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兩年時間已有76家門店 付費自習室在深圳悄然興起

2020-12-13 SZNEWS

正在自習的用戶。傅夢穎攝

自習室留言牆。翁安琪攝

原標題:付費自習室在深圳悄然興起

不到兩年時間已有76家門店,年輕人在這裡尋求自我提升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17日訊 (深圳晚報記者 周婉軍 實習生 傅夢穎 翁安琪)一米寬的書桌,一盞燈,一摞書……在專壹自習室桃園店裡,剛從單位下班的包瀚翔翻開了CPA(註冊會計師)的備考教材,開始投入地學習。

這個坐落於南山區田廈·翡翠明珠寫字樓15樓的付費自習室,約100平方米的空間分為公共休息區和自習區。公共休息區內設置茶水間、用餐區和外賣放置區,印表機、咖啡機、寄存櫃等設備一應俱全。自習區由低分貝區和靜音區組成,整齊排布著帶有隔板的連排桌椅,坐在裡面的每個人都埋頭專注於自己的世界。疫情發生以來,遠程辦公的需求量激增,自習室的一角又增設了討論間與直播間,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場景。

近年來,這樣的付費自習室在深圳悄然興起,不到兩年時間就從1家激增至如今的76家(門店)。付費自習室「走紅」背後的原因為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又該何去何從?近日,深圳晚報記者探訪深圳多家自習室,從經營者、消費者等不同視角進行解讀。

尋求自我提升的年輕人成為自習室主力軍

自稱「打工人」的包瀚翔目前正在利用業餘時間備考CPA。怎奈家中「誘惑」太多,圖書館關門時間又太早,都不是理想的學習場所。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通過網絡搜索發現離家不遠的地方就有一家付費自習室,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下單了一張體驗券。那一天,離開學校後久違的專注感又回來了,此後他便成了這裡的常客。

包瀚翔坦言:「來自習室的人學的東西五花八門,但最終目的是一致的,都希望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社會競爭力,從而獲得更多的自己想要的東西。」

陳豐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品牌經理,在自習室裡常常一待就是大半天。他習慣將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集中在這段時間完成。陳豐也曾對比過公共圖書館和咖啡館等頗受歡迎的自習場所,認為雖然自習室的單位成本高,但勝在設施齊全,環境安靜,能最大限度提高他的工作效率。

付費自習室「織夢島」的創始人高杜告訴深晚記者,深圳付費自習室的受眾以18到35歲的年輕人為主,從年齡層可以窺見背後是人們為保持優勢、提升自我而努力的動力和熱情。與其他城市的自習室主要服務於升學、考研人群不同,在深圳的付費自習室裡,備考人群僅佔三分之一,更多的是自由職業者或上班族。

據艾媒諮詢2020年發布的《中國付費自習室行業發展潛力分析》公布的數據統計,43.2%的消費者去付費自習室的主要目的為尋求屬於自己的獨立空間,其次分別為日常學習或工作和求職準備(考研、考證、考公),佔比分別為40.0%和34.8%。

自習室,不止是自習

專壹自習室創始人彭雪娜告訴深晚記者,在初期調研中,他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不少深圳的年輕人下班後會選擇在車裡待上十分鐘,在相對私密的空間裡享受一段完全屬於自己的時間。劉俊傑引用社會學中的「第三空間」概念來解釋這一現象。

牡蠣自習室創始人劉俊傑說,「在城市生活中,家庭是『第一空間』、公司是『第二空間』,除此之外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能讓自己在繁忙生活中透口氣的『第三空間』。『第三空間』的出現形式或許不同,它可能是咖啡店、圖書館、健身房,自習室自然也可以是其中的一種形式。」

「第三空間」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物理上都是絕對屬於個人的,走進其中,就像打開了「勿擾模式」,人們能夠暫時拋開生活中的瑣事,安靜下來做自己的事情。

因此在打造自習室的時候,劉俊傑選擇了更加簡約、休閒的裝修風格,用大片低飽和度色塊填充空間,並刻意留出了較為寬敞的公共休息區,甚至在一家門店裡「種」上了樹。

彭雪娜稱,自習室是一個相當包容和開放的場所。這裡沒有過多的規則,更沒有複雜的社交關係,用戶來去遂願。相比起公共空間,彭雪娜更希望用戶可以將這裡當成自己的「私人領地」。

一個進來容易留下難的行業

付費自習室本是對城市公共資源的填補,人們對自我提升的迫切需求正為行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在深圳,付費自習室還屬於新興行業。

從2018年1月,深圳首家付費自習室開業,市場供不應求,到從去年6月起,大批自習室紛紛湧現,幾輪大浪淘沙後依然入局者眾。劉俊傑認為,目前大部分自習室的經營者還沒想清楚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這是一門準入門檻很低,但存續門檻很高的生意」,劉俊傑說,「有人覺得花2萬塊錢租間房子,擺幾張桌子就可以開張了,這種模式本身是不可持續的。」

劉俊傑經營的牡蠣自習室是深圳目前唯一一家堅持委派工作人員駐店的自習室,他認為這是保障用戶體驗,維持品牌形象的最佳、也是唯一方式。他說,「無人化管理固然能節省人工成本,但一旦細節上出現紕漏,接踵而至的中差評很快就能拖垮一家店。」

