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琪琪3歲了,每天晚上睡覺前我們都有固定的一套入睡流程,晚上八點多喝完奶,允許他再玩會兒玩具,給他講兩本繪本,最後關燈睡覺前,還允許他拿著手機聽幾首歌。我知道玩手機對孩子發育不好,所以每次給他手機之前,我們都會約定好時間:再聽兩首歌我們就要睡覺了,好嗎。孩子每次都會爽快的答應。而且每次到第二首歌放完時,琪琪都會主動的把手機給我們:聽完了,該睡覺了。
關於有些孩子愛玩手機,我的觀點是:首先要找到孩子玩手機的原因,約定好使用手機的時間,其次是從家長自身做起。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慧型手機成為了每個人生活的必需品。工作生活越來越來離不開手機了,但同時也出現了許多重度依賴手機的人,成為了低頭族。我們也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在使用手機,手機對於孩子來說是充滿新鮮與有趣的。但是,手機對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家長要幫孩子戒掉愛玩手機的習慣。
孩子愛玩手機的危害
破壞神經系統。英國《微波理論與技術》期刊研究顯示,兒童顱骨厚度顯著低於成人,對輻射的吸收率明顯高於成人。孩子的神經系統正處於發育階段,受到的潛在威脅更大。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 一項測試表明,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近期,英國《每日郵報》更撰文指出,兒童用手機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健康問題。英國華威大學的傑勒德·凱都博士警告說,手機輻射會破壞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引起記憶力衰退、頭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問題。
影響生長發育。大劑量的電磁不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不利,還會帶來諸如哮喘、白血病之類的疾病。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專業專家任儀遜介紹,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身體組織中的含水量比成人豐富,而手機微波具有對水分越多的 器官傷害越大的特點,因而,微波對人體眼睛的傷害最大。此外,長期發簡訊還可能導致孩子手指發育畸形;低頭玩遊戲等,會對孩子的頸椎帶來很大傷害。
影響思維模式。電話和簡訊剝奪了孩子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容易讓孩子變得怯懦、孤獨、偏執。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流行病學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的一項研究表明,愛發簡訊的青少年,思考問題難以深入,凡事急於求結果,性格比同齡人更衝動。常用手機上的聯想輸入功 能發簡訊,會使孩子們做其他事時只追求速度,而忽略準確性,極大地影響他們的思考方式。
沉迷遊戲,加深隔閡。頻繁給同學、朋友發簡訊,有可能讓孩子們更不會對父母講真心話,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親子之間的隔閡。另一方面,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手機同樣可以隨時隨地上網,這就使得下載遊戲更為便利。有的孩子可能會過度沉迷於遊戲中,影響其成長。
容易受騙,盲目攀比。手機行騙屢禁不止,讓沒有判斷力的孩子接觸過多信息,容易給他們帶來危險。手機更新換代速度飛快,則容易讓孩子貪慕虛榮、盲目攀比。
那麼,孩子愛玩手機怎麼辦呢?家長要如何幫孩子戒掉呢?
孩子玩手機的幾個原因
原因1:孩子覺得孤獨、無聊,沒人陪伴
陪伴孩子並不是時間上的問題,而是滿足孩子心靈需求的必需問題,而且計劃生育政策下,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缺少玩伴,大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玩,玩具再多也有玩膩的時候,再加上家長忽視對孩子的陪伴、關注,孩子很容易產生孤獨感,覺得無聊,「沒人陪我玩」,只能通過更多食物,比如零食、網絡、電視等來陪伴自己。
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應該多利用業餘時間和孩子交心、傾聽孩子的講述、明白孩子的需求,關注孩子情緒變化,多做親子溝通。
原因2:大人為圖清淨,主動讓孩子玩手機
當家長因為工作繁忙回到家裡,孩子纏人時,沒什麼精力照顧孩子就把手機拿給孩子玩,然後讓自己能休息下;或者當家長在忙家務事時,沒空照顧孩子,也拿手機給孩子玩好安心做事情。這樣做的後果是促成孩子迷戀手機,還潛移默化的暗示孩子:爸爸媽媽沒空陪我時候就可以玩手機了。要知道,手機是機器沒有情感,沒辦法代替父母的愛,反而會帶給孩子傷害。
當孩子要求家長的陪伴,而家長自己又沒時間時,可以明確跟孩子說明情況,然後鼓勵孩子去做一些他感興趣的事情,或者去找鄰居家的小夥伴玩,讓孩子學會理解和體貼大人。
原因3:當孩子索要手機時,父母沒有做出正確回應
孩子哭鬧著要玩大人的手機時,家長有權決定給還是不給,如果考慮好了就應該堅決做出抉擇,哪些情況下可以給孩子適當玩手機,哪些情況下不能讓他玩,必須慎重。如果是為了激勵孩子完成大人交代的任務或者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那也要實現和孩子商量好,避免孩子為了玩手機而做任務,此外,也不應用玩手機遊戲來作為孩子完成作業的獎勵。
原因4:孩子缺乏自制力
每個人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往往難以自控,孩子更是如此,對自己喜愛的玩具、喜歡的事物都能反覆玩得不亦樂乎。如果家長對玩得興起的孩子喊「停」,孩子肯定覺得很痛苦,分分鐘抓緊時間玩手機。
所以家長不要催促孩子,要事先通過親自約定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控制時間,增強孩子時間觀念,比如事先問孩子要玩多久,是10分鐘還是20分鐘?
