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嘉興6月24日電 (記者 徐樂靜 實習生 張駿)近日,浙江嘉興一幼兒園被曝發生多例手足口病,家長質疑園方隱瞞病情致使多名幼兒感染。
春夏季是傳染病高發期,體質較弱的幼兒是傳染病易感人群,園方的處理方式引發了部分家長的強烈不滿。24日,記者聯繫到該幼兒園朱園長,她表示,幼兒園確實確診了幾例手足口病,目前已開展緊急消毒預案,停課兩周,也專門開會與家長達成和解了。
近日,網友「海綿寶寶米人疼」發帖稱,嘉興市南湖區三之三翰林府第幼兒園的愛因斯坦D班發現手足口病,由於園方刻意隱瞞病情,導致此後多名幼兒感染。
帖中稱:4月16日嘉興市南湖區三之三翰林府第幼兒園的愛因斯坦D班發現第一例手足口病,園方不僅沒有通知其餘家長,反而隱瞞此事;6月初該班又一幼兒感染手足口病,園方依然採取隱瞞態度;6月13日,該班再次確診一例手足口病,家長在要求園方停課無果後自發通知該班其餘家長;17日早8:45分,園方以校訊通的形式發布停課一周的通知。
該帖以「冷血」、「草草了事」等字眼來形容園方此次的處理態度,家長們質疑:園方為何三番四次隱瞞病情?
網友「海綿寶寶米人疼」也怒斥:「學校的班名都是名人,卻不做人事。」
為此,中新網記者21日聯繫上嘉興南湖區三之三翰林府第幼兒園朱園長,她向記者證實,幼兒園愛因斯坦D班確實確診幾例手足口病,具體染病人數不願透露。
朱園長解釋之前未通知其他家長的原因是,4月份出現第一例手足口病時,患病幼兒家長告知了帶班老師,老師通知了園方,不過當時患病幼兒已請假在家,病情已得到了控制。
而6月初受感染的幼兒是在回老家時得的病,等到完全康復後才回幼兒園,期間沒有與其他幼兒接觸。
6月13日,又有幼兒疑似得了手足口病,14日被醫院確診。當晚園方得知此事,「15日我已經通知班級的家長,考慮到病情發展和傳染病的蔓延需要得到控制,因而決定停課兩周。」朱園長說。
另外,朱園長說,考慮到班級的實際情況和幼兒病情的穩定性,園方已開展了緊急預案,對整個幼兒園的所有物品做了全面消毒,同時加強每天早晨、中午、下午的三巡查,到班級裡對所有幼兒進行檢查,關注幼兒的身體狀況,並組織所有的工作人員進行預防手足口病常識的培訓。
21日,記者向嘉興市疾控中心求證上述幼兒園感染手足口病的人數,嘉興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以不接受除嘉興地區以外的媒體採訪為由,拒絕了記者的提問。
24日,記者再次聯繫朱園長,她表示,22日已召開過愛因斯坦D班家長會議,與家長達成了和解,至於和解的具體措施,朱園長不願多說。
手足口病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對幼兒的影響有多大?
記者諮詢了浙江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陳健,陳健介紹,手足口病是由呼吸道皰疹病毒引起的,病情有輕有重。輕者低燒,手心、腳心和嘴裡會發泡;重者會引發併發症,如病毒透過血腦屏障引發病毒性腦炎或引發其他細菌感染等。
「手足口病本身並不可怕,但引發的併發症可能產生更大的威脅。」陳健說,手足口病交叉感染的機率比較大,預防手足口病要隔離感染源,做好通風消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