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意上班,那是因為你沒一件好看的「工作服」

2020-12-23 TOPMEN

工作服,絕對算得上是上班的朋友們最無感的一件單品了。

好不容易擺脫校服畢業步入公司上班,本以為可以實現穿衣自由,但是許多工作一整周都離不開工作服,並且不是所有工作都能像一風堂能找來時尚品牌設計制服。

一風堂 x Engineered Garments

而當我們還在糾結工作服是好是壞的時候,其實各大時尚品牌也同樣會給對員工準備統一的工作服。

就像大衣這種極其常見的衣服,簡單的標上自家品牌 LOGO 就搖身一變成為 Staff Coat,而且換上不一樣的群體穿著能達到別具一格的效果。

自從前幾年時尚圈開始大肆在 Staff Coat 上做文章後,時尚界對它背後的迷戀一直是有增無減,如今無論是在街頭穿搭還是主流時裝品牌產品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

就像 COMME des GARONS CDG支線近日就發布了旗下經典的 Staff Coat 改良款,相比其最早類似於雨衣面料的材質,此次的大衣材質也升級成更高級的羊毛,保暖同時兩袖拼接尼龍也更具質感,而背後仍印有標誌性的品牌標語。

同時,上個月MM6 Maison Margiela 在倫敦時裝周發布的最新秋冬系列裡,其中同步發布的 The North Face 聯名服飾也同樣曝光了一款 Staff Coat,兩行標誌的混合間是底下大大個的「STAFF」字樣,充滿著馬吉拉的實驗精神。

原本讓大家都無感的工作服,在時尚圈卻成為一種流行,甚至是秀場。這件工作大衣的魅力也從普通的制服變成了時裝和街頭混搭的聖物。

相信有些朋友仍不明白它的吸引力到底從何而來,所以還是老規矩從它的歷史變化給大家介紹一下:

關於 Staff Coat 員工制服的種類多種多樣,但是並不是所有統一著裝的制服都能稱之為「工作服」。而今天油條要介紹的 STAFF COAT,其最簡單的辨認辦法就是看衣服上有無印著「STAFF」、品牌的 Slogen、甚至是品牌的年份與季度。

Staff Coat 最早起源於時裝屋高定製衣人員所著用的白色工作外套,外形類似於實驗室工作服和醫生的白大褂,而材質就是棉麻質地,長度及膝,並且兩側配有大口袋,以便製衣人員放置製衣所需的一些工具。

穿著 Staff Coat 製作高定的 Christian Dior

高定員工最初穿著這種「白大褂」的目的是避免在製作過程弄髒做工精良的高定,後來使它品牌統一員工服的樣式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身份認同,能證明你是品牌的一份子,正因如此使得後來各大品牌的「員工服」成為「信徒」們必入各大收藏單品。

注重實驗精神的 Maison Margiela 自品牌成立之初,無論是設計師 Martin Margiela 本人、工作人員、模特、還有店員所穿著的白色 Staff Coat 就時常被提起。

就連 Maison Margiela 經典的成員大合照之中,全體工作人員就齊刷刷的集體穿著純白色的 Staff Coat。因為 Margiela 極少在鏡頭和公眾面前露面,有「隱形的服裝設計師」的稱號,而中間空缺的位置就是 Martin Margiela 著名的消失藝術。

Margiela 曾經在採訪 中也表示過「員工服」的意義就是沒有 Martin Margiela 這個人 ,也或許每個穿上這些 Staff Coat 的都可以是 Margiela。

儘管總有人都想方設法法想得到這件 Staff Coat,但 Maison Margiela 依舊把 Staff Coat 的擁有權控制在內部員工中。

賦予身份認同感的 Staff Coat 而同樣在80 年代,川保久玲就首次以為員工打造的尼龍 Trench Coat 為創作靈感將其變成了 CDG 的標誌性作品,並加入褶皺、拼接等特殊工藝呈現在在其 80 年代的多場走秀現場之中,成為第一個販售工作服的時裝品牌。

Staff Coat 背後的印花也大為講究,像對應的用途地點、對應大秀的日期、和哪條支線都會在後面標識出來。

就像 CDG 86年發售的這件 Staff Coat,背後的「Printemps-té1986」法語指的就是1986年春夏在巴黎春天店 CDG 所發售的員工大衣,並且該款曾在 16ss 被再度復刻。

