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用肯定式教養理念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第6章,所有購買本專欄的朋友可以免費加入圈子進行後續指導。
剛看到一個媽媽輔導孩子作業的經歷,輔導孩子拼音10分鐘,結果手上帶的apple watch就開始報警,心率超過120次/分鐘。
要知道正常人的心跳在75次/分鐘左右,超過100一般就是運動後的心跳了。那為什麼媽媽輔導作業心跳會這麼高呢?只要輔導過孩子的父母應該都知道,還能啥原因?被孩子氣的唄!
話說因為孩子的作業被氣的心跳加快應該是比較輕的症狀了,前些年不還有因為孩子作業被氣得腦溢血、心肌梗塞的嗎?父母們簡直就是在拿命輔導孩子作業啊!
正是因為作業讓如此多的父母發愁,我才創作了此專欄,幫助父母解決輔導孩子作業的問題。
前幾個章節我已經依次介紹了採用符合認知心理學的「肯定式」教養理念,讓孩子喜歡上寫作業、輔導作業總是愛發火?按我這步驟操作,7天解決你的情緒問題和搞不清楚輔導作業的最終目的,也就難怪家裡被作業搞得雞飛狗跳了,感興趣的可以翻看下之前的文章。從本章開始,我將教父母具體的、可執行的策略,幫助孩子脫離父母,自己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
本章我將重點教父母如何讓孩子自己積極主動地去完成作業,解決父母最習慣,也是父母最討厭的督促孩子問題,解放父母。
監督、催促,輔導作業的大忌
父母在輔導孩子作業的過程中,做得最多的事應該就是督促孩子。每天都要跟孩子屁股後面催,催著孩子趕緊寫作業。相信幾乎每個家長都幹過這種催促孩子的事。包括我也不能免俗。
為什麼父母這麼喜歡催促孩子呢?
首先肯定是因為孩子做作業時拖拉磨嘰了,這是肯定的。正因為孩子做作業不積極,如果不提醒催促,本來可以按時完成的作業,被拖到8、9點完成,耽誤了孩子的正常休息。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父母就不得不提醒催促了。
其次是因為督促提醒這樣的事幹起來沒有任何難度,不用教,任何人都會。看到孩子光顧著玩,忘了作業,一句提醒甩過去一般來說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投入低而收效高,當然父母也就喜歡採用這樣的催促了。
這樣的催促提醒雖然可以快速地解決眼前的問題,但是從長遠來看,對於養成孩子積極主動的作業習慣卻一點用也沒有,甚至有很大的反作用。
這種提醒的方法有沒有用,相信不用我來說,父母自己都很清楚。從眼前來說,肯定有用,但是從長遠來看,肯定沒用,要不然也不用父母一直都催了。每天都要催,也就父母會發火了。你說天天提醒孩子,督促孩子,整的作業像是給父母寫的一樣,父母能不生氣嗎?能不著急上火嗎?
但是反過來說,孩子之所以無法養成按時作業的習慣,不能做到積極主動地去寫,也恰恰是因為父母每天總是提醒督促孩子的結果。
你想啊,在孩子看來,反正每天寫作業時都會有父母提醒,他還有必要花時間精力記住自己何時該寫作業嗎?當然是沒必要了。相反,有父母的提醒還有另一個好處,比如說萬一錯過了作業時間,導致作業無法完成,首先要怪罪的是父母,而不是他們自己。變相的,孩子就不用為作業承擔責任了,孩子當然也就更沒動力主動寫了。
所以,孩子之所以拖拉磨嘰,不自己積極主動地寫,主要就是父母的督促提醒造成的。父母越是提醒督促,孩子越是無法養成對作業負責任的態度,也就越不會積極主動地去寫。
那有的父母可能就會問了:難道不應該催,由著孩子自己去寫?那孩子肯定每天磨磨唧唧的完不成作業?
這是個好問題。我們確實不應該催,但不見的就放任孩子,完全由著孩子拖拉磨嘰。
讓孩子積極主動寫作業的方法
我們不催孩子是肯定的,因為越催孩子,孩子越是不可能養成自己寫作業的習慣。但不催也並不代表我們就完全的放任孩子,由著孩子自己什麼時候記起來什麼時候寫。
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如何提醒孩子。
要知道完全指望孩子記起來作業這件事來是不現實的,因為對孩子來說,他們普遍對時間不敏感。如果不看時間,他們玩到9點可能也才覺得玩了一會兒,當然也就不會記起該寫作業這件事了。所以指望孩子自己記起該寫作業了,除非對作業比較上心的孩子,否則孩子大概率是無法記起自己還有作業的。
那怎麼辦呢,父母又不能提醒?
其實除了父母提醒,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來提醒孩子,幫助孩子記起作業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