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韜奮獎獲獎者寄語記者節:守正創新,唱響新時代主旋律

2020-12-14 西部網

中國記協網消息,11月8日,新中國第二十個記者節,一個不放假的節日。作為節日主角的你,一定和平常的日子一樣,依然忙碌在工作崗位上,「不是在新聞現場採訪,就是在去採訪的路上」。在這個有特殊意義的節日裡,我們邀請20位長江韜奮獎獲獎者寄語同行,共話初心使命,暢談職業榮光。

範春歌(第三屆範長江新聞獎獲獎者):永遠珍惜手中的筆

見證歷史,是記者的使命,也是記者的光榮。人生最好的年華獻給新聞事業,不乏艱辛,更不乏幸福。重走鄭和下西洋航線,赴中國南極長城科考站採訪,從長江入海口出發直至青藏高原的源頭考察……跨越千山萬水,祖國在我心中,人民予我力量。作為一名新聞戰線的老兵,在這個節日裡,最想提醒自己的是,傳承範長江先生的精神,永遠珍惜手中的一支筆,無愧時代無愧人民無愧未來的檢閱。

益西加措(第五屆範長江新聞獎獲獎者):新聞輿論工作,往往是偉大事業的開篇與先聲

2018年5月,益西加措(左二)率西藏日報全媒體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蹲點式大型採訪報導組深入基層調研採訪。這是他在拉薩市尼木縣田間地頭採訪。

「對於一個人的最高獎賞就在他的事業中。」這是我國一位著名記者的自我激勵格言。這句話,也反映了廣大新聞工作者愛崗敬業、執著追求的力量源泉。當然,對於需要通力協作的新聞工作而言,從業者個人在事業中獲得的任何獎賞和榮譽都不僅僅屬於自己,而更多的屬於恩師,屬於組織,屬於並肩戰鬥的同仁。事實上,正是許許多多新聞工作者用人品和作品共同構築新聞事業大廈的基石,才使我們的事業像今天這樣欣欣向榮。「新聞工作是崇高而光榮的事業,新聞工作者是令人自豪驕傲的稱號。」新聞輿論工作,往往是偉大事業的開篇與先聲。

賈永(第六屆範長江新聞獎獲獎者):時刻準備出發,時刻迎接挑戰

2016年春節,賈永(右二)在中國最寒冷的伊木河邊防連採訪。

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需要我們遵循實踐規律以錘鍊腳力,需要我們遵循認識規律以錘鍊眼力,需要我們遵循思辨規律以錘鍊腦力,需要我們遵循傳播規律以錘鍊筆力。一個合格的、優秀的記者,他的工作姿態應該是這樣的:時刻準備出發,時刻迎接挑戰,時刻投入戰鬥!

羅成友(第六屆範長江新聞獎獲獎者):讀懂基層融入百姓,寫出思想傳遞溫暖

理論根基不牢的記者,雖身入了基層,卻深入不進基層,不會寫出有多少思想高度的稿子;對群眾缺乏真情實意的記者,雖走進了群眾中間,但卻融入不了群眾中,聽不到發自肺腑的心聲。只有打牢了理論根基,有百姓情懷的記者,才能讀懂基層,融入百姓,寫出有思想、有溫度的稿子。

劉楓(第七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非凡腳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華章

2011年冬,劉楓(右一)在塔城地區額敏縣採訪哈薩克牧民。

好新聞是走出來的,在路上心裡才有時代,在基層心裡才有群眾,在現場心裡才有感動。記者的眼光,決定記者的高度,只有不斷增強「眼力」,才能夠從個別中發現一般,從典型中揭示普遍。擁有最強「腦力」,才能跳出「橫看成嶺側成峰」,做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精彩之作,必有神來之筆,只有最強「筆力」,才能推出精品力作,記錄偉大時代,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欒俊學(第十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真實、客觀、公正是新聞永遠遵循的準則。記者首先要守得住自己的新聞靈魂。如果新聞靈魂被利益所吞噬,在記者面前就沒有了那些弱者對公正的企盼,結果就是社會的公正、道德底線遭到破壞。所以作為一個記者,要始終秉承範長江精神,範長江精神的精髓就是有堅定理想信念,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舒斌(第十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躬逢新時代該有新作為

在技術迅猛發展媒體傳播格局發生深刻變革的今天,我們更加需要堅守,堅守我們的初心和使命,堅守我們的理想和信念,堅守我們的良知和底線。我們始終要堅持守正為本,創新為要,用心、用情打造更多精品力作,努力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無愧於黨和人民的期待,無愧於這個偉大的時代。

