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人造視網膜修復損傷視力,為逆轉視力喪失提供可能

2020-12-17 陳根

文/陳根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在其最晚期階段導致中央視力逐漸喪失甚至失明。黃斑變性(AMD)由異質複雜且仍知之甚少的機制引發,是65歲以上人群不可逆轉的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並影響全球超過1.96億人。

通常情況下,患者會經歷視野中心區域的模糊問題。而且一旦損失了視力,就幾乎註定了無法恢復,當前的治療方案只能儘量延緩眼睛向著最終的失明去發展。

現在,康普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就在為這種暫時無法治癒的疾病研究新的治療方法。在近日發表於《神經工程期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介紹了一種生物混合人工視網膜修復損傷的視力提供了可能

人造視網膜的細胞粘附在非常薄的絲素蛋白生物膜上,即一種與人體組織100%生物相容的生物材料,並被凝膠覆蓋。為了構建這種人造視網膜,研究人員開發了具有類似於布魯赫膜的機械特性的絲素蛋白膜——支持神經視網膜的細胞層。

隨後,研究人員將它們生物功能化,使視網膜細胞能夠粘附,並在它們上生長上皮細胞和神經細胞。最後,他們對生物雜種的結構和功能特徵進行了體外研究。結果顯示,這種生物混合視網膜能夠通過在患者眼中植入健康細胞來重建受損視網膜的細胞

此外,移植的視網膜還含有間充質細胞,可作為神經保護和神經修復分子的生產者,促進植入細胞和患者細胞之間的功能整合。這在超過1.96億受影響的黃斑變性問題上又邁出了一步。

