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謊時,這個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謊言。其實不同年齡說謊意味著不同的問題。
當一個三歲左右的孩子就經常會說:『』不是我吃的,是別人吃的」;他幹什麼壞事都會說是別人幹的;有時當著我們面幹的壞事也說是別人幹的。那麼一般這樣年紀的孩子他還不能準確區分想像跟現實,當他幹了什麼不好的事情的時候他總是希望那是別人幹的,不是自己。他是把父母高興還是生氣來衡量對錯的標準。他覺得爸爸或媽媽高興了這事是對的,生氣了就是錯的。當爸爸或媽媽生氣了他就知道做錯了,但他又不希望是自己做的,就說自己沒做,是別人做的。
在3歲4歲的孩子身上很常見,這並不代表是孩子品質的問題,也不要對他進行道德的批判。我們要做的是幫助他認識到什麼是「假裝」。我們可以通過做遊戲的方式告訴孩子哪些東西是假的,哪些是真的?我們模仿怪獸殭屍,孩子看到號害怕,這樣我們可以跟他說這些都是假的,是我們扮演的,以此來告訴他什麼是假什麼是真。這裡要講下爸爸媽媽要做好好的示範,孩子都是很愛模仿大人的。比如我們經常告訴孩子過馬路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但是如果我們不遵守交通規則就是給他們做了不良示範,越讓他們困惑,他們分不清哪些是成人故意還是善意的謊言,哪些是社交的禮儀,我們不能讓他有這個錯覺。
當孩子大了些,他會為了逃避責備逃避麻煩而說謊,所以說不同年齡的孩子說謊的原因也 不一樣。
對於更大一些的孩子,經常是因為孩子學習問題產生的說謊。經常性的是考試沒考好,分數沒有達到父母的預期,我們也經常都孩子考試的分數很敏感,孩子分數低了不敢說實話只能想辦法糊弄家長。父母知道孩子說謊的時候動輒打罵,輕輒被說。父母越責備孩子越說謊,這是孩子自我保護的一種辦法。所以根源還在我們父母這裡。
我們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說謊行為一定要及時的糾正,我們做父母的要讓孩子知道有比說謊更好的保護自己的辦法。告訴孩子講一個謊言就要用一百個謊言去圓你說的那個謊,用事實告訴孩子講真話不會有不好的後果,說謊了即便暫時可以躲掉一些麻煩,卻會帶了更大的麻煩。在適當的時候,應該讓孩子自己承擔說謊帶來的後果,這對孩子不再隨便說謊有很好的幫助。
父母對孩子的錯誤要有所懲罰,但不要嚴厲到讓孩子寧願冒著說謊的風險,那就可能養成他說謊的習慣了。我們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說謊,如果是因為我們對他做錯事情的態度而說謊,那我們要自己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在他做錯事的時候反應太強烈了,打罵或者體罰了?如果是的話就是我們父母給他說謊奠定了基礎,我們跟孩子之間的信任說到了影響。如果孩子知道父母會調準了自己的情緒,會理性民主地對待孩子的問題,友好地溝通,那有可能會改善這種情形。
我們也要適時地表揚獎勵,當他很誠實地承認他的錯誤,我們要給予肯定與表揚。要著重地表揚他的誠實並給予獎勵。
如果父母改善了自己的問題,但是孩子還是說謊,尤其當孩子10歲以後還屢教不改,說謊成習慣了,面不改色心不跳的,這就需要專業的心理指導了。
養育一個誠實善良的孩子的每個做父母的期望,誠實的品德是慢長的過程得以形成的,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耐心的愛去對待孩子出現的每個問題,一顆小樹要長成大樹,不僅會經歷風雨的摔打,同時也需要陽光雨露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