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有人這樣說:國內學英語時,感覺自己棒棒噠,但一出國,就發現跟沒學似的。特別是口語,只要一說出口,老外就抖三抖。而且,有些課本上教的英語口語,老外早就不說啦,今天就來盤點一下我們常用,其實已經「過時」的那些英語:這句見面語早已被「What’s up?」/「How is it going?」所替代,不過把它用於寒暄北京交通時,也是極好的——How 堵 又 堵?爸媽的少時偶像李雷和韓梅梅,曾經有過這麼一段經典的對話:-「I’m fine.Thank you,and you?」經常看美劇的爸媽可能早就知道,回答「I am fine.」的人已經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Good」或者「Not too bad」這種說法。不要吃驚,就是這句中國人都會的英語!美國的使用率還算高的,但在英國,除了正式場合,就極少聽到他們說「Thank you」了。他們說得比較多的是「Cheers!」或「Cheers mate!」。很多年前,在英國,人們見面打招呼就會說「Good cheer to you」,也是沿用至今啦!在英美國家,很少說「Good bye」或 「Bye bye」。太正式又太孩子氣。他們經常使用「See you/See you later!」,或者直接說一個「Bye!」;如果對方出遠門,他們會說 「Take care!」;一般周五下班的時候,同事之間會說「Nice weekend!」。詢問別人名字時,用「What is your name?」其實是非常不禮貌的。這裡要注意,在向對方提出一定要求時,儘量避免使用陳述句,應該使用疑問句或否定句,可能看起來會有點低三下四的,但在英國是一種基本的禮貌。所以,在問別人名字時,可以說「May I know your name?」或者「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
4. 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 這句非常形象且看起來很高級的表達,其實早就過時啦,外國也可能只有部分老人才會用。今天的年輕人們經常說「It is pouring.」或者是「Rain hard.」
褲子 pants/jeans (不說trousers)好吃 nice/tasty (不說delicious)真遺憾 It’s a shame (不說 It’s a pity)馬馬虎虎 That’s OK (不說 just so-so)
有爸爸媽媽們可能要問了,為什麼我們如今還在學習這些過時的英語表達呢?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目前在我國,學英語仍然是重學術輕應用。等真正要用英語時,會出現開不了口或者說得一口「寫作式英語」的情況。而且語言發展太快,常用教材的更新頻率又太慢。所以要能開口說,並用到最新穎的英語表達,單靠背單詞和學語法可不行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