王天定(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沒有閱讀量的稿子等於無效勞動

新聞人要緊跟融媒體時代發展,積極圍繞黨和國家大的方針政策,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提高新媒體稿件閱讀量。作為一名從事紙媒多年而後又兼顧新媒體的攝影記者,深深感受到:新聞在基層,記者永遠在路上,做沒有閱讀量的新媒體稿子,等於無效勞動。

黃雄(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謳歌偉大的新時代

2018年,黃雄(右)16年來,第21次到漣源市橋頭河鎮太平村採訪。

20年過去了,我從初生牛犢的年輕記者,不知不覺步入了「資深」行列,這既是對火熱歲月的紀念,也是對自己從事新聞工作的總結。歲月如歌,讓我們一起用真實的文字圖像、音頻視頻,來謳歌這偉大的新時代。

包臨軒(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讓新聞散發真與善的光芒

包臨軒(左)在指導編輯工作。

在採訪的路上行走,要帶著深厚的積累和思考。一個優秀記者以自己的看、聽、問和體驗,將事實和感知化為鏡頭、聲音和文稿,讓公眾獲得「實景」的同時,也能體味出記者內在的「願景」,那將是新聞孜孜以求的境界。只有始終將責任和道義裝在胸中、扛在肩上,你採訪的步履才會變得格外紮實,你寫出的新聞才能散發真與善的光芒。

王遐(第十二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出發,成為生命的一部分

從業30多年,「出發」已然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每一次出發,我都會經歷刻骨銘心的感動,都會激情澎湃地把感受到的一切記錄下來,表達出來。我很慶幸自己選擇了新聞記者這個職業,是這個職業讓我有機會看見、親歷了許多人都無法看見、無法親歷的新聞現場和新聞故事。這一切,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滋養了我的思想情感,讓我的生命過得精彩、過得有意義。

鄭晉鳴(第十二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做個好記者,始終在路上

半輩子堅持寫好人,但還是沒有寫完;立志一輩子做個好記者,始終在路上。轉眼間,我已經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紀,在崗位工作的時間越來越少,但做人的時間依舊很長很長。趁自己還能拿得動筆,用心、用情、用更好的文字給讀者呈現一篇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好報導,突然間就有了「打起背包,重新出發」的衝動和信念。在第二十個記者節到來之際,我願與各位同仁一道,繼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鄧兆安(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只要肯努力,無高不可攀

回望自己40餘年的新聞之路,深切地體會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深情做好一件事,並不斷設置心中的「珠穆朗瑪」,敢於登別人沒有登過的山,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這種永不滿足、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是每個人成長進步的最大原動力,它會讓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實現心中的偉大夢想!

關中(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不停地走下去

2000年,在西藏直播《攀登珠峰》時,關中(左)正在安慰生病的同事。

做新聞工作就像在海邊走路,浪花會不斷把你的腳印抹平。想要留下點什麼,就得不停地走下去。

皮樹義(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新鮮面對每一天

皮樹義(右一)在雲南農村採訪。

記者工作是個辛苦活,也是個新鮮活。記者每天要面對新鮮事,報導新鮮事。新時代,新氣象。記者要保持新聞敏感,就要總有新鮮感,善於發現新事物,及時報導新亮點,深入研究新問題,努力學會新表達,新鮮面對每一天。

王雪飛(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在時代的土壤裡深深紮根

新時代的新聞工作者應該把牢方向,立定腳跟,練好本領。只有練就過硬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我們才能看清歷史方位,做到立場穩、方向明;才能在時代的土壤裡深深紮根,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中立定腳跟,接牢地氣;才能在實踐中不斷砥礪品質,增強本領;才能與黨同向、與人民同心、與時代同行,交出不負時代重託、不負人民期望的合格答卷。

劉業勇(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做到「全天候」,成為「多面手」

在全國人民逐夢追夢的徵途上,在全軍官兵奔赴強軍目標的行軍中,我們要用一篇篇有溫度的文字記錄美麗動人的中國故事。美好的畫卷是用汗水描繪的,恢宏的旋律是用熱血譜寫的,想記錄下飛速前進的偉大時代,必須參與其中,成為時代的奮鬥者,使自己的情感和熱血匯入時代的滾滾洪流。作為新時代的新聞工作者,要牢記黨和人民的囑託,紮根人民群眾之中,錘鍊和掌握過硬本領,做到「全天候」,成為「多面手」,動真情、講實話,永遠以人民為中心,心繫人民,歌頌人民。

吳湘韓(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創新變革時代,依然需要堅守

在這個「四全」媒體時代,記者節不僅是專業記者的節日,也是所有參與新聞傳播者的共同節日。創新變革的時代,新聞人依然需要不變的堅守。無論媒體格局怎樣變化,無論載體和受眾怎樣變化,新聞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會變,新聞人的理想情懷不會變,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不會變,踐行「四力」的職業要求不會變。

