很好奇周圍的世界,手上的動作是很快的,如果沒有吸盤,分分鐘把碗掀翻,建議大家入手有吸盤的碗碟。
餐碗、餐盤方面,滿趣健的吸盤碗必入,其他根據自己喜好買。
杯子方面,首推B.BOX,耐摔,不漏水,易清洗,而且吸管有阻尼設置,適合月齡偏小的寶寶。
B.BOX我家小月齡的用的時候有點嗆咳,我是覺得沒關係的,但家裡長輩都有點心疼,所以我就又買了新安怡鴨嘴杯。
鴨嘴杯的使用時間就非常有限了,大概就用了一個月,一個月之後B.BOX上崗服役到現在。
最近我又買了利其爾的透透杯,主要是因為好看。
使用方面我覺得稍微有點容易溢水,然後不如B.BOX有重力球可以躺著喝,別的都不錯,顏值是真的高啊!非常好看!!
杯子方面,我覺得B.BOX是必入的,其他無所謂。
3、餐具(餵食勺,自吃勺)
接下來,盤點下餐具~
一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大家可以看到我用的勺子是一個軟矽膠勺子,其實我也買了滿趣健溫感勺,但是我一開始覺得溫感勺還是略有點硬了,所以用的是一個非常柔軟的矽膠勺子,應該是bololo的。
確實很軟,但是勺子的容量很有限,比較適合剛添加輔食的小寶寶。
大一點就可以用滿趣健的溫感勺了,可測溫,勺子硬度適中。
現在寶寶已經可以嘗試自己用勺子了,雖然用的不咋好,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給寶寶安排好的餐具,可以讓他們慢慢練習自主進食。
我入了Marcus的軟勺,和IKV的鐵勺。
marcus的軟勺現在已經基本淪為玩具了,IKV的鐵勺倒是現在可以用一下。
IKV的鐵勺,當時買是因為好看+價格比較實惠,現在孩子確實也蠻喜歡用的。
勺子方面沒啥必入的,想買啥買啥。
4、圍嘴
圍嘴這東西也是因人而異,但是我覺得小月齡的時候還是不要用矽膠圍嘴,沒必要,而且太重了,我是用了宜家的圍嘴,Bumkins的圍嘴我也種草了,但是價格不便宜所以一直沒買。
宜家圍嘴也蠻好的。
大一些就可以用矽膠圍兜了,兜住吃手指食物時掉下來的渣渣、塊塊,我入手的是網紅marcus,挺好用的,柔軟無異味,顏色也惹人喜愛。
我是粉紅色的狂熱愛好者。
圍兜總結:小月齡用輕薄型的圍兜,宜家或者BUMKINS,大一些可以用marcus。
5、料理棒
這個必須要推薦,從小用到大,寶寶不用了我還可以用——博朗料理棒!
小時候蔬菜打成糊糊需要用到它,長大一點做肉腸、肉丸、各類糕點絞肉餡或者攪碎土豆、山藥也都需要用到它,給寶寶做個溶豆當小零食也需要用到它,寶寶不用了,家裡人榨果汁、做甜品都可以繼續使用它,真的是一機多能!!強烈建議買它!
所有配件都可以用上,就是絞肉碗略有點小。
6、餐椅
餐椅是大家討論比較多的一個東西,有人說宜家好,全塑料,弄髒了拿去一衝就乾淨了,而且功能單一,不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有人說宜家凳子硬,坐著不舒服,或者椅子不可調高度,功能很單一,再或者覺得用料不夠講究,總覺得單薄了些。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沒有定論,選擇自己覺得喜歡的就可以了。
不過呢,我還是選了宜家,就是因為好洗。
還買了個椅子套,不過後來她開始嘗試自主進食就把椅套拆了……
7、其他(咬咬樂、冰凍盒、輔食盒、腸模具)
再補充一點其他好物吧,大家按需選擇即可:
咬咬樂,我買的是BBC的,各種牌子的咬咬樂其實差別不大,很適合小月齡寶寶一開始接觸水果,不過其實也用不了太久,差不多2-3個月之後就閒置了。
冷凍盒,輔食之初,每次打出來的糊糊寶寶沒法一次性吃完,中午懶得再做,就直接將打好的糊糊凍起來,吃的時候拿出來解凍和米粉混在一起,打一次糊糊可以吃個兩天左右,比較方便。冷凍盒我選的是矽膠九宮格,容易拿取,大小也正合適。
輔食盒我也買了宜家的玻璃盒,我記得是49.9元3個,價格適中,質量不錯。
然後建議入手腸腸製作磨具,可以快速製作手指肉食。
好啦,目前我想到的輔食工具就是這些,分享給大家!希望各位寶貝都能吃得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