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讀錯的四個地名,字人人都認得,但讀音很奇怪!

2020-12-13 露姐侃娛樂

生活中有很多字,我們看起來習慣性覺得應該這樣讀,因為它的字就是那樣的,但是因為中國很多文字都是一字多音,一字多意,所以在生活中還真的不能憑感覺去讀,特別是在一些地區,本來那個地名是要用揚音去讀的,你卻用平音去讀,這讓本土的當地人聽到,還不鬧了笑話?而今天就跟大家說四個這樣的地名,它們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讀錯的。

鉛山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轄縣。東近浙江,西接贛中,南臨福建省武夷山市、光澤縣,北接橫峯縣。總面積2178平方公裡,境內主要通行贛語。 境內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南北最大跨度66公裡,東西最大寬度54公裡。全縣森林覆蓋率71.3%,山林面積250萬畝,活立木404萬立方米,毛竹面積49萬畝,活立竹5000餘萬根。水能蘊藏量達50萬千瓦,已開發和正在開發裝機容量16.5萬千瓦,是國家第二批農村電氣化試點縣。

鉛山地下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有銅、鉛、鋅、煤、石灰石、花崗巖等30餘種,全國第二大銅礦永平銅礦坐落境內。江西鉛山,它的鉛山是應該(yán shān)縣這樣讀的,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轄縣。鉛這個字不讀qian,而讀yan二聲。鉛山不僅是江西省的重點林區,還擁有亞洲第二大銅礦永平銅礦。

六安,別稱「皋城」。位於安徽省西部,處於長江與淮河之間,大別山北麓,地理意義上的「皖西」特指六安。六安之名始於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國,歷史悠久。因舜封皋陶於六(Lù),故後世稱六安為皋城。六安地出江淮,東銜吳越,西領荊楚,北接中原,江淮分水嶺,由西南向東偏北橫貫本區,屬於淮河流域面積11926平方公裡,長江流域面積3064平方公裡。

六安為大別山區域中心城市,是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成員城市,安徽省會經濟圈合肥經濟圈的副中心城市,國家級交通樞紐城市。六安市素有「白鵝王國、羽絨之都」美譽,是全國重要的優質羽絨原產地和集散地。六安榮膺「國家級園林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水環境治理優秀範例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等稱號。這座城市的名稱應該是六(Lù)安,而不是六(Liù)安。

渦(guō)陽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腹地,地處亳州市中心地帶,有 "老子故裡 天下道源"之稱。渦陽旅遊資源豐富,有道教祖庭天靜宮、道源國家溼地公園、店集柘王宮遺址、嵇康墓、陳傳臥跡、範蠡冢、捻軍會盟舊址、張樂行故居、新四軍第四師司令部舊址和輝山烈士陵園、東嶽廟、東太清宮、尹喜墓等景點。

渦(guō)陽是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市縣、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科學發展先進縣、安徽省首批擴權試點縣、安徽省文明縣城、長三角休閒旅遊名城。渦陽縣是安徽省重點建設的中等城市,2012年11月渦陽縣被批准納入《國家中原經濟區規劃》由此渦陽的發展建設邁入國家戰略層面。同時它的讀法是渦(guō),而不是渦(wo)。

歙(Shè)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位於安徽省最南端,北倚黃山,東鄰杭州,南接千島湖,面積2122平方公裡,轄28個鄉鎮,人口49萬。徽州六縣之一,歙縣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和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發源地。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為歙縣,被授予"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徽劇(徽班)之鄉"、"中國徽文化之鄉"、"中國牌坊之鄉"榮譽稱號。

歙縣於1986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歙縣古城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四川閬中並稱為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東南鄒魯"、徽商故裡"、"文物之海"、"程朱故裡"、"禮儀之邦"等美稱。2014年歙縣古徽州文化旅遊區入選國家5A級旅遊景區。歙縣自秦建制以來,歷為郡、州、路、府所在地,是古徽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秀麗山水與古樸建築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歙縣,既仿佛踏入清麗的山水畫廊,又仿佛走進古典建築藝術的博物館。歙是個多音字,在地名上讀歙(Shè)縣,而它還有個讀音歙(xī)。

以上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讀錯的地名,所以大家但一個陌生的地方的時候,多聽聽當地人是怎讀的,別到了那裡,憑著感覺張口就讀出來,這讓本土的當地人聽到,還不鬧出了笑話!

