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不斷地學習,相信小葉子們的日語水平已經越來越高啦!不過隨著日語水平的提高,大家有沒有出現一些「學日語的後遺症」呢?舉個例子,自從小編學日語之後,每次看抗戰劇都會留意裡面說的日語正不正宗……
不多說,學日語的同學們都懂的。以下是小夥伴們列舉的自己的「學日語的後遺症」,大家可以看看有沒有「症狀」相同的「病友」呢?
1、參加過日本語能力考試(JLPT)的同學們一定對這句日語耳熟能詳:
天気がいいから、散歩しましょう!
天氣很好,我們去散步吧!
這句話是JLPT聽力測試中試音部分的對話,會播放三遍,主要是調節播放機音量大小,讓考場的學生都能聽清楚。
學日語的小夥伴在刷了大量的JLPT聽力真題後,開始自然而然地在「天気がいいから」這句話後面接「散歩しましょう!」
而且這句話還演化出了很多版本。比如:
天氣がいいから 、自殺しましょう!
這是考完以後感覺自己要涼涼的學生們,經常拿來開玩笑的一句話。
2、學習日語的同學在玩「石頭剪刀布」的時候,會不知不覺地喊出「じゃん・けん・ぽん」。因為這就是日語中「石頭剪子布」的說法。
3、學習日語時間長了,形容一個女孩時基本就是各種「かわいい(可愛)」;如果對於一個人感覺不太好,那就是各種「おかしい(可疑)」
1、在家看電視偶爾看到抗日神劇的時候,就會特意留意一下裡面說的日語正不正宗,有沒有出現一些像「米西米西」之類的奇怪的詞語……
2、在國內逛街時,會發現一些中國店鋪很喜歡用日語中的假名「の」,但是用法完全不對。學日語的同學一般是不會進入這種店的。
3、在國內的日料店用餐時,會留意菜單中的日文與中文的翻譯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或者翻譯得不地道,那麼再好吃的日料都感覺不正宗。
4、日語學習到一定水平的同學,在看日劇、日本動漫、日本綜藝的時候,會不經意間忽略字幕的存在,變成聽力的練習了。
1、原本英語很不錯的同學在長時間地學習日語之後,英語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比如像:アメリカ(美國)、コンピュータ(電腦)、エレベータ(電梯)、マクドナルド(麥當勞)等等。「日式英語」的感覺,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
2、不自覺地把日語融入到英語中。
用英語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在心裡的默念是這樣的:
My name is XXX です!
問別人的名字的時候就是:
Are you XXX ですか?
1、日本的漢字和中國的漢字有一些很像,有的只有一點點不同。比如說:
我們的【呂】字是兩個【口】,日本的是這樣【呂】,中間有一撇。
還有勉強的強這個字,我們是這樣的【強】,日本就是【強】
學習日語的「後遺症」,有一項就是這些相似的字很容易寫錯。
2、有一些日本的東西,一時間不知道用中文怎麼說,比如說箸沖,筷託……
所以這些詞第一反應還是會說成日語。如果學習日語的同學在聊天時突然冒出兩句日語,不要覺得是在故意炫技,可能真的一時想不起來怎麼說。
舉個例子:
カルビス翻譯過來是「可兒比思」,マヨネーズ翻譯過來叫「美乃滋」,怎麼都覺得還是日語的說法叫得順口。
以上就是學習日語之後會產生的各種「後遺症」,小葉子們是不是有種「沒錯,說的就是我了」的感覺呢?
本來日語的學習已經夠辛苦了,同學們還會因為這些「後遺症」而被朋友們投來「關愛智障的眼神」,我們太難了!
所以說,「關愛學日語的孩子,從我做起!」
想了解更多日語的相關資訊嗎?千之葉日語日本留學免費辦微信公眾號,每日推送日語學習,日本留學資訊,以及專業的日本留學規劃,為你的留學之路保駕護航,趕快掃碼諮詢小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