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唯一吃過龍肉的人,如果你是這個姓氏,可能是其後代

2020-12-17 今人大力說古史

有句俗語是「地下驢肉,天上龍肉」,作為十二生肖中唯一沒有人見過的生物,我國古代關於龍的傳說很多。

升能騰雲駕霧,呼風喚雨。

翻能攪起四海雲水,威力無邊。

形狀更是霸氣十足,其「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口旁有須冉....

那麼真的有人吃過「龍肉」嗎?

在我國的古籍《山海經》中,記載了兩種龍。一種是有名有姓的神龍,比如說燭龍,應龍,蛟龍,夔龍,他們主要任務是幫助天帝鎮守一方或徵戰沙場;另一些就是一些沒名沒姓,統稱為龍的低級神龍,他們通常作為天神的坐騎或者是裝飾品,比如火神祝融耳邊就掛著兩條小青龍。

《山海經》中還記載了「吃龍肉」的一個故事。

據說在上古的時候,龍非常稀少且尊貴。天神需要申請才能得到神龍。

根據神位的高低不同,有的神能得到3條,高一級的可以得到5條。

修煉成的天神越來越多,龍的數量也越來越少,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啟世襲大禹的皇位,龍的存在逐漸成了一個傳說。

「有夏孔甲擾於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獲豢龍氏。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與豢龍氏,以事孔甲」。

相傳有個人為了討好夏朝的孔甲帝,把華夏大地上最後的兩隻龍獻給了夏朝的孔甲帝,分別是一雄一雌。孔甲帝自然是非常開心,但是並不知道怎麼養龍。

有人推薦了舜帝的後代劉累,劉累曾和豢龍氏學習養龍的方法,他雖然也是一個「馴龍高手」,但是他養龍的技術並不如豢龍氏。

劉累的主要任務便是讓這兩條龍配種,讓龍一直繁衍下去,但是越是強大的生物繁衍能力就越差,龍這種生物要想繁殖十分困難。

在劉累飼養的過程中,其中一條幼龍竟然死了,劉累秉持著勤儉節約的品格,就把這條死去的龍剁成肉醬,做成肉送去給孔甲帝吃。孔甲帝食用了龍肉後,就再也不想吃別的肉了,因為龍肉的味道實在是太鮮美了。

孔甲帝就成了唯一一個吃過龍肉的人。

孔甲帝是夏朝的國君,因此他的姓氏正是夏朝的國姓「姒」

這個姓氏現在可以說是很少見了,大部分都生活在紹興禹陵村,時代看守禹王陵。

當然除此以外,在夏朝結束後,姒姓皇族中也有一些改為了其他姓氏,散落到民間。像如今的禹姓、費姓、辛姓、杞姓、曾姓、譚姓、相氏、鮑姓、鄒姓、歐陽姓、司空姓等都是他們的後人。

如果這些姓氏中有你,那麼可以說,你就是歷史上唯一吃過龍肉的孔甲帝後人。

龍的秘密是在《山海經》中發現的,而《山海經》的文化意義,也不斷地被現代發掘。

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學者亨利埃特默茨女士以親身實地勘驗的方式,按照《山海經》書中記載的距離和方向,在北美大陸上實地勘察,意想不到的是真的找到了書中的路線圖

《山海經東山經》中準確的記錄了美洲四大山脈中著名的46坐高山,精確的描述了這些山脈中的河流的走向,以及山與山的距離,甚至動植物也完全吻合……沒想到上古時期的《山海經》,居然和現在的美洲地理環境能夠對應上。換句話說,有可能在4100年前就已經有人到過美洲,並且精準的丈量了美洲。

亨利埃特默茨女士基於這一驚人發現,發表了「中國人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著名論題。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一直以來這也是個爭論比較多的話題。

除了她之外,中國有很多研究專家也對此進行了探索,並表示《山海經》中真的可能藏著改變人類歷史的千年秘密。《山海經》就像祖先給我們留下的一幅「藏寶圖」,等待著我們去重新發現。不管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還是記載了美洲的山海經地圖,都從考古,地理方面證實了山海經的記載。

