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情況逐漸好轉,各地中小學也逐漸正式開學。但是考慮到小學生身體素質較弱,各小學在準備開學的同時也採取了諸多措施確保小學生的身體健康。除了普遍的發放口罩、測量體溫等措施外,很多學校還想出了諸多個性化的措施,譬如杭州某小學讓小學生們在上課時佩戴"一米帽"。
何為"一米帽"
所謂"一米帽"就是指在兩側延伸出一米左右長帶子的帽子,學校在開學前提前向家長發放了通知,要求家長協助學生共同製作具有特色的"一米帽",並在開學第一天佩戴"一米帽"來上學,同時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保護好帽子,不能使帽子受到損壞。這使小學生學校時十分注重與其他同學保持距離,當有同學靠近時會主動提醒其注意安全距離。
相較於死板的強調同學之間保持一米距離,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使同學們準確判斷一米距離的長短,更使同學自覺遵守該守則,是特殊期間有效的防護措施。除此之外,父母與孩子共同製作帽子還加強了親子互動,同時學校圍繞著一米帽展開了知識問答、特色帽子評選及一米帽拍手歌等活動,使良好的行為習慣並可在同學的腦海中,也使同學了解了特殊期間的注意事項。
小學生在製作帽子之初就體現出強烈的興趣,開學時就主動向同學展示自己的帽子並與同學進行比較。在學校時會更加注意與同學保持距離,對於學校展開的活動積極參與,圍繞一米冒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一米帽"的創意不僅在疫情期間給予學校學生有效的保護,同時也使教師受到了啟發。在教學過程中,要是不應固守死板的教學方式,而是應該增添創新的教學模式。同時應注重校家聯合,使家長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來。
很多家長及教師都發現好學生在學習時注意力難以集中,且存在互動性差、理解能力弱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也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關,其實數學等對邏輯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或美術、音樂等藝術性較高的學科,小學生往往無法完全地投入到學習中。此時,嘗試轉變教學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多元化教學。
目前,很多網絡教學平臺越來越受到歡迎就是因為其教學方式更具創意,更具針對性,能夠起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小熊美術採用1對1AI互動課的模式,使學習場景化、遊戲化,更具趣味性,而且能夠及時解決孩子學習的問題,實現立體化教學。如此才能使小學生自覺接受學習,熱愛學習。
教學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妨腦洞大開,探索更加新穎、更加高效的教學方式,也許能收穫更佳的教學效果。學校在進行學生管理時也可融入諸多創新想法,從而提高學校管理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