除了川保久玲 ,同為日本 80年代時裝新浪潮的山本耀司的男裝線 YOHJI HOMME 也同一時間開始推出 Staff Coat,同樣做了不少的改良使其更具時裝化。

像 YOHJI HOMME 95-』96 年就首次在 Staff Coat 上採用風衣的戴帽設計,同時背後印上金色的 Yohji Yamamoto 經典籤名與季度的燙印。

而到了 16 早秋系列中,又開始把尼龍材質換成極具質感的亮面絲綢材質,並且受到極簡風影響將 Yohji Yamamoto 標誌性的籤名換成簡單的白色印刷字體。

在 2018 年又將 Staff Coat 的標誌元素遷移到了 Y-3 的 18 春夏系列之中,運用科技面料的 Staff Coat 增添了更多的運動性。

無論是川久保玲還是山本耀司,他們都很好的利用品牌「身份認同」的心態,讓無數品牌的擁簇都有種穿上的衣服就是品牌一份子的認同感。

街拍中的刷屏利器 川久保玲與山本耀司將 Staff Coat 變成一種認同,不過真正讓 Staff Coat 賦予流行意義,而成為街拍中的菲林殺手的則是 Virgil Abloh 和 Demna Gvasalia

自從 13 年開始,Virgil Abloh 就在幾大秀場開始穿著背後印有 「「OFF-WHITE」 STAFF UNIFORM 2013」的黑色長款 Staff Coat,把這個在時裝屋中不成秘密的單品讓潮流愛好者給注意到。

雖然 Virgil Abloh 後來在 2017 也曾推出過一件類似設計,背後印有「The End 2017」的黑色 大衣。只不過「 「STAFF UNIFORM」 」也真的僅是供內部著用,使得每個Off-White 員工在當時的街拍中都能搶盡眼球。

直到當年如日中天的 VETEMENTS 直接把 Staff Coat 為靈感推出帶來的黑色連帽雨衣,各種明星與KOL瘋狂上身,才讓 Staff Coat 真正變成一股流行趨勢。並且之後幾個季度也繼續了這一造型,並增添了多種多樣的顏色選擇。

同時這股「工作服」風潮也一直影響至今,像 OMAC、FDMTL 等品牌也分別發布了自己的 Staff Coat 系列。除此之外眾多的國潮如今也在大玩這種 「Staff 風格」,成為每個品牌真愛粉們就算不穿,也要收藏的潮流現象。

當然,工作服與流行文化碰撞並非是流行趨勢,而是成為一種獨特的內涵及外觀的文化,一直出現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想擁有一件別人公司的「工作服」並非易事,不過一件好的工作服除了方便工作穿著之外,它同時也是一個公司的的凝聚力及歸屬感體現。