在《山海經》中,記載了太多未解之謎,如果你想試著解開這些謎團卻不知道在哪裡能買到《山海經》的話,我在這兒給朋友們推薦一套正版《山海經》。

這本書不僅有山海經原文,還進行了詳細的翻譯和注釋,內容十分通俗易懂,全書一共六冊,包裝也非常的精緻,不管是自己讀還是收藏、送人都非常合適。

書中的插圖生動有趣,讓我們讀起來不枯燥,小孩子也可以看裡面的插畫了解山海經的故事。我給孩子看了以後,他經常要我講山海經的故事給他聽,還經常自己查閱相關故事。

書也非常的划算,全書只需要49元,內容易懂好理解,而且裡面還有一定的配圖,可以增加我們閱讀時的樂趣。包裝也非常的精緻,可以用來收藏。

想看的小夥伴們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史記》中唯一吃過龍肉的人,如果你是這些姓氏,那或許是他後人
    龍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上千年來都是中國子民頂禮膜拜的對象。而中國人一直都是以「龍的傳人」自居,古代皇帝更是號稱「真龍天子」。由此可見龍在我國的地位,但是這樣一種神奇的動物卻曾經被人烹飪做成了菜餚,而吃他的人還被記載在了史冊上。你知道是誰嗎?
  • 《史記》記載唯一吃過龍肉的人,你若是這些姓,或許是他的後人
    儘管我們沒有見過真龍,但翻閱史書,依舊能找到有關龍的史料,《史記》還記錄了歷史上唯一一個吃過龍肉的人。 龍本身有威嚴,一般人馴服不了,孔甲同樣也是如此。他本想廣而告之,讓豢龍氏派人出來幫忙,但始終找不到他們家族的蹤跡。幸好陶唐氏的後代劉累與豢龍氏打過交道,學過幾項馴養龍的本領,於是他自然而然地擔當了這個要職。 孔甲欣喜不已,給劉累賜名為御龍氏。誰也曾想到,信誓旦旦的劉累最終卻沒能讓龍心服口服,其中一條龍死掉了。
  • 歷史上唯一吃過「龍肉」的人,並且還被載入史冊
    按理來說,作為十四億人的精神支柱,龍是絕對不會遭到人們啃食的,可是有那麼一個人,他不但吃了龍肉,而且還被載入史冊。是否有人知道,誰才是吃過龍肉的人?如果你是這些姓氏中的一個,說不定也是他的後人呢!九似形象龍在歷史的記載中無疑是存在的,可是,因為真正見過的人不多,所以便產生了很多有關它形象方面的議論。在眾多說法中,「九似」說法是得到最多人認可的。所謂的「九似」,也就是說龍源自九種動物,可是大家傳得那麼神奇,卻沒有人具體說出到底是哪九種動物,在那麼多種說法中,宋朝有一個畫家對龍的描述是最為貼切的。
  • 如果你是這4大姓氏,那你有可能是《山海經》中四大神靈的後人
    姓氏是一個人的標識符號,伴隨著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可以說姓氏是每個人最親密的夥伴。其實在中國,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姓氏都不是太了解,因為姓氏歷史悠久,很多人早已忘記自己姓氏的起源究竟是什麼。如果你是這4大姓氏,那麼你很有可能是《山海經》中四大神靈的後人!
  • 這個單姓和這個複姓大有來頭,可能是《山海經》大力神的後代!
    在《山海經》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擁有神力的傳說人物,在現在看來甚至有些荒誕,所以很多人將《山海經》認為是一部充滿想像力的志怪典籍。但是《山海經》確實有其巨大的歷史意義,上面所記載的東西能夠傳承幾千年而不朽,自然有其必然的真實性。
  • 如果你是這7姓之一,就有可能是《山海經》中不死族的後人
    這就是說,遠古之人,100歲都是沒問題的,且還能行動自如,那時的100歲很有可能便是現如今的青壯年,那活上數千年也是極有可能的。而在遠古神書《山海經》中,也是有許多關於 長命族甚至是不死族的記錄。《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述一個長壽的群族:「軒轅之國在此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在女子國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 如果你是這些姓氏,可能是山海經至高神明的後裔,流淌著天帝之血
    眾所周知,《山海經》為世人展現了一個光怪陸離的上古世界;這裡不光有強大的異獸,也是一個諸神並存的時代。其中的至高神明有:女媧、伏羲、黃帝等等。在這諸多神明之中,最強的無疑是日月之父,天帝帝俊。如果你是以下這些姓氏,可能就是他的直系後裔,體內流淌著尊貴的天帝之血。
  • 秦始皇后代的姓氏有這14種,如果你是,那你就可能是秦始皇的後代
    有許多姓氏不同的人,但是他們的祖先可能是同一個人,這就是因為姓氏的延伸。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百家姓中,實際上在如今社會中已經變得不是那麼準確了,因為姓氏已經增加了許多,現在我國姓氏大概有23813個。其中隨處可見的姓氏有三種,而且這三種姓氏名氣還不小。它們是劉、李、張。
