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
而時間又是如何被記錄下來的?
那就要問問那本小小的日曆了
你撕掉的,
絕不只是,
舊時光。
···
從前的時光慢,
日子一頁一頁,
撕著過。
爺爺帶著老花鏡,
盤看著黃道吉日。
奶奶一字一句,
念叨著每日禁忌。
老爸撕下一頁,
辛苦的日子就少一天;
老媽撕下一頁,
孩子歸家的日子就近一天。
……
撕去的日子裡,有風雨雷電,也有陽光雨露,有爭吵悲傷,也有愉悅歡欣。如今的我們,被時間的洪流趕著走。一個個日子變成了,手機裡一個個冰冷的符號。不知道節氣,忘卻了傳統。
我們越發需要,
一本好檯曆,
喚醒我們對時間的記憶,
重建我們對傳統的認知。
經過設計團隊的創作和籌備
這些驚豔國人的2017「日曆」
終於面世了
從每一種節氣物候。
到每一個歲時節慶。
從薪火相傳的傳統火光。
到點點滴滴的生活智慧。
沒有哪個年代,
比如今更讓人深感,
傳統文化凋零的式微。
也沒有哪個年代,
比如今更需要一場,
溫和的「文化復興」。
而打造這本日曆所歷經的艱辛與不易
只有參與工作的30名設計師最為知道
……
300多天的繪製周期,
超過10萬字內容整理,
3萬字文字創意,
380多張震撼級插畫。
每一根線條,每一個文字
都滿含了設計師們的辛苦與智慧
一支針管筆,
大約能畫2公裡長的線條。
他們把200支針管筆畫到枯竭,總共畫了約400公裡長的線條,相當於在400米跑道上跑了1000圈。
一張A3畫稿≈0.12㎡,
一個羽毛球場≈82㎡,
一個籃球場≈420㎡。
他們創作了380張完整插畫,大約用了9000張畫稿,畫了9000個元素。畫稿可以鋪滿2個籃球場,15個羽毛球場。
如果一個設計師按月薪1萬來計算,
30個設計師一個月就是30萬,
10個月就是300萬!
這還不算團隊其他成員的付出,
所以,說這本日曆造價300萬
一點兒都不為過!
他們用一本日曆,
完成一場濃縮的傳統文化復興。
給我們展現了2017年,
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
每一個不同的時節,
都有不同的風物,
《傳家日曆》,
順著24節氣的方向,
以時間為線索,
喚醒人們記憶中的味蕾。
四月桑葚已腮紅,
五月好魚知時節,
七月蓮子揣芳心。
九月蟹熟桂花香。
《傳家日曆》,
在每個合適的時節,
用一道時令的菜餚,
幫你記住四季的更迭。
盼一個月亮,
等一場月圓。
春節、端午、
七夕、中秋···
《傳家日曆》告訴我們:
祖先為我們準備的每一個節日,
都值得我們好好慶祝。
要記得,
在我們一直生活的土地上,
也一直生活著我們的神明。
……
要學會,
用節日的禮節,
和豐富的餐桌,
表達國人含蓄的感情。
在每個歲時節慶,
用一道傳統的美味,
幫你憶起古老的細節。
老工藝、老手藝、
舊器物、舊傳統···
一本好檯曆,
流過一年好時光。
晴耕雨讀、遊園尋夢,
漁舟唱晚、隔火薰香···
初春的彩蝶,
仲夏的流螢,
秋日的紙鳶,
冬夜的暖茶。
……
生活看似循規蹈矩,
日子卻要花樣百出。
這本日曆,
古老而又鮮活、
文藝而又樸實、
暖心而又暖胃。
它不僅是一本日曆。更是一本中國式百科全書,一本傳家生活指南,一個連接傳統文化與當下生活的媒介。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No,小編再送一大波福利日曆給你,《動物日曆》你見過嗎?
一本好日曆,
自己會說話,
看過了前面的歲月靜好
來看看動物齊賀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