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需要小心翼翼的灌溉和呵護,但即使細心如母親也無法避免一些意外的發生。
腹痛、腹瀉、腹脹、感冒、咳嗽等這些小兒常見問題牽動著每一個母親的心。
苦澀的藥品,餵藥時的艱難,孩子痛苦的哭聲讓每一位母親都即心疼又無奈,恨不得替孩子受過。那到底怎麼辦呢?
事實上,除了打針吃藥,我們還可以運用小兒推拿的方法幫寶寶預防和輔助治療這些小兒常見病。
小兒推拿不需要打針吃藥,無毒副作用,也不需要醫療器械,手法簡單易用,是自然、物理的兒童保健、疾病預防和恢復方式。小兒推拿具有豐富的經絡、穴位以及手法,效果更好、適應範圍更廣,對兒童的健康和生長發育具有更好的效果。
雖然與成人推拿部分手法相似,但小兒推拿更輕快柔和,部分穴位也與成人推拿有很大區別。
一、適合年齡不同
1、小兒推拿:12周歲以下兒童;
2、成人推拿:13歲以上;
二、推拿手法不同:
1、小兒推拿:動作要輕柔舒緩,一般以:揉,推,捏,搓為主。切不可亂拉關節,抖,搖,扳,身體也儘量不能用點壓法。
2、成人推拿:需要一定力度,以捏,按,壓,點,推,拿,搓,揉等為主。
三、推拿部位側重不同:
1、小兒推拿:多在肘膝以下,因為這裡兒科穴位比較多,而且多數都要配合捏脊和摩腹,因為小兒脾胃多虛弱,手法上要輕柔。
2、成人推拿:成人和小兒的身體素質不同,所用的手法,手法作用的時間、部位都不是相同的,成人主要以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為主,手法上較小兒推拿要重一點,講求均勻有力,持久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