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大學,有2個校區,真實的中央財經大學是什麼樣子的?

2020-12-11 百家號

中央財經大學,有2個校區,真實的中央財經大學是什麼樣子的?

中央財經大學,有2個校區,一個在學院路,就是校本部了;一個在沙河,就是分校區了。這兩個校區,校本部的優勢是交通便利,到哪裡都方便,吃的真是多種多樣,想吃啥有啥;沙河校區的優勢是寢室條件非常好,個人衛生打掃更方便,兩個校區的優勢就是對方校區的劣勢,就這麼簡單。

中財是一所功利性特別強的學校,無論幹嘛,肯定都有一個目的,這也許就是市儈分子的本質吧,畢竟來這所學校就是為了世俗的功利嘛!因此大家來這裡上學,無論是血神,還是學霸,又或是學渣,其實都是為了有個好出路,上課的目的既是為了成績,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綜測,就這麼簡單,千萬別想多了。

中財的學生功利性很強,目的性很強,但是確也有一些好處,那就是空前團結,尤其是畢業之後,都會形成中財圈,也許這就是財經之道吧。中財在讀,會感覺自己天下無敵;當找工作時,會發現高手如雲;終於找到工作,會認為不過如此,總之時時會有大起大落的情緒波動。

雖然每個人對中財或許都會有不同的評價和認識,但是心裡要明白,高分選擇中財,本身就帶有功利性,當每個學生都有這個特點的時候,學校就必然會有此類習氣,也自然會刻在每名畢業生的心靈裡。

總之,俗不可耐就俗不可耐嘛,承認自己俗,又有何不好,這才叫真!

