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16年6月上旬,陸軍第13集團軍某旅組織30餘個黨支部開展軍事體技能綜合競賽活動。此次活動以黨支部為競賽單元,設置牽引橫越、水中運送圓木、背沙袋越野、專業操作等10餘個訓練科目,突出檢驗錘鍊戰鬥體能、作戰技能、組織指揮、團隊協作、戰鬥精神。(中新社記者 高效文 攝)
島內知名作家王豐10日在臉書發文稱,大陸可不是好唬的,「大陸可以忍於一時,可以不發於一時,但如果形勢逼得大陸必須做最後抉擇,那麼,愛好和平的民族也可能一夕之間變成戰鬥民族」,「因此大陸公使這段談話,美國必然除了乖乖咽下這口氣,也想不出別的對策來」。臺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10日對香港《明報》說,美國會雖然通過國防授權法,但川普變得很快,「常常發生這樣的事,最後你會發現沒有遵行,川普挑戰中國的事後來都沒有成功」。
當地時間8日,中國駐美大使館邀請200多名中國留學生、臺灣僑胞及媒體人士,由駐美公使李克新主持召開中共十九大與川普訪華之行的說明會。在談到中美關係的走向時,李克新表示,臺灣問題仍是中美關係的挑戰,尤其美國國會通過《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要求美國國防部研究美臺軍艦相互訪問、靠泊的可行性。他說,「我可能要感謝美國朋友了」,因為中國從制定《反分裂國家法》以來,「還真沒機會用過」;當美國派遣軍艦前往臺灣,《反分裂國家法》隨即啟動,「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軍武力統一臺灣之時」。
臺媒認為,大陸官員的強硬表態並非無的放矢。8日,臺灣「立法院」二讀通過「公投法」修正草案部分條文,將「公投」年齡降至18歲,大約可增加60萬臺灣民眾參與;其他包括「公投」範圍、各階段門檻等條文,將於12日一併表決、完成三讀。民進黨主張「公投」範圍涵蓋「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的複決,還主張今後「公投」都要大幅降低門檻。對此,臺灣「中央日報」網10日發表社評稱,近期一連串的動作顯示,民進黨正在有計劃地在政治上與大陸對抗,這當然會使目前的兩岸僵局雪上加霜。萬一「公投法」修正後,適用「領土」「主權變更」以及「憲法修正案」,就會觸及大陸紅線,被視為「邁向法理臺獨實實在在的一步」,大陸定會採取強烈手段反制,啟動《反分裂國家法》也就勢在必行。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嶽預測,從現在到2019年是關鍵兩年磨合期,兩岸關係若無法達成維持現狀的諒解,一旦北京公開定性蔡英文當局為「臺獨」,可能會在2020年臺灣「大選」前夕對臺採取「地動山搖式的非和平幹預作為」,在2021年「第一個百年」和2022年中共二十大之前,迫使兩岸磨合出北京容忍的底線。
一名臺灣問題專家1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臺灣的緊張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武統,很可能玉石俱焚。但問題是,你如果要搞「臺獨」,就沒有和平可言。他說,不管是大陸方面武統的聲音,還是臺灣方面擔心武統的聲音,在蔡英文上臺後都開始變多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蔡英文搞「隱性臺獨」,暗度陳倉,在「去中國化」上不停搞小動作,「哪天要是搞出一個大動作,那我們就肯定要啟動《反分裂國家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