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格鬥技,並一直流傳至今。時至今日,作為體育的一項大類,格鬥或者說搏擊,亦衍生出許多規則不同的運動以及商業化程度極高的職業聯盟,在全球合計擁有大批的粉絲。
擂臺之上以武會友,既是一種體育交流活動,同時也是各國朋友圍繞武道精神展開的文化交流。
當世,有哪些國家可以稱之為「格鬥強國」呢?衡量一個國家在這一體育領域的表現到底搶不到,需要有大概的分類標準。以格鬥類為例的話,一是主要看該國選手在數項主流競技比賽上的表現,二看相關運動發展在國內的普及度和接受程度,三看該國是否有極其代表性的流派。
綜合這三個標準,筆者將在本文中評選出當世十大格鬥強國。當然,要補充說明的事情,榜單僅代表筆者的一家之言,如有商榷或遺珠,歡迎諸位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十、韓國
隔壁半島的古武技相對單一,很大程度上受中國、日本兩個鄰國影響。在博取外來知識的同時,韓國的武道家們亦做了大幅的整合與改造,最終形成了自我特色的新流派,比如海東劍道、跆拳道等。在韓式動作電影裡,對比歐美硬橋硬馬的動作編排,他們多了幾分流暢度,而場景亦多以轉身打擊和飛腿為主,很大程度上亦是受到本國武道的影響。
提到韓國體育的強項,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射箭、遊泳、足球。也許並不是很多人知道,韓國史上第一面金牌其實產生自摔跤。(1976年,梁正模在自由式摔跤中項目中為韓國實現金牌零的突破。)
回歸到體育上,韓國在柔道、跆拳道、摔跤、拳擊等項目的奧運表現向來不差。在職業化的拳擊、散打、MMA賽事方面上,韓國的起步非常早,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屬享有「韓國拳王」之稱的金得九、「巨獸」美名的崔洪萬。
九、泰國
提到泰國,您會想到什麼特色標籤?「人YAO」之外,「泰拳」肯定能算是這個國度的一大響亮符號吧。
在泰國,泰拳文化極其盛行,泰拳館和按摩店一樣隨處可見。除了上擂臺之外,對燃燒脂肪極其有幫助的泰拳亦成為了男女老少健體的一大選擇。
泰拳以力量與敏捷著稱,允許拳師在擂臺上用雙拳、雙腿、雙肘、雙膝在內的四肢八體對對手進行拳、腳、抱摔等打擊。
泰拳的強大,強在瞬發的制勝威力。具體不必多提,僅說一條,以供各位參考。自中泰兩國有高規格的交流賽事以來,在禁止泰拳膝蓋的情況下,中泰選手的KO/TKO的比例是落差誇張的3:11。
在這三次中,有一次有打後腦之嫌(2009年中泰搏擊賽,張開印KO藍桑坤),有一次是在綜合格鬥的規則下完成。這也就是話說,在真正意義的散打規則下,中國選手唯一一次無爭議地KO掉泰拳手,只能數到2003年8月第三屆中泰爭霸賽75KG的賽事上,名將寶力高以一記高鞭腿KO西提戳-陸帕巴。當然,比起堅持到最後來用點數決勝,泰拳的威力又是另一回事了。
總體來說,泰國是一個在站立式中小級別格鬥裡很強的武道之國。但是,考慮到大級別選手的匱乏以及其餘項目的建樹甚微,縱有泰拳威名在外,筆者也很難將泰國排到更高的位置。
八、烏克蘭
烏克蘭出現在榜單上的這一個位置,相信大家不會感覺到意外。無論是從地緣屬性,還是從身體屬性來說,烏克蘭的選手們或多或少都富含如同隔壁老鐵一般的「戰鬥基因」。
除了足球、籃球兩大球之外,烏克蘭當地最為流行的項目是搏擊、冰球、橄欖球。從後面那些項目。你可以看出,除了盛產迷人的美女之外,這一個國度同樣盛產強硬的猛漢或姑娘。
當中最為有名的代表人物,當屬在北京、倫敦奧運會打爆羽量級之後轉戰職業拳壇的瓦西裡·洛馬琴科,以及享有「鐵拳博士」之稱的維塔裡·克利欽科。不過拳擊之外,烏克蘭在其餘搏擊或格鬥類的項目中的表現,相對偏弱。
七、墨西哥
在墨西哥國內,拳擊的普及程度極高,拳館遍地。拳擊之外,摔跤項目的流行度在墨西哥亦是多年長居不下。
在職業賽場上,以埃裡克·莫拉萊斯、胡安·曼紐爾·馬奎茲為代表的一大票墨西哥頂級拳手們,悉數以進攻欲望極強、風格凌厲聞名。
在世界拳壇,媒體們和拳評家們,早已習慣以「哇,他打得像一個墨西哥拳手」的評價來稱讚打得極其兇悍、侵略性極強的別國選手,足以見證「墨西哥拳擊流」風格的深入人心。
拳擊之外,墨西哥在包括綜合格鬥、柔道、摔跤、跆拳道在內的其餘項目裡表現也不錯。職業拳擊之外,最為有名的墨西哥格鬥類運動員當屬UFC名將凱恩-維拉斯奎茲、墨西哥奧運首金得主&跆拳道選手。
六、中國
眾所周知,我國是體育大國,而「功夫」算是我國比較著名的文化標籤之一。
在入選奧運的相關項目當中,至少放在亞洲範圍來說,中國的表現是相當不錯的,在這一個領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選手當屬鄒市明、佟文、陳中、吳靜鈺等等。