相關焦點

  • 不願意上班,那是因為你沒一件好看的「工作服」
    工作服,絕對算得上是上班的朋友們最無感的一件單品了。 好不容易拜託校服畢業步入公司上班,本以為可以實現穿衣自由,但是許多工作幾乎一整周都離不開工作服,並且不是所有工作都能像一風堂能找來時尚品牌設計制服。
  • 「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這樣回答,讓孩子受益終生
    既然孩子遲早要面臨工作,那我們就要好好幫他認識這件事,鄭重地解釋「我們為什麼要上班」。剛接上女兒,就看到同班的佳佳歡呼著撲向媽媽,一邊抱住一邊問:媽媽為什麼你總是要去上班,元媽媽就不用呀?我也想你每天早點來接我。想起上次幼兒園門口,也有個孩子問媽媽同樣的問題,那位媽媽煩躁地對哭鬧的孩子說:媽媽不去上班,你爸賺得那麼少,哪有錢給你買這買那?!
  • 員工工作服t恤衫日常過怎麼穿才好看?教你一招這樣搭配才更美喔
    T恤衫可謂是夏季最時尚的單品沒有之一,因為它方便耐穿,時尚百搭,於是很多公司就定製了t恤衫當做自己公司的工作服。這時候愛美的女性們可不願意了,一天到晚都穿T恤,那自己衣櫃裡的漂亮衣服到底還能不能穿了呢?
  • 面對理想你到底是「堅持」還是「固執」?真正的區別就在這裡!
    別人給她的意見她當然不會聽,因為沒人比她更懂紙火鍋,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她不做任何調整與改變,最後餐廳關門,她把原因歸咎於「臺灣人沒有飲食文化」,再度成功確保了「自尊心」!你可能會說「想做出道地紙火鍋」難道不對嗎?這目標當然沒問題,關鍵就在於「餐廳」兩個字。我知道有些家境富裕的年輕人,為了理想開了自己心中的咖啡店,用最好的食材,頂級的裝潢,不考慮成本反正玩膩了就收起來。
  • 不愛穿襪子,是因為你沒買到時髦到「哇」的襪子|時髦人朋友圈
    雖然嘴上說 ok ,但是要風度不要溫度的我們(微笑)總覺得穿秋褲顯腿粗不 ok 。於是,當私下聊到保暖問題的時候,你是不是跟我一樣內心 os 是:到冬天怎麼能不穿襪子!是的,穿上中長襪一下子感受到了從下而上的溫暖,不過時髦精們可是把這個傳統溫暖牌單品穿出了自己的 style 。
  • 搞笑圖文:穿工作服上班的員工的罰款50元,太沒個性
    老闆也是凡人,遇到家裡有不順心的事,經意或不經意間,都會將情緒帶到工作中。好一些的,臉上少了笑容,不好的,發脾氣罵人也並不少見。不管是哪種,做下屬的都會受到影響。有時候,老闆的壞情緒還會波及下屬。以我的經驗,和諧穩定的可是老闆好情緒的最佳保證。要是運氣不好,遇到一個猜忌心重的''老闆娘'',不但她自己會常來''探班'',還有本事讓你,身後總有一雙眼睛在看著你。
  • 上班都忍不住看的幾本耽美文,風弄的《太子》不算啥,她的更好看
    今天就給大家強推上班都忍不住看的幾本耽美文,風弄的《太子》不算啥,她的更好看!希望也是大家所喜歡的,如果大家有好的也可以推薦一下,我們可以相互借鑑!【內容節選】莊維不大地應了一聲,依舊鎖著眉頭。曲同秋忙安撫地:「不會有事的,不會有事的。」 「嗯。」
  • 你在「動森」裡遇到的那些「醜動物」,後來怎麼樣了?
    但另一頭,在網紅小動物之外,也有一些小動物因為種種原因顯得不那麼受歡迎。在部分玩家願意出高價收購明星小動物的同時,也有不少玩家正忙著把不討喜的小動物們拒之門外,或是趕出家門。「該不該把醜動物趕走?」「這部分動物的設計確實不符合大眾審美的標準,但你不能夠下定論說這些動物就沒有人會喜歡,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這款遊戲中的多樣性。另外,站在遊戲策劃方的角度考慮,我總不能一上來就給你一個最好看的動物,如果玩家全都輕而易舉在早期就完全將所有最好看的動物也好,物品也好,全部收集齊的話,驅動他們玩下去的動力也就不復存在了。」
  • 大媽上班遲到「罵公車司機開太慢」還噴司機:我有給你錢!
    網友爆料,一名大媽搭乘公車時,在車上拼命罵司機開太慢,仿佛像在逛街,導致她上班遲到,甚至還噴司機「我是乘客,我有給你錢。」該名婦人口氣相當不友善,連原PO都忍不住幫司機叫屈,「司機很親切,且上班時間車子本來就比較多。」▲大媽搭公車嫌司機開太慢。
  • 「NLP育兒系列」只要對方不這樣,那就沒問題了?