相關焦點

  • 山東最容易讀錯的四個地名,字人人都認得,但讀音很奇怪!
    在有些地名上面我們就能感受到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根本原因在於漢字的智慧,同一個字,語境不同、詞性不同,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同一字有時讀音也不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多音字,此外,漢字的智慧還在於字體結構,有些形體相似,但僅一筆只差,可能就會被誤讀。多音字或形似字很多被用於中國地名。
  • 中國最易讀錯的5個地名,看完要記住正確的讀音,否則可太丟人了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許多地方的地名也是體現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名字中不僅存在多音字不容易讀準,還可能存在乾脆就不認識的字,晦澀難懂很少見到,如果讀錯了那可實在是太丟人了,而今天芒果就給大家介紹我國最易讀錯的5個地名,讀錯的話當地人會笑話你,看看你能讀對幾個?
  • 臨沂最容易讀錯的15個地名,看看你讀對了幾個?
    中國的地名在讀音上一不小心就字失一毫,地差千裡了。為什麼地名難讀?因為中國的語音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中國很多文化和城市的歷史密碼,往往都固化在地名裡。這裡收集到15個容易讀錯的地名,有些對咱臨沂人來說肯定不會讀錯,但外來人員就不一定了哦,還有一些臨沂人也未必能讀的對!快來看看吧!哪些你一讀就錯?!!
  • 這幾個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些人讀錯也不知道,你知道讀音嗎?
    關於地名,我們時常會遇到生僻字,遇到生僻字我們一時讀不對還情有可原,還有一種情況,看著很眼熟,就是讀不對的字也很讓人頭疼。安徽是一個非常美的地方,那裡人傑地靈。說起安徽,有很多景點讓人留戀,也有一個地的出名,說起這個地相信很多人都熟悉。但是它的名字讓人既熟悉又陌生,似曾認識又常常讀錯。
  • 【趣味地理】中國最最搞笑的地名集,中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看看你...
    中國地大物博,文字歷史源遠流長,多音字、形體相似比比皆是,很多被用於中國地名,誤讀地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習慣成自然,往往錯了也不知道。但有時候、有些場合卻很難堪,甚至容易成為一種笑柄。那麼,中國有哪些地名最容讀錯呢?  1、六安市  六(lù)安,位於安徽省西部。
  • 榨菜哥發微博給涪字注音,地名中容易讀錯的還很多,看後漲知識了
    在貼文中,他還特地將「涪陵榨菜」中「涪」字的讀音通過同音字「福」標註了出來。峙的正確讀音是Shì(是),常常會誤讀對峙的「峙(zhi)」澠池縣澠池縣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東與千年帝都洛陽市為鄰。有個成語叫「澠池之會」就是說的這個地方。澠(mian)池讀「免」,容易錯讀成「蠅」。曾經在報導「澠池礦難」是,央視新聞女播音員也把它讀作了yin澠,看來「蒼蠅、蠅子」確實是深入人心啊!
  • 非常容易讀錯的4個四川地名,外地人能讀對2個以上就很厲害了!
    之前有朋友說四川的由來源於四川境內的四條支流,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四川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省份,其境內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地名,比較容易讀錯,特別是外地人到四川旅遊的,遇到這些地名經常搞錯讀音。現在我給大家整理下這些地名都有哪些!
  • 難念對的3個地名:看似簡單,外地人卻常常會念錯讀音
    文/北望千山難念對的3個地名:看似簡單,外地人卻常常會念錯讀音漢字博大精深,很多字和詞不僅在意思上有多種解釋,而且在讀音上也存在多樣化。說起多音的那些漢字,很容易讓人想起我國的那些容易讀錯的地名。這裡為網友們簡單盤點下江西省的3個非常難念對的地名,這3個地方的名字被譽為是最難念對的地名,雖然看起來個個都很簡單,但其實並不容易,外地人經常會念錯讀音。
  • 最容易讀錯的10個漢字,大部分都會讀錯,你全都認識嗎?
    漢字世界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國漢字經過數千年的演變、發展、沉澱,記錄了華夏輝煌,表達了民族文化,可以說,每個漢字就是一幅畫毫不過分,漢字數量極多,多音多樣,很多漢字由於外觀很像,所以非常容易讀錯,小編總結了10個易讀錯的漢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100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你能讀對幾個?