俞佳友(第十五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把職業當成事業做

俞佳友(左)與66歲的老郵遞員葉志清交談。

「離基層一線越近,與幹部群眾越親,新聞報導也就更鮮活、更有生命力。」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更是新聞人從「相加」邁向「相融」的時代,只有牢記「48字」職責和使命,切實增強「四力」,拜群眾為師,做百姓親人,把職業當成事業去做,才能始終不忘初心、練就匠心、持有恆心、胸懷愛心,為最愛的新聞事業、為人民群眾服務一輩子。

畢鋒(第十五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獲獎者):基層永遠是新聞的不竭源泉

2019年10月,畢鋒(右)在西藏自治區拉林鐵路工地採訪。

一次次走近職工,一次次體味冷暖,一次次感受偉大。不管是高原工地,還是高鐵站車,基層火熱的生活,永遠是記者報導的不竭源泉。走在新時代,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懷揣夢想擔使命,重整行裝再出發。值此記者節到來之際,衷心祝願所有同行節日快樂,工作順遂,身體康泰!

(原題為《長江韜奮獎獲獎者寄語第二十個記者節:守正創新 唱響新時代主旋律》)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馬來順:守於初心持於恆心勇於創新 續寫新時代守正創新的「老兵新...
    守於初心 持於恆心 勇於創新續寫新時代守正創新的「老兵新傳」——在河北新聞界慶祝第二十一個記者節座談會上的發言(2020年11月5日)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長城新媒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馬來順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獎者,長城新媒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馬來順發言。
  • 守正聚力 創新共融——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主論壇觀點聚焦
    編者按  11月19日上午,在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主論壇上,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主流央媒負責同志,網際網路企業負責人,長江韜奮獎新媒體獲獎者等行業「大咖」和長沙市負責同志分別登臺,圍繞「守正聚力創新共融」的主題發表演講,現場金句頻出。湖南日報記者採擷他們的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 翟惠生書面致辭中國新聞獎和長江韜奮獎獲獎者研討班
    尊敬的李群部長、姜鐵軍常務副部長、高挺先主席,各位老總、專家學者、同志們:     幾天前,中國記協在北京隆重舉行第十九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屆長江韜奮獎、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頒獎報告會,李長春、劉雲山、陳奎元等領導同志親切會見獲獎者代表並為大家頒獎。
  • 獲獎者說 | 找準坐標定位 書寫時代的新聞史話
    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獲獎者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深感在這個偉大的變革時代肩負的責任和使命重大,再次積聚砥礪前行的溫暖和力量。新聞工作者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確保輿論導向的正確,為實現中國夢奏出響徹雲天的主旋律。    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韜奮系列獲得者、人民日報社楊湧:    •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是黨的要求,是人民的囑託。
  • 「創新與守正:歷史風雲中的鄒韜奮」學術研討會舉行
    第五屆韜奮學術研討會 創新與守正:歷史風雲中的鄒韜奮加之今年又適逢五四運動百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本次研討會以「創新與守正:歷史風雲中的鄒韜奮」為主題,回顧韜奮先生為社會進步、國家獨立與民族復興作出的偉大貢獻,探討其影響與價值,具有特殊的意義。
  • 河南日報記者平萍喜獲長江獎,河南日報通訊《馬氏「兄弟」跨越二十...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評選11月2日揭曉。來自全國報社、通訊社、電臺、電視臺和新聞網站的256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3件,一等獎40件(含10個新聞名專欄),二等獎85件,三等獎128件;20名新聞工作者獲長江韜奮獎,其中長江系列10名,韜奮系列10名。
  • 第21個中國記者節 總臺《我們走在大路上》等作品獲中國新聞獎
    11月8日是中國記者節。11月6日上午,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頒獎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欄目《慶祝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大會、閱兵式、群眾遊行特別報導》、《我們走在大路上》等全國各級、各類媒體的348件作品獲得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一大批新聞工作者用心打造精品力作,展現時代精神。
  • 河北新聞界慶祝第二十一個記者節座談會召開
    長城網記者 張世豪 馬寧 攝長城網11月5日訊(記者 張世豪 趙嬌瑩 馬寧)今天上午,在第二十一個記者節即將到來之際,河北新聞界慶祝第二十一個記者節座談會在石家莊召開,全省媒體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慶祝屬於自己的節日。
  • 強力推進人民調解 唱響新時代主旋律
    最後,劉亞敏副院長指出,人民調解工作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的積極探索和創新,希望特邀調解員擰成一股繩、合成一盤棋,增強主體意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調解工作中,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弘揚社會正能量,唱響新時代主旋律。