    NLP親子研讀計劃 第007篇大多數人都會存在一種關係,在這段關係裡,一方總是在想:只要對方不這樣,那就沒問題了呀!你可能會有很多評價:「他是個有攻擊性的人」,「他一點都不懂得浪漫」,「她真的很挑剔」……你會因此而恐懼、生氣、憤怒,想著想著,你會進入一種無助的心態之中。
  • 上班「打卡」的英文怎麼說?用check in 是對的嗎?
    原來是卡在上班「打卡」不知道怎麼說啊!
  • 斷舍離|如何從零打造「膠囊衣櫥」
    但仔細分析,她姐覺得很多女生明明衣櫃裡已經堆滿了衣服,卻仍然喊著自己沒衣服穿,原因可能正是因為自己的衣服太多了。之前她姐寫多少錢購買化妝品合適的時候,很多財蜜在後臺留言希望介紹一下「膠囊衣櫥」,正好今天是周六,趁著大家都有時間整理東西,她姐覺得是時候來講講「膠囊衣櫥」了。
  • 如何評價芒果綜藝「你怎麼這麼好看」
    最近芒果臺的節目「你怎麼這麼好看」引起了網友的憤慨。首先,這檔節目抄襲了美國的節目「粉紅雄兵」,讓其節目中的設計師Bobby Berk在Twitter和微博上直接懟,他說:「中國版好讓人失望,節目原本是鼓勵嘉賓勇敢起來,但在山寨版中,我只能看到社會上不斷強化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 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要上班?
    去上班,才能賺錢給你買零食和玩具呀。我也不想上班,但是為了寶寶,再累也願意啊。大人都要上班的,所以我必須去啊。大多數的家長,都會這樣回答孩子。工作是為了謀生本沒錯,但工作卻不僅僅是為了謀生。父母隨口一個簡單的回答,有可能是孩子對職業的最初理解。這個簡單回答的背後,卻可能對孩子的職業觀產生深遠的影響。
  • 採訪一百個不上班的人,如何作好自由職業
    作者:林安 什麼人可以不上班?「不上班可以做什麼?」,相信這是令大部分「不想上班」的年輕人感到困惑的問題。 我說的這種狀態也許很理想,很多人認為並不現實,畢竟現在大城市的生存壓力這麼大,一天不工作就一天沒有收入,你可能不會被沒有收入打敗,卻會被自己的焦慮打敗。 有了「不想上班」這一想法後,有一段時間,我每天晚上焦慮得睡不著覺。
  • 「夜讀」總是沒辦法專注,怎麼辦?
    這倒不能怪他們 —— 因為要考慮到受眾,那就只能儘量簡化、再簡化,講一些所有人都能聽懂的話。而且,這樣說是絕對正確的:我有專注力所以我能做到,你做不到,那就是因為你不夠有專注力。非常符合邏輯。但如果你真的全盤採信這樣的說法,很容易造成什麼後果呢?自我批判和質疑。
  • 「前任」變成同事 上班第一天最怕遇到的10件事
    職場新鮮人無不希望能找到心目中的理想工作,當你終於通過面試,開始正式上班的第一天,最怕遇到什麼狀況呢?《DailyView網路溫度計》根據《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統計出職場小白兔們上班第一天最怕遇到的事!
  • 孩子「犟」起來沒法管?那是因為你沒用這些方法
    瞧,這麼多敏感期,寶寶也沒辦法控制他寄幾啊,顯得「叛逆」「犟」不就在所難免嘛?如果他一哭鬧你就繳械投降、事事由他,這樣有可能會讓他在一次次試探中得寸進尺,「作」起來一發不可收拾。不過,他肯定不會那麼容易服你管教,面對孩子挑釁式的淘氣,暴脾氣的媽可能就會用「更大的脾氣」去壓制孩子的「小脾氣」,甚至責罵或動手,這可是很容易傷害他幼小的心靈的。
  • 萬萬沒想到,「摸魚」居然真的可以是「touching fish」?
    但這都不重要)文章標題真正吸引我的,是引號裡的touching fish。touching,摸,fish,魚,直譯??嗯??這不就很Chinglish(中式英語)??我忍不住又確認了一次:Bloomberg Business Week,原汁原味的外媒,沒看錯啊??
  • 沒做好安全措施,「無痛人流」真的「無痛」嗎?
    「想到TA本來可以健健康康地出生,但是因為我們的原因不能來到世上。我有時候忍不住想,如果孩子能健康長大,TA會是什麼樣子呢?」30歲的小林,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選擇送走孩子。即使老公、家人都對她很好,但她作為一個「媽媽」,每每想起就覺得難以釋懷,「我很多次夢見,自己親手殺了自己的孩子,醒來之後枕頭都打溼了,發現醒著比夢裡更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