原因5: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
孩子在放學後到上床睡覺這段時間,沒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加上家庭成員各做各的事,很容易產生某個時間段無事可做,此時孩子便會容易想到看電視、吃零食或者玩遊戲。最好的辦法就是為家庭成員來個作息表。每個環節動靜交替,緊湊進行,學習玩樂休息都不誤。在這裡要強調的是,作息表不只是針對孩子本人的,而是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嚴格按照要求去做的,在相互提醒、督促、評價之後,增強每個人的時間觀念,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這樣一來孩子也不會總想著玩手機。
原因6:父母在家頻繁使用手機
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你做什麼他就學什麼,這就是身傳言教。如果你經常在家裡打電話、發簡訊、玩微信、或者打遊戲、看電影,那麼多半孩子也會對手機產生興趣並希望從手機中獲得滿足。
因此,規勸低頭一族的家長朋友,一定記得不要在孩子面前拼命的玩弄手機。如果可能的話請放下手機,多看看書,和愛人談談心,和孩子下下棋聊聊天,或是一家人出門散散步,這些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於孩子成長,促進家庭幸福。
手機應用軟體多,家長在孩子面前不要帶頭玩手機,同時為了避免孩子玩手機,家長在手機中最好不要下載遊戲軟體,先斷絕遊戲的來源,讓孩子對手機保持距離,當然這只是耍了一點小聰明,更為明智的做法是,雙管齊下,除了不下載遊戲軟體,同時和孩子約法三章也是有效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戒掉孩子玩手機的幾個步驟:
一、允許玩但控制時間
孩子玩手機,你可以讓其玩,但是,必須事先和孩子商量好玩手機的時間。例如,可以玩半個小時或者是一個小時。然後必須把手機放下去做別的事,否則以後再想玩手機絕不可能。
二、玩前做完自己的事
寶寶玩手機可以,但是,必須告訴孩子,你在玩手機前,必須把所有的事情完成,例如,作業或者是收拾好自己的玩具,或者是幫助媽媽打掃家裡的衛生等。這樣,孩子若不願意做其他事,自然不再玩手機。
三、把手機藏起來或關掉
孩子愛玩手機,家長可以小聰明一些,如果你不想讓孩子玩,那麼你可以到家後把手機藏起來,當然也可以把手機關機,或者是把電池扣下來,然後孩子看到手機沒有電或者是找不到手機的時候,也不會再玩了。
四、把手機裡的遊戲刪除
孩子之所以喜歡玩手機是因為手機裡有他想玩的東西,例如,遊戲。所以,這個時候,家長選擇把手機裡的遊戲刪除。孩子再次拿到手機後,就找不到自己的喜歡的遊戲,自然可能會失望,但對手機的興趣,也會減少。
五、用其他遊戲分散精力
寶寶之所以喜歡手機,他們是因為有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精力來玩手機。你可以尋找一些集體參與的遊戲,讓孩子和你一起玩遊戲,這樣,孩子就會自覺不自覺地把玩手機給忘掉了。讓孩子分散注意力,是改掉其玩遊戲的好辦法。
六、樹立榜樣不要玩手機
如果不想讓孩子玩手機,自己也要樹立好的榜樣,建議你不要在家裡的時候,當著孩子的面瘋狂地玩手機,你在玩手機遊戲的時候,無疑就是吸引孩子來看,引起他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他自然也會模仿你,學你。
最後,感謝你能夠耐心聆聽,相信此刻您更加了解孩子的玩手機問題及改變之法。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請轉給有需要的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