與此同時,如今付費自習室的盈利模式普遍單一,導致這個行業有很明顯的天花板。當全部座位都被租滿,利潤空間也就到頭了。如何打破這個天花板,是自習室經營者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不過對於自習室的發展前景,多位創始人均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表示自習室的市場需求穩定,存在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彭雪娜主張在提供基本的自習服務基礎上探索多種經營模式,如利用場地優勢開展帶有社交性質的主題沙龍、桌遊專場等。此外,與有關部門、地產商等展開跨界合作也被列入發展規劃。劉俊傑則認為目前人們對付費自習室的了解和接受程度還不夠高,這個階段應當集中資源深耕一個產品,培養足夠的忠實用戶,這樣才有資本去尋找別的切入口。

相關焦點

  • 付費自習室悄然興起 花錢買座學習為何這麼火?
    媒體的公開報導顯示:2019年起,主打「沉浸式學習氛圍」的付費自習室悄然走紅,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天津、銀川等國內數十個城市相繼出現。在安慶,付費自習室也正在悄然興起。宣家花園街一家付費自習室內,一名高中學生正在學習。
  • 「付費自習室」悄然興起 你會為學習氛圍買單嗎
    付費自習室」的新興創業模式在北上廣等城市悄然流行。「付費自習室」的興起,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現代人對內在提升的追求,但它能不能走得長遠,是否能滿足人們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或者只是短期內的市場噱頭,專家認為,還需再觀望。
  • 「付費自習室」在泉州悄然興起……
    ,從去年開始,一種名為「付費自習室」的新興創業模式在北上廣等城市悄然流行。「付費自習室」的興起,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現代人對內在提升的追求,但它能不能走得長遠,是否能滿足人們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或者只是短期內的市場噱頭,專家認為,還需再觀望。
  • 付費自習室在廈悄然興起
    臺海網12月2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一米寬的書桌、一盞燈、一摞書……晚上11點,在悅學自習室裡,小周正在備戰考研,他已經學習了4小時。小周說,12月是考研季,付費自習室裡,有很多像他一樣的人: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偷偷」在自習室裡挑燈夜讀。是怎樣的魔力讓這群年輕人願意放棄娛樂時間,埋進這一平方米的「小格子」裡?
  • 付費自習室悄然成為熱門創業項目 有的座甚至要預
    武俊傑 攝「花一杯咖啡的錢,就可以坐上半天」「相比跑圖書館沒位置、咖啡廳有點鬧,這自習室太適合備考一族了……」近期,深圳多家付費自習室走紅,成為許多備考者的「充電聖地」,也悄然成為一項熱門創業項目。不少市民反映,花幾十元錢換來幾小時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太划算了。
  • 「付費自習室」悄然興起 你會為學習氛圍買單嗎?
    4其他聲音盈利單一缺乏個性力推辦卡像「割韭菜」大學生小劉說,學習備考是「長期戰役」,天天花錢去付費自習室讀書覺得有點「奢侈」,也有市民覺得,學習靠自律,而不是依賴環境,還不如在家學,還能省去來迴路上花費的時間。今年8月,網友「蘋果」去了幾次泉州的自習室後認為,自習室只有整體衛生還可以,服務有待進一步改善。
  • 付費自習室走紅 賣「學習氛圍」是下一個創業風口?
    連日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發現,付費自習室走紅背後,一方面是隨著辦公多元化和「自我充電」的興起,大家對共享空間有很大需求,付費自習室號準了市場的脈,但另一方面,也凸顯了城市公共資源不足的難題,高校和社區圖書館等未來是否可以加大開放力度,探索新的開放機制?
  • 探訪深圳的付費自習室:小隔間裡,這些深圳人在為未來拼搏
    原標題:探訪深圳的付費自習室:小隔間裡,這些深圳人在為未來拼搏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20日訊(記者 韓文嘉/文 楊少昆/圖)「簡直發現了新天地,學習加班新去處。」「頻繁按滑鼠都怕吵到大家。」
  • 「世面」付費自習室在蕭山悄然走紅!你去過嗎?
    近年來,一天花費幾十塊錢就能有一個座位學習的付費自習室,悄然在市場上火了起來。一開始付費自習室主要集中在高教園區,後來商家瞄準到市場需求,也開始來蕭山投資。目前,這樣的付費自習室在蕭山也已悄然走紅。下午,記者在金城路上的一家付費自習室看到,自習室幾排長條形桌子被分隔成一個個小格子間。有十多名顧客在學習。每個人都非常安靜、專注。顧客葉先生是這裡的常客了,辦了半年卡。他說,他本來是在國外攻讀博士,受疫情影響,就回家上網課繼續學業。他嘗試了付費自習室後,感覺很不錯,已經堅持三個月了。