  • 記者節,重溫習近平對新聞工作者的10句殷切期望
    【編者按】11月8日是第20個中國記者節。對於廣大媒體人而言,這是一個兼具儀式感與周期性的「熱點時刻」。在第20個記者節,新時代學習工作室為您梳理回顧總書記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殷切期望。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1、旗幟鮮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 要旗幟鮮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通過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使正面宣傳質量和水平有一個明顯提高。
  • 德宏:守正創新 紮實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
    德宏:守正創新 紮實做好新形勢下意識形態工作 2020-12-18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省新聞戰線和廣大新聞工作者守正創新 推出了一批立得住叫得響的...
    視頻今年,在全力抗擊新冠疫情、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決戰脫貧攻堅等重大事件中,全省新聞戰線和廣大新聞工作者守正創新在今年第十五屆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評選中,就有近半數的獲獎者來自基層新聞單位。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 株洲市廣播電視臺記者 付萱:接下來我將不斷地增強自己的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用心對待每一次採訪。創造更多優秀的新聞作品。湖南省優秀新聞工作者 益陽日報社記者 張慶如:記錄好、傳播好益陽故事、講好益陽聲音,守好初心,一路前行,做一名新時代的好記者。
  • 南平:學以致用守正創新
    東南網1月1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連日來,南平市宣傳文化系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一書,並組織座談交流、學習分享等活動。大家表示,宣傳思想戰線要學在前、作表率,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貫穿工作全過程,學以致用,守正創新,提高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5日,南平市委宣傳部機關黨委再次組織學習研討。「要把習近平總書記《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各項要求,作為謀劃和推動工作的度量標尺和重要牽引,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在工作實踐中提高貫徹落實應用的能力和水平。」
  • 王麗達《我愛中國藍 我愛長江綠》生態文明主旋律新歌首發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袁雪飛報導 歷時近半年的創作,被業內人士譽為《長江之歌》的姊妹篇,由著名作家、經濟學家、中國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院長袁羽鈞作詞,著名作曲家鄭冷橫作曲,旨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主旋律歌曲——《我愛中國藍 我愛長江綠》正式發布。
  • 2019長江音樂節演出時間表,毛不易、薛之謙、王晰唱響鎮江!
    萬眾矚目的長江音樂節又將開始啦,這次的陣容升級更加星光璀璨,所有你心儀的明星大咖一網打盡!那麼演出時間表在哪裡可以看到呢?就讓小編為你奉上第一手資訊吧!長江音樂節鎮江站時間:2019-10-05至06長江音樂節鎮江站地點:鎮江世業洲長江音樂島長江音樂節鎮江站票價:待公開購票指南:大河票務
  • 本屆中國新聞獎和長江韜奮獎擬獲獎名單公示!
    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和第十五屆長江韜奮獎今日公示!來自全國報刊、通訊社、電臺、電視臺和新聞網站的352件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5件,一等獎63件,二等獎98件,三等獎186件;20名新聞工作者獲長江韜奮獎,其中長江系列10名,韜奮系列10名。
  • 常州市書法家協會守正創新賡續發展
    面對沒有專職工作人員的現狀,新老交替的新一屆領導集體一班人,在工作之餘,依然發揚守正創新、傳承發展的擔當精神,主動作為,砥礪奮進,推動書法事業繁榮發展。一守正創新,增強三個意識創新黨建新形式,增強政治意識。
  • 守正創新:新時代外國語大學的教育改革
    新時代面對國內全面發展、世界大變局、全球化風險社會、數位技術革命等新的形勢和新要求,高等教育改革,知識創新與人才培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這一新路徑總體而言,可以用「守正創新」來概括。守正創新是外國語大學教育改革新趨勢的客觀要求,也是科學處理其面臨的三對二元關係的理性抉擇。外國語大學的守正,要固本正源,守住「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之正;守住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立德樹人之正;守住大學精神與服務國家需要之正,守住辦學優良傳統與人才培養質量之正。
  • 江西:創新網上宣傳理念 進一步唱響江西聲音
    2019年全國各級網信系統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守正創新,科學謀劃,紮實工作,堅持服務中心大局,強化議題設置,提高策劃組織能力,創新傳播方式,推動正面主流聲音牢牢佔領陣地平臺,廣泛凝聚共識,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
  •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評選結果揭曉 河南廣電...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評選結果11月2日揭曉。來自全國各級各類媒體的348件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5件,一等獎68件,二等獎105件,三等獎170件。同時評出的還有長江韜奮獎,長江、韜奮系列各10位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