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菜作為大同市的特色農產品,種植歷史已有200多年,分布在大同市的大同縣和廣靈縣,大同縣是最主要的黃花菜生產基地。大同黃花多生長在大同火山群下,獨特的地理、氣候和土壤條件培育了其顏色鮮黃、角長肉厚、油性較大、久煮不爛、脆嫩爽口、營養豐富的品質,是同類產品無可比擬的。同時,大同黃花菜採用了集中蒸製、水泥地晾曬,無需加硫便可長期儲存,使得黃花菜的色澤和營養成分發揮到極點,成為名副其實的「優質黃花菜」。2006年2月14日,大同縣以大同縣黃花合作協會的名義,註冊了「大同黃花」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為大同市惟一的一個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然而,記者從大同市工商局商標科了解到,如此珍貴的金字招牌,自註冊後,至今一直閒置未用。至於原因,該科負責人說,大同縣黃花合作協會不向當地生產銷售黃花的企業或個人授權,當地工商部門多次出面協調不起作用。
大同縣黃花合作協會是以原大同縣農業局(現為大同縣農業委員會)牽頭成立的,理事長為原農業局長,秘書長為原農業局的一位高級工程師,會員有4個種植黃花菜較為集中村莊的全體村民,以及其他黃花種植戶組成。大同縣農業委員會主任辛全斌介紹說,由於歷史原因,「大同黃花」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目前由大同縣永翔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保管,他正準備著手將其收回縣農業委員會。他否認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大同黃花」一直沒有使用的說法。他說,大同縣黃花合作協會,一直是免費將「大同黃花」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提供給其會員使用,不存在不讓使用。只要在其產品包裝上註明「大同黃花」,說明已經在隱性使用了,只是一些企業、個人使用了卻沒有意識到。同時,記者還從該局了解到,該縣從2009年開始,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當地農民每種植一畝黃花補貼500元,兩年內新種植黃花11000畝。目前,全縣黃花種植面積5萬多畝,黃花總產量1萬噸(幹制)。
大同縣黃花總公司董事長王生傑告訴記者,該公司是大同縣黃花合作協會的會員,他本人是大同黃花協會的副會長,但該公司銷售的黃花菜從未使用過「大同黃花」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市縣兩級工商局曾出面協調未果,至於未使用的原因他不願提及。記者從其黃花商品包裝盒上看到,註冊商標是「昊天」牌,註明獲香港國際農產品博覽會金獎、獲國家(山西)特色農產品金獎、獲國家優質名牌產品、獲國家著名品牌產品,然後是中國黃花之鄉,山西大同縣黃花總公司,沒有「大同黃花」字樣。
大同縣三利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也是大同縣加工黃花菜的企業之一,總經理龐乃東說,該公司每年銷往外地的黃花有600噸(幹制)之多。所銷的黃花菜全部沒有任何標誌(包括產地),都是打成大包裝運走,然後進入國內批發市場和一些加工企業。他還說,山西大同所產的黃花質量最好,但其價格難顯優勢。他說,採購商採購到好產品,一般都不願讓同行知道進貨渠道,所以在發貨時不讓註明產地,然後以高價進入市場。他認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是有效地提高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競爭力,所以當地政府就應該鼓勵原產地的黃花使用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甚至是原產地必須使用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才能體現原產地產品的價格優勢。
記者電話採訪了山西永翔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郭玉龍,他說他們公司銷售的大同黃花菜,也是沒有商標標誌的大包裝,同時也證實了「大同黃花」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確放在他們公司裡,但他拒絕透露放在哪裡及使用情況。
大同市工商局商標科的負責人說,「大同黃花」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四年未使用,說明了當地政府商標觀念、品牌觀念、市場觀念比較淡薄,還說明大同市對農產品地理標誌的使用和管理機制尚未建立和完善。他希望當地政府出面,將工商局、質檢局、商貿局、農業局以及黃花生產企業召集在一起,商量一個解決的辦法,儘快讓「大同黃花」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發揮它的富農作用。對此,本報翹首以待。
策劃:王玉懷 邢愛田 特派記者 劉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