在職業競技方面,中國仍存在大量的發展空間。拳擊項目上,在小級別選手裡面,中國誕生過諸如熊朝忠、徐燦在內的星火,但整體的發展仍相當滯後。
再來,討論站立格鬥這一塊。可以說,在這一領域裡,我國是當世發展情況最為複雜的國家,沒有之一。以散打為例,早期我國確實產生了一批註入寶力高、柳海龍在內等非常不錯的運動員,相關的賽事完善度和關注度亦在逐漸走高。然而,在資本的大量介入下,這一領域裡融入了大量迷惑元素。
在花錢請無名氏刷戰績多的不入流錦標賽風潮下,一批實力存疑的選手靠著商業包裝享受到了「網紅級別」的關注。與此同時,無數「民間大師」亦在瘋狂湧現、蹭熱度,「武術」對於群眾的真正意義亦因此大幅被曲解。
最後是綜合格鬥方面,可以說,這一塊的發展是讓人欣喜的。在張鐵泉、楊建平、李景亮、張偉麗等一批先行者的努力下,來自中國的武道和格鬥技術,逐漸被更多世人所真正認識。
五、荷蘭
從體量來說,荷蘭算是一個小國。在體育成就方面,荷蘭最讓人推崇的當然是提倡「全攻全守」的浪漫足球。在享有「足球界無冕之王」的讚美的,荷蘭其實還享有另外一個比較冷門的體育美名:格鬥王國。
吸收日式踢拳精華後改良而成的荷蘭踢拳,算得上是這個國家的招牌格鬥國技,以X型的攻擊組合策略名動天下。在荷蘭國內,格鬥的群眾基礎相當好。拳館在荷蘭林立,無論是工人還是白領還是學生,拳館都算得上是他們業餘運動的一大去處。
賽場領域,荷蘭在站立式格鬥裡的表現極其強大。作為國民平均身高長期領跑全球的國家,荷蘭亦在此領域裡交出了與之匹配的答卷,擁有一堆完全數不過來的中大級別名將。隨便列舉幾個:雷米邦加斯基、彼得·阿茲、胡斯特。
四、日本
或許有些人不願意承認,但是無論是從文化還是實力上來說,在這一個話題之下,日本都是極其有代表性的格鬥大國。
先從文化角度上來看,例子不多,兩點就夠。
提到以拳術著稱的空手道、以摔法著稱的柔道、以關節技著稱的合氣道、以力量著稱的相撲、以綜合能力著稱的日式踢拳,您首先想到的會是哪一個國家。
再來,《拳皇》、《街霸》、八神庵、春麗,看到這些耳熟能詳的詞語,您又會首先想到哪一個國家?
在競技領域裡,日本是一個完全沒有偏科的國家。相關的奧運項目裡,日本拿過不少的獎牌。拳擊方面,拿過冠軍頭銜的選手不少,比如大名鼎鼎的龜田兄弟,還有不得不提的那一位,擊倒鄒市明的木村翔。站立格鬥,中小級別的魔裟鬥、佐藤嘉洋在全盛時期的實力不容忽視。綜合格鬥方面,櫻庭和志、高阪剛、青木真也等一批選手,也算是在世界範圍內有競爭力的名將。
三、巴西
源自日本,後經格雷西家族改良再創造的的巴西柔術,已經成為了格鬥選手必須修習的課程。除了巴西柔術之外,創造力和威力十足的巴西戰舞(又名卡波耶拉)也是巴西的一大招牌技。
奧運項目,巴西的表現不差。以2016年本土的裡約奧運會為例,在19塊總獎牌裡,巴西有5塊獎牌(2金3銅)來自與格鬥搏擊沾邊的奧運項目
拳擊領域,巴西的表現算是一般般,目前僅產出過4位職業拳王。但是提到綜合格鬥、站立格鬥,巴西人的戰鬥力當驚人。名將如雲之餘,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又風格各異。
二、美國
美國沒有什麼招牌的格鬥國技,但是許多海外的頂級選手,都願意到那裡比賽一展自己的招牌技能。
原因很簡單,就比賽主辦的質量和數量、賽事的商業價值來說,美國算是最為聚焦的國家。在那裡,拳擊、摔跤、綜合格鬥的民眾接受度很高,擁躉甚眾。
細化到具體分類上,除了在站立式格鬥的選手表現差之外,其餘分類(奧運類、職業拳擊、綜合格鬥)上,美國非常強勢。來自美國的傳奇選手完全數不過來,僅僅列舉三位足矣:阿里、泰森、梅威瑟。縱在近年有明顯的運動員水準下坡的趨勢,但是好歹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一、俄羅斯
從民眾普及度來說的話,俄羅斯放在這個位置,基本上大家應該都不會有什麼異議。在俄羅斯國內,從事這一領域的運動員,在群眾內心的地位是有別於其餘運動員之高,這一點情況,算是榜單上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
競技體育的層面上,奧運項目,受禁藥風波的複雜影響,公平起見,暫且表過。職業拳擊與綜合格鬥兩大主流裡,俄羅斯選手的表現都極其強勢。
至於站立格鬥方面,簡單來說,從事站立格鬥領域的俄羅斯運動員,更多的都是拳擊、綜合格鬥外的棄兒。在這種區那個看下,俄羅斯運動員的水平也不差。
最為著名的例子,當屬在中國活躍多年的穆斯裡穆。在適應中國的散打規則條件下,外加遭遇各種客場哨和剋扣賽事休息時間來被迫車輪戰的不公情況,這一位俄羅斯人依舊做到了勝場碾壓負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