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牛自耕 2020-06-11 07:18:00
《西遊記》中的求雨,看上去是一筆糊塗帳,涇河龍王只是稍微修改了一點降雨參數,便被砍了龍頭,丟了龍命;而孫悟空求雨卻是召之即來,想下就下,隨意得很。玉皇大帝下雨需要下文書到九天應元府,召齊風雲雷電,各司其職;鐵扇公主下雨卻是隨意的揮兩下扇子,便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這麼重要的事情,看上去毫無頭緒,隨意至極。但作為一個愛讀書的孩紙,我們總是能從中找出規律,發現這件事情中的明規則和潛規則。
1.龍王的等級
說到降雨,首先想到的就是龍王,傳說中的龍王呼風喚雨,騰雲駕霧,似乎就是降雨的直接操作者,民間向來有拜龍王求雨的傳統。
在《西遊記》中,出場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龍王,似乎有水的地方就有龍王。雖然各個龍王之間並沒有很明確的上下級關係,但龍王有很明顯的等級劃分,類似於周朝的公、候、伯、子、男的爵位制度。
龍王按照所管轄地盤的大小,分為不同的等級。
一等龍王:海龍王 (如東、南、西、北 四海龍王) 省 國以上級別的降雨
二等龍王:江、河龍王(如涇河龍王)地 市級別的降雨
三等龍王:湖、潭、澗龍王(如碧波潭龍王、鷹愁澗小白龍) 區 縣級別的降雨
四等龍王:井龍王(如烏雞國的井龍王) 鄉 鎮級別的降雨
但龍王只是降雨的執行者,並非決策者,而是聽命辦事。最終的決策權來自於天庭。
2.雨是最高權力控制人間的重要工具
當時的社會以農耕為主,雨對農業至關重要,什麼時節,下多少雨,原本是定量的。一年風調雨順,自然五穀豐登。如果雨水缺失「小滿不滿,幹斷田坎」「 穀雨不雨,交回田主」,人間莊稼欠收,就會發生饑荒。
人間想要風調雨順,必須敬天敬神:三牲豬羊,四季水果,心懷虔誠。
比如車遲國三仙,只因掌握了求雨之術,立馬從三隻野獸,一躍成為國師,連國王也要禮敬三分。
羅剎女憑芭蕉扇降雨,好看的妖精千篇一律,尊貴的公主呼喚雨,就從醜惡的羅剎鬼變成了高貴的鐵扇公主,享受百姓的香火供奉。
雨水,是人間的生命之源。有奶便是娘,有雨就是神。誰掌控了雨水,就代表了至高無上的權力。
但下雨的最終決定權,卻並不在他們手上,而在九重天上的最高權力中心——玉皇大帝手上。
雨水,是人類的生死符,玉帝憑此獎勵與懲處人類。如果人類對天庭的供奉足量,沒有不敬之心,便風調雨順。如果人類對天庭有一點點不敬,這個後果非常嚴重。
佛門聖地—西牛賀洲鳳仙郡,只因郡侯推倒了敬天的飯菜,便整整三年不下雨。餓死人數達到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也如同風中之燭,隨時可能餓斃荒野。
一連三載遇幹荒,草子不生絕五穀。大小人家買賣難,十門九戶俱啼哭。三停餓死二停人,一停還似風中燭。
這個地方可是如來罩著的,只要冒犯了天庭,佛祖的面子都不好使。
玉帝道:「那廝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監觀萬天,浮遊三界,駕至他方,見那上官正不仁,將齋天素供,推倒餵狗,口出穢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於披香殿內。汝等引孫悟空去看。若三事倒斷,即降旨與他;如不倒斷,且休管閒事。」
雨,是控制人類最重要手段,牢牢地掌握在玉帝的手中。
