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蛋的旅程最美的景色在路邊都說最美的景色在路上,從福建到青海的國道316線公路,這是一條橫貫東西的景觀公路,在全長2915公裡的路上,高山峽谷跌宕,河流曲折蜿蜒,景色極其多樣。
可能開過這條路的很多人,翻越看到驚人的秦嶺之景後,會覺得甘肅定西段的景色乏善可陳,多是黃土梯田和山谷河溝。很多人開車經過這一路段,卻沒有發現路邊的美景就這樣被匆匆錯過。在316國道甘肅禮縣到岷縣的路上,有一處叫做「狼渡灘」的地方,這裡河灣九曲十八彎,景色驚豔,登山山頭或航拍,才能發現它的真美,這裡美的不可方物,完全可以媲美新疆和青海的草原溼地景觀。
「狼渡灘」目前還不是收費景區,周邊有大片豐美的草場就叫「狼渡灘草原」,這是擁有佔地90多萬畝的大型溼地草原,那布大河蜿蜒從草原上流過,狼渡灘是甘肅南部少有的優良草原,建國後還長期被作為軍馬所使用。
因為國道橫穿草原,前往到達的交通已十分便利,只是目前狼渡灘知名度還不高。在草原的西側,已建有簡單的休息度假區,有草原蒙古包和農家樂等旅遊基礎設施,附近也開闢了多條騎馬或徒步的線路,成為剛剛開始興起的一個甘肅旅遊點。不過很多來到這裡的自駕遊客,他們會更喜歡去沒有開發過的草原河灘遊覽。
狼渡灘的故事相傳在古代,附近水草豐茂,溼地含水量巨大,這裡是泥沼草原,牛羊馬匹都很難暢行,唯有輕盈野狼可自由穿行,狼的傳說讓這一片水草河溝草原,有了一個讓人一聽難忘的名字「狼渡灘」。
「狼渡灘」原本處於深山不為人知,也就是近年來才開始建設遊客中心和草原農家樂,剛逐漸被人所提起,就算是甘肅人,知道這裡的人也不多。
初期時候因為遊客素質問題,公路邊的草場曾經遍地是野餐丟棄的垃圾,後來經過大規模垃圾清理,才恢復了純淨的草原面貌。這裡附近沒有垃圾桶和環衛工人,所以遊客必須自己帶走所有的垃圾。
「狼渡灘」地理位置位於青藏高原東段和秦嶺山脈西緣過度帶,呈現了兩種風貌的融合,這裡也是隴南和定西兩地的分水嶺。草原平均海拔在2600多米,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呈平原丘陵地貌,附近山體渾圓,地勢平坦開闊,年平均氣溫只有4.9℃,山下如果是在下雨,高原草原上可能就是在下雪。
這裡的草原河谷,曾是一條具有大量歷史故事的茶馬古道,歷朝歷代都曾經被多次提及,是重要軍事通道和古戰場。
「狼渡灘」古時曾是西周王朝,秦漢部落牧馬之地東漢時期,這裡曾是羌漢爭霸多次爭奪的區域;三國時期,魏國大將鄧艾出奇兵,經狼渡灘進入隴南,避劍閣而奪江油,偷襲滅蜀國。明朝時期農民起義軍李自成發動洮(州)河(州)之戰失利,敗走馬塢,禮縣,曾屯兵狼渡灘。清朝陝甘總督年羹堯將軍西徵曾屯兵狼渡灘,後期繼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平甘陝回亂也曾駐軍這裡。民國期間「陝甘回變」期間,這裡也曾經戰事紛爭連連。
紅一,二,四三個方面軍北上抗日,曾經過隴南和定西,1935年9月,紅一方面軍離開哈達鋪,途經理川越過狼渡草原,相隔一年後,紅二,四方面軍在岷縣集結休整後又一次途經該草原。其實在這片現在看起來平靜的草原之下,不知道隱藏了多少的慘烈和激昂的歷史故事。
沒有門票的美景勝地現在的狼渡灘上,牛羊成群,平靜安逸。就算是入秋了,草原依然因為肥沃的土壤和豐沛的水源,而繼續綠草茵茵。這裡的河溝百折彎繞,從天空上看,白色的羊群和黑色的犛牛群,點綴著整個草原,一片高原牧歌的景色。
其實公路邊能看到的景色,只是整個狼渡灘草原的很小一塊,周圍的草原面積巨大,歷史寺廟,寶塔和堡寨遺蹟眾多,曾經擁有很多的故事傳說。不過因為不少地方有沼澤溼地阻擋,也沒有建設油路,很難開車到達,需要騎馬或步行尋訪,這也讓人感到這片草原深不可測,故事非常耐人尋味。
現在這裡逐漸成為一處小眾的自駕旅行景點,開始有一些慕名前來的遊客來拍寫真。那種草原氣息,就像將人帶到青海和新疆的感覺一樣。非常希望這片甘肅定西的高原草場,能夠繼續保持那種原始的風貌,展現它千年以來平復歷史痕跡的自然之力,讓這種九曲河灣的美好,永留在高原公路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