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高考一直以來都被視作是決定人生成敗的考試,是很多人實現夢想的途徑。但是「它」真的能決定一個人未來的成就嗎?我想說絕對不是。
大家經歷了高考,無論是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還是由於發揮失常無緣自己理想的大學,我想大家都沒有必要在這裡糾結了,大學的好壞並不決定一個人的成敗,有一句話說得好:「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所以我們不要糾結要去哪裡發光,而是應該花更多的時間讓自己變成那個所謂的金子。
正如我上一篇文章介紹的大學生活,大學生活並不像高中那樣壓力式的教學,無論是名牌大學還是普通大學,我們的大學生活都是差不多的,只不過是,好的大學學生身邊資源豐富,校園文化環境也要好,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好的大學的學生就一定比普通大學的學生優秀,我想大家都知道華中科技大學關於本科生畢業拿專科文憑的事件吧!所以說這完全取決於個人、取決於你想用怎樣的方式渡過你的大學生活、取決於你未來想找一個什麼樣的工作。
這麼說可能大家也不能理解,我給大家講個我朋友的例子,他就是一名普通二本學校的學生,學習的專業是信息與計算機科學,在專業課學習上,他並非是名列前茅,但是從他進入大學之後,他就對自己未來的就業有了詳細的規劃,由於在理論學習上基礎差,他便放棄了考研的機會,在平時的課餘時間他都會去圖書館看看書,研究自己所琢磨的技術,在寒暑假他都會找一個跟自己技術相關的公司實習,不斷的適應工作環境。每當我問到他為什麼這麼拼時,他都會告訴我說,自己的學校不是很好,很多公司都看重學歷,在沒有辦法改變自己出生的時候,就只能比牛逼大學的學生付出加倍的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技術,在大四找工作的時候,他便脫穎而出,成功進入了百度公司。其實對於一個二本學校的學生能進入百度,我想已經顛覆了常人的認識,好多人都會說人家只要985和211的學生,其實事實告訴我們並不是,只要我們足夠優秀。
剛剛進入公司,他便是一個小小的業務員,因為在百度有三個月的實習期,過了才能轉成正式員工,他說在這三個月裡面,他每天都是加班到晚上,比一般同事都走得晚,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小組裡面學歷是最低的,所以要想留下來自己就要付出得比別人多,給小組帶來更多的價值,就這樣熬過了三個月,有一天小組領導終於找他談話了,說你可以留下了。他給我說當時他們小組實習生好多都是清華,北理和海外留學生,唯一的一個轉正名額卻給了自己,真的是不容易。
這是個真實的事情,當時他給我講的時候我也是震驚了,所以說機會是公平的,唯獨努力是要自己付出的,所以對於高考不理想的學生來說,我們要放低姿態,既來之,則安之。人生的成就是你自己說了算而不是學歷!加油,祝各位考生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