3.下雨的標準化作業程序。
如果下雨有總結表彰會,龍王的發言應該是這樣的:
「這是一次成功的降雨,勝利的降雨。在玉皇大帝的英明決策下,在風、雲、雷、電各兄弟部門的配合下,我們嚴格按照天庭指示精神,圓滿完成了此次降雨任務……」
這真不是謙虛,一場正規的降雨並不只是由龍王獨立完成的,而是多個部門的協作結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風、雲、雷三部。
「山雨欲來風滿樓」,正常下雨之前先風起雲湧,提醒一下大家趕緊收衣服。如果夏天,還會電閃雷鳴,以烘託氣氛,彰顯天庭威嚴。
但這僅僅是正規化的大規模降雨,還有更多小規模的降雨。比如我們常說的「十裡不同天」「東邊日出西邊雨」,如果每一次降雨都要這麼大的陣仗,四部神將得累死。
所以,天庭還有一種簡單靈活的小規模降雨機制:地市級以下的降雨由屬地龍王執行,雨部2-4等龍王旗下亦有一套小型的風雲雷電系統,由雨部兼行風、雲、雷三部職責
一場標準化的降雨流程是這樣的
這個圖中很明顯看出,雷部與雨部的機構龐大,而風部與雲部基本就是應個景的,屬於光杆司令。雨部(龍王)屬於實權部門,工作量大,所以人員配置多。而雷部的主要職能實際是紀檢監察,負責懲戒人間為惡者,並萬靈修行施劫。九天應元普化天尊相當於紀檢書記兼氣象部門領導。所以九天應元府的機構龐大。
4.非標準化降雨:人情雨,面子雨。
天庭的神仙,跟凡人是一樣的。法律不外人情,雖然下雨是一件很嚴肅很認真的事情,但還是免不了打招呼、遞條子、賣面子、鑽空子的事情。西遊記中的人情雨主要來自兩人。
孫悟空慣會仗著自己「齊天大聖」的名頭,又奉如來法旨保護唐僧取經。有面子有實力,還不太守規矩,在《西遊記》中常常跟龍王要人情雨,龍王碰上這麼個刺頭,也沒有法子,常常半推半就的也就答應了。
但在天庭另一位大老佬——太上老君面前,孫悟空只是個弟弟。
太上老君輩分高,資歷老,人緣好。是天庭最大的武器供應商兼「天宮生物製藥廠」廠長,從玉帝到龍王,都要給幾分面子的。常常一個條子到玉帝那裡,或者給個信物到龍王那兒,都能求來或大或小的一場降雨。
5我們來解讀一下《西遊記》中的幾次降雨
1)正規化降雨:
地市級的長安城降雨:由玉帝降旨,雨部二等龍王——涇河龍王兼行風、雷、雲之職,由於未嚴格按照玉帝旨意操作,被稽查部門發現而獲罪斬頭。
省國級的鳳仙郡降雨:由玉帝降旨,四大部門協同降雨,圓滿完成降雨任務。
2)太上老君的面子雨
車遲國降雨:虎、鹿、羊三仙是道家弟子,打著祖師爺太上老君的名號,給玉帝遞條子「五雷法文書」,由玉帝降旨下雨。被孫悟空半道載糊,把降雨的功勞攬到自己身上。
鐵扇公主求雨:因芭蕉扇是太上老君信物,故三等龍王和四等龍王常常會給老君面子,認扇不認人,有時候會下一些規模不大的雨。
3)孫悟空的人情雨
朱紫國降雨:孫悟空雖然很高調,但彼時的正經職位只是個弼馬溫,最多相當於個正科級幹部,實際上他的面子在西行的路上並不太好使,大多數時候都是自我感覺良好,更多的人是給他背後的金蟬子、觀音、如來的面子。在朱紫國時,他向龍王求雨,龍王不想大費周章,但面子又不能不給,只能打了噴嚏應付了事。
天庭的管理體系等級森嚴,但講面子、賣人情依然大行其道,跟人世間並無分別。所謂神仙們超然物外、超凡脫俗的生活,不過是天庭給下界編織的美好童話。凡間的萬靈拼盡一生修仙成神,想要脫離人間,如果知道他們所嚮往的神仙世界與凡間無二,不知道還不會削尖腦袋也要擠上仙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