相關焦點

  • 中央財經大學2+2留學是給雙文憑麼?
    中央財經大學2+2留學是深受高中畢業生青睞的本科留學課程,每年都有很多學生家長諮詢該課程情況。學生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中央財經大學2+2留學是雙文憑麼?針對這個問題,留學小編為大家進行簡要介紹。
  • 中央財經大學,來了!
    有多少人還記得那年在龍慶峽軍訓時的饅頭?或者坐個班車來學院南路校區吃個燒鴨也不是不可以??從繁華都市到田間地頭有人身兼重任有人甘於無名這些在經濟建設前線辛勤耕耘的數不清的「戰士」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財經黃埔人」
  • 名校錄:中國財經管理專業的搖籃之中央財經大學
    放眼全國各地要說名牌高校最集中且數量也最多的城市,大概是非我們的首都北京莫屬了,就在這巍巍天子腳下紫氣東來之地就坐落了一所財經高校界的大牛「中央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確實是大名鼎鼎,咱們呀,今天就和中央財經大學來一場親密的邂逅吧。
  • 2020年財經大學降溫,廣東考生526分,被中央財經大學錄取
    2020年財經類大學「降溫」,廣東考生526分,被中央財經大學錄取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的高考推遲了一個月,在高考閱卷等工作正常進行的情況下,留給考生們填報志願的時間就比較有限了,本科批次階段時間非常短,大概只有三天左右,而今年各大高校的錄取分情況,也和2019年大有不同。
  • 財經類全國性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和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是一所老牌財經類高校,它是1952年院系調整中,建立的「四大財院」之一,而這四大財院分別是上海財經學院,東北財經學院,西南財經學院,中南財經學院。而這「四大財院」中實力最強的是上海財經學院,然後是東北財經學院(後來分裂了,目前的東北財經大學只是拿到了原東北財經學院的部分專業而已,如果整體拿到,早就是211了),其次是西南財經學院,最後是中南財經學院。根據上面的介紹會發現,西南財經大學起步相當好,但是「四大財院」卻沒有中央財經大學的身影。
  • 財經專家的搖籃:中央財經大學
    邂逅中央財經大學是一件幸事。
  • 等你| 中央財經大學2017年卓越財經法律人才夏令營招生公告
    一、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簡介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肇端於上個世紀80年代初設立的經濟法教研室,1995年建系,2004年建院。法學與經濟學、管理學構成了中央財經大學的三大主體學科。法學院起步雖晚,但發展迅速。2009年,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組織的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我校法學學科位列全國第19名。
  • 2020年中央財經大學新生交流、志願填報
    中央財經大學(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簡稱中財、央財、中央財大、中財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教育部、財政部和北京市共建高校,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首批「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入選國家
  • 中央財經大學各學院的院長都是誰?
    根據官網上公布的信息得知,中財一共有24個學院,在學院中,每個學院的院長備受關注,那中財各學院的院長都是誰?是哪些大學畢業的?又是什麼學歷呢?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白彥鋒,男,河北新樂人,200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在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任教,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中央財經大學第八屆學術委員會委員、應用經濟學部委員、中央財經大學高考宣傳組長。
  • 兩所錄取分超985的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分數線
    財經類大學,是比較熱門的大學,國內著名的財經類大學有很多,其中能夠位於前五的,就有上海財經大學和中央財經大學,不過在排名上,一般上財位於央財的前面。中央財經大學2019年分數線2019年,上海財經大學文科各省最低分的平均值是613.2分,理科最低分全國平均值則是625.5分。
  • 中央財經大學2+2留學對接大學好不好?
    很多學生家長都非常關心中央財經大學2+2留學對接大學好不好?針對這個問題,留學小編為大家進行簡要介紹。中央財經大學2+2留學對接大學怎麼樣?中央財經大學2+2留學小編介紹,金融學院具有廣泛的海外聯繫。在過去10多年時間裡,學院與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荷蘭、日本、韓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關係。
  • 我國財經類大學排名,上海財經位列第2,中央財經不敵對外經貿
    緊隨其後排在第2名的是上海財經大學,這所學校位於上海,擁有三個校區。該校的國家級重點學科有4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1個。中央財經不敵對外經貿,西南財經擠進前5排在第三名的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此次排名西南財經表現不錯,不僅擠進了前五名的位置,還排在了第四名,而中央財經則位於第五名的位置,不敵對外經貿和西南財經。
  • 在中央財經大學在985高校中處於什麼水平?
    本人現在是中央財經大學的一名研究生,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回答一下,希望大家對中財有個更好的了解~~首先呢,中央財經大學作為一所財經類院校還不是985高校哦,不過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雙一流)、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小985)、211工程大學,應用經濟學的學科排名與一直名列全國前列
  • 中央財經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究竟哪所大學更厲害?數據說話!
    2,歷史與定位:中央財經大學創建於1949年,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教育部、財政部和北京市共建高校,211工程,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卓越計劃高校,985平臺高校,被譽為「中國財經管理專家的搖籃」。開設有55個本科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個博士後流動站。上海財經大學,全日制在校生15159人,其中研究生7219人。學校擁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2020年中國財經類大學排名,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位列前二
    導讀:2020年中國財經類大學排名,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位列前三。這些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財經類大學一直是大熱門,分數線也是一路水漲船高,2020高考結束,志願填報馬上開始,今天湖北高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2020中國財經類大學全國排名,2020中國財經類大學新生質量排名,供2020高考考生參考。你心目中的中國財經大學排名是什麼樣?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
  • 2021中央財經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學校根據國內外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和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結合自身發展優勢,經過科學論證,明確了學校的發展戰略目標:將中央財經大學建設成為有特色、多科性、國際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詳細學校介紹參見學校官網:www.cufe.edu.cn,歡迎廣大考生報考中央財經大學!
  • 中央財經大學初創期「臨時校址」復原考辨成果出爐
    同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大調整,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和輔仁大學的財經系科與中央財政學院合併成立一所新型的高等財經學校:中央財經學院(1952.8-1953.8)。   圖2:中央財經學院(西皇城根22號院校區)校門
  • A級,中央財經大學MPAcc
    2021年1月12日,全國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處公布了中央財經大學等6家院校MPAcc項目質量認證
  • 中央財經大學2020年招生政策解讀
    第四章 其他第二十四條  學校有學院南路校區和沙河校區兩個校區。學校對兩校區實行統一管理,2020級本科生的校區分布按照我校兩校區建設規劃和辦學實際確定。1. 學院南路校區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學院南路39號,郵編:1000812.
  •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央財經大學,簡稱中央財大、中財大,位於中國北京,中央財經大學始建於1949年11月6日,創辦之初由財政部主管,校名先後為中央稅務學校、中央財政學院。1952年8月,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的經濟系科合併成立中央財經學院,由高等教育部主管。1996年5月,中央財政金融學院更名為中央財經大學。1998年10月,在中央財政金融幹部學校基礎上成立的中央財政管理幹部學院併入中央財經大學。2000年2月,學校由財政部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