  • 二三十家店被關停,濟南付費自習室淘汰與升級潮來襲!
    店長陳曦坦言:「我們去年10月開始調研,11月開始籌備第一家門店,今年1月份才正式開業。剛涉足這個行業,其實我們準備是比較少的,突如其來的疫情很快就打亂了我們的節奏。」「從我們的角度來說,自習室本身的抗風險能力是比較差的。因為自習室的房租、人力、日常運營費用是一個很大的成本支出。」陳曦認為,這次疫情勢必會淘汰一些服務與硬體不到位的自習室。
  • 2020年省考招警考試面試熱點:付費自習室興起
    【熱點梗概】最近,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個城市,相繼湧現出一個新鮮事物:付費自習室。幾排長條形桌子被分隔成一個個小格子間,每個獨立空間都配備了插座、檯燈等設施,規模稍大的還有休息室、討論室等不同功能分區……據了解,當前北京的付費自習室目前已超過30家,大多數都開辦在寫字樓或者高校較為集中的城市區域,以上班族和在校學生為主要目標群體。在各類考試密集的下半年,尤其是某些重要考試的前一個月,自習室的上座率明顯高於考試淡季,寒暑假的上座率也會高於平時。
  • 考研中年人,走進付費自習室
    他之前做java編程,3個月前辭職,養家和撫養1歲兒子的壓力全落在妻子頭上。妻子收入同樣不高,這次支持他考研。 今年考研人數多達377萬,往屆生比例明顯上升,甚至在一些大學裡佔據六成。像他這樣畢業後工作7年再回頭去考研的,也不少見。 這家付費自習室季卡2800塊錢,對他來說不是個小數目。孩子出生在去年此時。
  • 付費自習室迎來洗牌大考?
    「剛回到上海後,我自己有學習的需求,當時市面上的付費自習室可選擇品牌少,裝修差強人意,價格偏高,調研後發現金融圈小夥伴考證學習意願尤其強烈,於是我就辭職做了付費自習室。」據老王透露,「StudyWithMe」是第一家入駐八佰伴的付費自習室。沒想到短短半年時間,八佰伴商圈已經有6家同行,後續還繼續有一批入場競爭者。
  • 創業風口觀察,為什麼付費自習室不是好生意,創業者的正確姿勢
    有些出乎意料,本以為近兩年興起的付費自習室會受到疫情極大地衝擊。 沒想到付費自習室不但沒被疫情打垮,反而如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疫情期間大部分付費自習室關門歇業,不少創業者不得不止損退出。
  • 邯鄲付費自習室為什麼火起來?
    「我們開業不到半年,但顧客已經不少。」該付費自習室的經理王女士介紹,工作日的傍晚至晚上8時,休息日的上午8點之後至關門都是店裡人數較多的時間。一天呆上十多個小時的顧客並不罕見,特別是暑假期間,經常出現無位可坐的情況,需要顧客提前預約。「我們不接受散戶,想來這裡學習,需要辦理月卡或年卡。」
  • 付費自習室升級24小時全自助,你會去看書麼?
    都市熱報消息,近幾年隨著共享經濟的火爆,街頭悄然出現了付費的共享自習室,只要二三十塊錢就能看書一整天,今年,市場行情又有新變化,付費自習室升級成了智能全自助,並且24小時營業,極大方便了上班族群和在職人員考證或學生考研,受到年輕人的青睞。這樣的自習室你願意去麼?記者前去打探了一番。
  • 付費自習室的開設,是一個學習聖地還是另一種商業模式?
    這段時間裡付費自習室的開設越發的火爆,越來越多的人尋找這樣的地方去尋找一個完美的學習環境,給自己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那麼這種付費自習室到底是學習聖地還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呢?對於這樣的自習室,考研的同學確實是找到了一番聖地,給他們營造了良好的複習環境,現階段而言,付費自習室是否值得當成「風口」那般運作,得透過虛火才能認真研判。但有教育學者提出,付費自習室走紅也在無形中提醒,從完善社會服務的角度看,當前城市管理者需要加大公共資源的開放力度。
  • 「付費自習室」:論自習室對學習的重要性
    上海出現了很多付費自習室,看到這個新聞,我異常興奮。原來不是我一個人覺得自習室重要啊。租客大多是白領。早上換乘兩趟地鐵到自習室學習一個小時,下班後再過去,學習到八九點鐘。他們有的考證,有的考研,有的考編制。說實話,應對這些考試,能讓人專心的考試環境是關鍵。
  • 一天花幾十元買一個學習空間,付費自習室為何「走紅」?
    通過手機掃描桌面上的二維碼付費,檯燈自動亮起,一個安靜、聚光的私密學習空間由此生成。   2019年,主打「沉浸式學習氛圍」的付費自習室悄然走紅,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天津、銀川等國內數十個城市相繼出現,目前用戶已達數十萬。
  • 「付費自習室」數量激增 更多細節待完善
    近年來,主打沉浸式學習的「付費自習室」在國內多個城市興起。福建省內,福州、廈門、泉州等地的「付費自習室」陸續開張,受到不少人的青睞。 「付費自習室」顧名思義,與免費學習的場合不一樣,在這裡自習是需要付費的。目前,市面上的「付費自習室」大多分布在交通較為便利的寫字樓或商業街區。這些自習室設計大體相同,10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被分割成相同的格子間,可容納20至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