    地名是歷史的精髓要素之一。中國地名體現了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區的變化、傳統文化的觀念,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小編給大家科普100個最容易讀錯的中國地名,看完這些,絕對讓你心生感慨: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 日常生活中,聊城市的茌平等地名,還真的容易讀錯!
    聊城容易寫卻易讀錯的地名參考讀音:茌(Chí)平、東阿(ē)、冠(Guàn)縣、莘(Shēn)縣。聊城有些地名看著蠻簡單的,可是日常生活中,依舊經常有用錯的情況。這不是地名誤讀的個例,茌平的不僅僅是讀音,就連字形都常常會被錯誤使用。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因為「茌平」的「茌」字是一個專屬的地名用字,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使用場景。要記住茌平也很簡單,就是弄清楚茌平的來歷。在茌平的地盤上,有一座山,山上全是赤紅色的石頭。
  • 易讀錯的河南地名還有麼?這6個能讀對一半厲害了,尤其是第6個!
    上次我們講到5個容易讀錯的河南地名,像浚(xùn)縣、武陟(zhì)、澠(miǎn)池縣、羑(yǒu)裡城、中牟(mù)縣等!都是被認為是容易讀錯的河南地名!不過,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有許多地名都有幾千年的歷史,這些地名非常容易讀錯,下面我們再給大家分享下那些一讀就錯的河南地名!
  • 連地名都讀錯,旅遊不尷尬嗎?盤點那些容易讀錯的地名
    河北圐圙(kū lüè),「圐圙」是我見過最形象、最無從下口讀出來的地名。第一次見到這兩個字時,從字形看是被圈著的「四面八方」,看起來真是愣頭青。後來參考了一些資料才發現,這個詞是從蒙古語轉化過來的,跟「庫倫」同意。圐圙這個詞的釋義也很形象,它是指被圍起來的草場,也泛指圈起來的一塊地方。
  • 15個最容易讀錯、寫錯的字和詞,你能對幾個?
    在2006—2014年約9.8億字次規模的有聲媒體語料中統計最易讀錯的字,排名第一的讀音出錯率高達96.8%。最易讀錯的詞語,排名第一的讀音出錯率高達97.9%。在2006—2014年6.5億多字次規模的電視新聞字幕中最易寫錯的,排名第一的詞語出錯率高達91.7%。 播音員主持人都容易出現的錯誤,你能答對幾個?
  • 中國最容易讀錯的50個地名,快來和孩子一起學
    中國地大物博,中國文字更是博大精深,同一個字語音不同、語境不同、詞性不同,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中國有很多地名,常常被誤讀,有時候難免鬧笑話。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國最容易讀錯的50個地名,和孩子一起學習吧。
  • 那些令人頭痛的地名讀音
    這期話題,我們就來專門討論一下那些奇怪的地名,把那些拗口的名字全部記下來吧,下回朋友聚會,你可以拿出來考大家哦。據說在80年前,馮玉祥手下的一個參謀在書寫作戰命令的時候,把部隊集結的地點沁陽隨手寫成泌陽。沁陽在河南北部的焦作地區,而泌陽在河南南部的駐馬店地區。只多了一筆,部隊瞎跑了幾百公裡,整個戰役也就完全失敗了。
  • 中國最容易讀錯的十大姓,最後一個估計大部分人都不認得
    《中華姓氏大辭典》顯示,複姓兩字的有4329個、三字姓1615個、四字姓569個、五字姓96個、六字姓22個、七字姓7個、八字姓3個、九字姓7個,甚至有一個十字姓的,姓為「夥爾川扎木蘇他爾只多」,頗有點類似東歐斯拉夫民族帶上父母產生的姓氏。這麼多姓中,有些姓,日常生活我們常常讀錯。
  • 《中國人容易讀錯的字》
    作者:李問渠 定價:32.00元 本書由容易讀錯的字、容易讀錯的多音字、容易誤讀半邊的字、容易誤讀的同形異音詞、容易讀錯的成語、容易讀錯的姓名和容易讀錯的地名共七大部分組成。 書中藉助科學的統計方法將我們日常生活、工作和社會交往中出現錯誤頻率較高的字、詞、成語等進行篩選,以國家各項文字規範和標準為準繩,先以漢語拼音字母注音,再以科學嚴謹、生動有趣的解讀對容易讀錯的字、詞、成語、姓名和地名作以闡釋。
  • 中國這兩個地名「同一個字卻不同音」,央視播音員都讀錯了!
    我們知道地名數不勝數,有些地名真的非常容易讀錯,有些地名甚至是同樣的字卻是不一樣的讀音,真讓人哭笑不得!比如河南的滎陽和四川的滎經,這兩個地名的第一個字是一樣的,卻是不一樣的讀音。歷史上滎陽湧現了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比如像戰國時法家人物申不害(亦稱申子)、唐朝文人鄭虔、晚唐詩人李商隱也都出生於滎陽,宋代的王博文父子等。滎陽在歷史上一直是軍事重鎮,歷史上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期晉楚爭霸,曾大戰於此。
  • ✎ 播音員 配音員 主持人 教師需要注意的特殊字讀音,容易讀錯的字
    聶(三隻耳朵,讀音niè)  磊(三塊石頭,讀音lěi,本義:石頭多)  猋(三條小狗,讀音biāo )  贔(三個寶貝,讀音bì )  蟲(3個蟲重疊,讀音chong ) (蟲的繁體)  奸(三個女字重疊,讀音jian) (奸的繁體)  嘦(上只下要,讀音jiào )  囍(兩個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