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成功女性而言,她的生活圈和事業圈應該是兩個同心圓,出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在創業道路上很自然地選擇了教育。」BuzzKID創始人王蓉向創業邦介紹到。
四年級女兒一次偶然的行為,將玩偶擺成一排,通過給玩偶講課的方式複習考試內容,這讓原本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王蓉看到了教育創業的新思路。————孩子也可以是」老師」,這個潛力不可小覷。
本文圖片來源於BuzzKID,經授權使用
2018年BuzzKID項目正式成立,以「Peer Learing同伴互學」為底層邏輯,將中外青少年連接到一起,在特定導向的語言情境下展開任務式對話,練習英語的聽說。通過外國青少年深度帶入外語語境,讓國內7-18歲青少年在與同齡或稍長的六大洲外國青少年交流過程中,加深語感,提升外語應用能力。
BuzzKID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成人外教老師,而是採用適齡青少年作為語言練習對象,幫助中國學生無壓提升外語應用能力。BuzzKID的理念是Of kids, by kids and for kids.,是以學生為主導的去中心化英語互動平臺。
平臺採用自助開發的學伴時間獲取轉換模型Talktime Acquisition Model (TAM)、學伴信用評級體系Credit Creation System (CCS),進行學伴招管培。在合規性上,BuzzKID主要以gig economy(零工經濟)的形式籤約海外高中生學伴,對於高中以下的學伴則通過其家長在平臺註冊。
本文圖片來源於BuzzKID,經授權使用
平臺與哈佛大學青少年語言學習專家團隊共同研究會話體系、由通曉20多種語言的哈佛學生Tim Doner實踐驗證。公司擁有《BuzzKID語言交流器》教學法的知識著作產權,平臺把教研團隊豐富的青少年二語習得經驗系統化自動化智能化,賦能中外青少年在structured-freedom形式下完成交流任務。
據了解,目前的K12教育市場,尤其是少兒英語細分賽道競爭早已進入紅海階段,無論是以產品驅動為導向的勵步英語、斑馬英語還是傳統外教在線直播的VIPKID、51Talk等品牌已經都做的非常成熟了。BuzzKID專注的是英語學習口語練習和輸出表達能力提升的藍海市場,聚焦在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小學初中階段學生,為其提供一個以學伴陪練形式的新型學習平臺。
據透露,BuzzKID自2019年正式商業化開始在一年內平臺累計用戶已有數萬,客單價為4000-5000元,70%以上的復購率和80%以上的推薦率可以說明其產品和服務已得到市場的驗證和認可。但王蓉並不滿意於這個結果:「我們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包括現有學員的學習體驗優化,系統自動化升級以及團隊成長上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團隊以90後成員為主,大家因為相信所以看見未來可以做得更好。」
BuzzKID並不是一個完全的To C平臺,到目前為止,公司的增長基本依賴用戶的口碑相傳和轉介紹。隨著發展,我們發現因為「強練習屬性」的交流基因,BuzzKID能自然地融入到其他教育機構中,從傳統的全日制體制學校課程植入、校外培訓機構、到線下研學和互惠生項目,BuzzKID讓對方的產品和服務更趨於完整,是增量市場。
「教育機構做3分教,我們專注做7分練。通過打造 「教學+練習」 的立體教學模式,我們看到平臺用戶在英語學習效果上有顯著的質變。」王蓉說,「得益於親民的客單價,我們更願意走到下沉市場,將教育的普惠性發揮到極致,讓更多的中國孩子能像跟鄰居家的外國孩子一樣把學過的英語說出來。」
本文圖片來源於BuzzKID,經授權使用
受疫情影響,2020年初幾乎全行業陷入了短暫的停滯期,而作為線上教育的BuzzKID也隨著當時線上教育的推廣,業務體量是同期的3倍。2020年3月初,某線下互惠生項目聯繫王蓉希望尋求線上合作。3月中旬又有一家從業13年的老牌研學機構聯繫BuzzKID談合作。
在歷經2個月的打磨後,BuzzKID結合研學、互惠生行業推出了「學伴+」聯盟。在這個聯盟共同體裡,線上為BuzzKID,線下為研學、互惠生項目,雙方通過OMO方式使得原本已陷入停擺的研學、互惠生運營從「危」中找「機」,為其用戶提供創新的、外國少年在線陪伴式學習體驗。
「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營造尊重初創者原創的文化。線上、線下創業項目資源互補,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在後疫情時代快速復甦,把實惠讓利給受疫情影響但還在堅持的廣大線下教育從業者和家長們。」王蓉說到。
「學伴+」聯盟的推出拓寬了BuzzKID的業務層次,多重布局形成簡單高效的業務閉環;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接優質資源,讓聯盟內成員共享客群,節約成本,提高獲客率。
BuzzKID本質是一個英語練習的教育項目,比起傳統的老師教,更側重英語的輸出,練和用;因此對供給端的專業性要求和傳統教育機構對老師的要求不具備可比性。傳統教育機構老師起到的作用是教,而BuzzKID則以練為主。外籍青少年的VIP陪練賦能雙邊青少年用戶,不僅提升中方學員的英語聽說應用能力,也培養了跨文化社交能力。
本文圖片來源於BuzzKID,經授權使用
「未來青少年的競爭比我們這代更殘酷,因為他們要跟機器人競爭(至少我們還只是跟人類競爭)。但是人與人間有心流的溝通能力是無法被機器、AI取代的,從這個角度說,比起人機器交互,人與人跨文化溝通交流能力,才更是一定要從少年抓起決勝未來的能力!」結束我們的採訪時,王蓉補充說。
2020年,在線教育呈現出高速增長趨勢,語言學習後期的輸出練習也將在家長的觀念中趨於線上化、模塊化和人性化。BuzzKID很好的填補了這一個業務板塊的空白,也讓青少年互聯成了教育的新思路。
本項目由創業邦合作夥伴 「SOSV中國加速」 推薦
本文圖片來源於BuzzKID,經授權使用。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