相關焦點

  • Nature封面文章|呂垣澄等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
    衰老過程導致器官功能退化,喪失再生修復的能力。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細胞表觀遺傳信息的丟失,例如DNA甲基化被擾亂,導致基因無法被正確地讀取和翻譯。衰老的細胞是否還能恢復年輕的表觀遺傳信息,進而恢復器官功能和再生能力?
  • 逆轉衰老「時鐘」!眼球神經細胞再生或能恢復視力 老齡小鼠已顯示...
    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科學家們成功地恢復了老鼠的視力,成為最新的一項重磅衰老研究突破。他們將小鼠眼睛的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視網膜上老化的眼睛細胞時鐘「逆轉」,從而讓它們的視力獲得再生和功能恢復。
  • 為何視力喪失?
    孩子玩耍雷射筆時光束照到了電暖片上,頓時,一道光自電暖片上反射而來,不偏不倚直射入父親的右眼,瞬間父親右眼變得一片漆黑,經過醫生診斷,雷射光束經過電暖片反射直接損傷了視力最敏銳的黃斑區,累及視網膜內層和脈絡膜,視力或許終身受到影響。開心的禮物反變成傷人利器,真是太可怕了!
  • 糖尿病視力不好怎麼辦?這麼吃可以逆轉
    沒錯,長期高血糖,真的可能讓你的眼睛視力越來越差,最終真的會看不見。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一個10年的糖尿病患者,引起視網膜脫離,在改變飲食後,竟然被逆轉了。新研究:生酮改善視力與糖尿病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視網膜脫離呢?
  • 修復衰老大腦時代來臨?自然最新封面:重編程視神經恢復視力
    哈佛大學官網針對上述研究發布的一篇新聞稿在評價時提到兩次「第一」:這項研究第一次證明,有可能安全地對眼部神經細胞等複雜組織重新編程,使其回到早期年輕狀態;第一次成功嘗試逆轉青光眼引起的視力下降,而不僅僅是阻止它的發展。「我們的研究表明,可以安全地逆轉視網膜等複雜組織的年齡,並恢復其年輕的生物學功能。」Sinclair表示。
  • 英語外教視網膜脫落喪失視力 溫州醫生巧用新技術助他復明
    溫州網訊 近日,來自英國的外教niall視網膜脫落,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眼底外科主任吳榮瀚給患者眼內注入空氣填充,一個星期後,他的視力恢復了。  niall在溫州某英語培訓機構擔任外教老師,一周前,他眼前突然出現黑影飄動,隨後又出現大片遮擋感和視力喪失,經中國朋友介紹,找到了吳榮瀚教授,在門診裡,吳榮瀚用英語對niall的病情做了詳細問診,經檢查確診為孔源性視網膜脫離,niall的眼底出現了4個大裂孔,視網膜幾乎完全脫離,必須儘快手術治療。
  • 生物混合人工視網膜有望恢復患者視力
    與年齡相關的黃斑變性,是一種可能導致晚期患者徹底失明的嚴重疾病。不過西班牙馬德裡康普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為這種暫時無法治癒的疾病研究新的治療方法。在近日發表於《神經工程期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介紹了一種生物混合人工視網膜。
  • 糖尿病殃及黃斑可致盲 如何拯救糖尿病患者視力
    由於長時期血糖水平的改變,會導致眼底視網膜小血管的損傷,這種損傷會造成嚴重的視力下降。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會有1/3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常見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  據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眼底病學組組長許迅教授介紹,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狀態會影響到全身的血管和神經,這其中也包括眼底的血管和神經。
  • 今日《自然》重磅:恢復神經再生,年老小鼠重獲年輕好視力!
    科學家們利用三種基因,讓視網膜的神經細胞實現「返老還童」,重新獲得修復損傷和再生的能力。因青光眼或自然衰老而視力減退的小鼠,重新了獲得年輕時的正常視力。這項研究也憑其重要性登上了最新一期的封面。研究團隊由哈佛醫學院的David Sinclair教授領銜,呂垣澄(Yuancheng Lu)博士為第一作者,與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眼科教授何志剛博士展開合作。 「這項工作首次證實,我們有可能對視神經這樣的複雜組織進行安全的重編程,使其變得年輕。」
  • 新型生物混合人工視網膜有望藉助活細胞恢復患者視力
    與年齡相關的黃斑變性,是一種可能導致晚期患者徹底失明的嚴重疾病。不過西班牙馬德裡康普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為這種暫時無法治癒的疾病研究新的治療方法。在近日發表於《神經工程期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介紹了一種生物混合人工視網膜。
  • 眼球神經細胞再生或能恢復視力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雜誌2日發表的一項逆衰老研究突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將小鼠眼睛的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讓它們的視力獲得再生和恢復。該研究為人類進一步揭示了衰老機制,同時為青光眼等年齡相關性神經元疾病的治療指出了新的潛在靶點。
  • ...視網膜祖細胞治療視網膜色素變性(RP)快速、顯著、持續提高視力
    結果顯示,與治療前基線相比,該研究IIa期首個隊列中全部3例受試者的視力均得到了持續和進一步的改善,迄今為止視力相對基線的平均變化為提高23個字母。初步療效數據(視力採用標準化ETDRS圖表測量,每行5個字母)匯總如下:在最近的隨訪中,受試者視力較基線平均提高了23個字母。
  • 視力下降問題獲重大突破,哈佛團隊採用重編程神經元法,恢復小鼠一半視力
    但是,近日有兩大海外科研團隊相繼宣布,其針對衰老和青光眼造成的視力下降問題的研究,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或可有效逆轉衰老的時鐘。在組織修復中,哈佛團隊認識到,僅通過激活四個特定基因就可以將許多細胞類型轉化為幹細胞,這一進展讓他們頗為興奮。但不幸的是,在廣泛激活這些基因的同時會造成小鼠死亡,因為這些基因會促進正常細胞喪失同一性並發生分裂失控。
  • 科學家發現眼球神經細胞再生或能恢復視力
    雜誌2日發表的一項逆衰老研究突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科學家將小鼠眼睛的神經元,重編程到一個更年輕的狀態,讓它們的視力獲得再生和恢復。該研究為人類進一步揭示了衰老機制,同時為青光眼等年齡相關性神經元疾病的治療指出了新的潛在靶點。
  • 科學家用小鼠研究證明:新方法或能逆轉與年齡相關的視力下降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用一項小鼠研究證明,有可能逆轉與年齡有關的視力下降。研究小組利用胚胎發育過程中存在的基因,給小鼠的眼睛提供一種助力,事實證明是有效的。科學家認為,也許可以在人類身上使用類似的技術,不過在進行這些試驗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 視網膜脫離一年未察覺 小夥視力從0.6降至0.05
    不久前,備戰高考的他參加體檢,發現右眼視力從原來的0.6降到了0.05。到寧波市眼科醫院一檢查,醫生的診斷把小嚴一家嚇了一跳:視網膜脫離。經過手術,小嚴的右眼恢復到了0.4。雖然不可能再回到原來的視力,但醫生說,小嚴還算是幸運的,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永久性失明。
  • 新型人工視網膜:有望幫助盲人恢復視力!
    研究人員希望它能夠幫助盲人恢復視力。背景人類視網膜由幾個細胞薄層組成。(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如果一個人由於光敏細胞退化,無法將光信號轉化為電脈衝,因此喪失了視力,那麼通過手術將人工視網膜植入到眼睛中可以幫助他恢復視力
  • 單眼紅痛、異物感、急性視力下降,小心急性視網膜壞死症候群
    症狀ARN是眼科急症之一,患者短期內會出現單眼紅痛、畏光、異物感、急性視力下降和眼前黑影。在未接受治療的情況下,病程進展迅速且近70%的患者累計另一隻眼。大於50%的患者出現由於視網膜壞死造成的視網膜萎縮和玻璃體增殖牽拉導致的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最終視力喪失。
  • 【科學闢謠】高密度人工視網膜,讓盲人重見光明、實現超級視力又近...
    而仿生眼的誕生,給失明患者帶來了新希望;新的技術進展,亦不斷將不可能化為可能。最近,《自然》雜誌報導了一項革命性進展:通過高密度的人工視網膜製造工藝,讓仿生眼成像性能超過了人眼。如果能解決眼、腦協作問題,讓盲人重見光明、甚至實現超級視力將指日可待。 失明患者的希望之光:仿生眼人們感受外界信息80%靠視覺。
  • 花季女孩單眼視力喪失,家中寵物竟然是罪魁禍首?
    花季女孩單眼視力喪失,家中寵物竟然是罪魁禍首?這個月在門診就診的5個孩子,視力最好的只有數指,最差的已經沒有光感,都是全視網膜脫離。眼弓蛔蟲病常為單眼發病,早期多有葡萄膜炎表現,如眼紅、眼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很容易被家屬誤認為是「紅眼病」,沒有得到重視,自行用一些眼藥水治療。並且,許多學齡前或青春期的孩子們不懂得及時表達身體不適,往往直到視力嚴重下降或學校體檢時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