  • 夏朝的時候,真的有養龍這個職業嗎?
    甚至有人最後就以這個職業作為姓氏,比如豢龍氏。豢龍氏的第一代叫董父。本來以為會有傳承,但他的後代就光傳承了這個姓氏,手藝貌似沒傳承下來。再後來這個姓氏也不好意思再用了,最後就作為故事留在史書裡了。到了夏朝的時候,有個叫劉累的吹牛皮說會養龍,結果把龍養死了。
  • 如果你是這個姓氏,可能你是伊朗人的後代,2000年前跑到中國安家
    在我們周圍,姓「安」的人比較少,不過全國中統計,人數也不在少。仔細想想,在歷史上姓「安」的名人更是少之又少,其中安祿山便是其中一個,不過他也不是純正的中國人,而是突厥人。而在一些電視劇中,姓「安」的人都是一些比較有名望的家族,其中的真相如何,無人知曉,畢竟這只是歷史上的事情。
  • 最能出皇帝的姓氏,源自《山海經》上古神靈,你可能也是他的後人
    母系過渡到父系後,只有尊貴的人才有"姓",並且"姓"都是由部落首領賜予的,《山海經》中稱這些地位尊貴的人為神靈,神靈繁衍後人,必然會賜姓給後代,經過代代相傳,才有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姓氏。 在上古時期,有幾位神靈他們後人所用的姓氏,成為了歷史上最能出皇帝的姓氏,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姓氏。
  • 這些姓氏的人,代表你是山海經中這幾位神靈的後人
    導語:《山海經》我們都知道,記載著許多上古時期的神靈,也讓人們的心中對此充滿了遐想,如果你是這幾個姓氏,那麼很有可能是《山海經》中記載的這幾位神靈的後人,快來看看你是哪位神靈的後人吧!,用來紀念治水的共工,所以說共工的後人姓洪,也是與水有關,如果你的姓氏是洪,那麼很有可能,你就是共工的後人哦!
  • 菲利普親王最傷心的事:我是英國唯一不能讓後代繼承姓氏的可憐人
    在英格麗德·蘇厄德的書《我和我的丈夫:王室婚姻70年的內幕》中,她按時間順序記錄了菲利普親王對其姓氏無法傳承的反應。根據蘇厄德的說法,傷心的菲利普親王曾說過:「我是英國唯一不能讓後代繼承姓氏的可憐人,我只不過是該死的變形蟲。」然而,在1960年,英國王室達成妥協,為菲利普親王的後代創造了一個混合姓氏——蒙巴頓-溫莎(Mountbatten-Windsor)。
  • 如果你是這個姓氏,那你有可能是王室之後,或者祖先是外國人
    說到姓氏,最具有爭議的應該就是秦始皇嬴政,有的人說其實他姓趙,也有人說他就是姓嬴,但各種說法都有一定依據,我們今天不說秦始皇的姓氏,我們來說另一個姓氏,如果你是這個姓氏,那你很有可能就是王室之後,或者祖先可能是外國人。
  • 極其罕見的四大姓氏,若你還姓這個,恭喜你,你的家族大有來頭!
    極其罕見的四大姓氏,若你還姓這個,恭喜你,你的家族大有來頭!文/老揚歷史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我國著名傳統讀物《百家姓》中就收錄了568個姓氏,其中單姓444個,複姓124個。一、饕餮氏說到饕餮,大家第一反應認為它是我國古代神話中的怪獸,的確是這樣,它曾記錄在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中,其形狀羊身人面,虎齒人手,充滿神秘色彩。
  • 我國最美的一個姓氏,家族後代都是貴族,說了你可能不信
    我國最美的一個姓氏,家族後代都是貴族,說了你可能不信 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講究名正言順,因此對於一個人的名字非常看重,不過名字也許可以慎重選擇,但是姓氏卻是無法改變的,我國歷史源遠流長,姓氏是亙古不變的根本,有的家族的姓氏非常好聽,無論起什麼名字都聽起來非常高貴,其實要說到我國最美的一個姓氏,
  • 如果你是這35個姓氏之一,那你就是《山海經》上古巨人族後裔
    我們生活中時常會遇到2米多的壯漢,也會見到1米6的小哥。為什麼人們的身高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控制身高的基因來自哪裡呢?其實小說中才會出現的巨人族曾真實存在,我們中的一部分人就是他們留下的後裔。
  • 《山海經》中神秘消失的神明,如果你是這3姓之一,就是他的後人
    《山海經》中神秘消失的神明,如果你是這3姓之一,就是他的後人文/歷史大突擊我們都知道古人是非常迷信的,所以在街頭經常見到什么半仙算命之類的,但是生活在我們現在的人也有非常迷信的人,如果沒有的話,就不會在一些地方可以看見有算卦的的和神婆的出現
  • 如果你姓這個姓氏,可能你並非「炎黃子孫」,而是伊朗人的後代
    某種程度上《百家姓》裡各大姓氏多少都和姬、姜二姓有血緣傳承聯繫,但也有部分姓氏屬於「外來融合」,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安姓。安姓在舊《百家姓》中排第79位,和其他大姓一樣源流眾多,其中一支源於安息國古伊朗人。安息國也叫波斯第二帝國或者帕提亞帝國,位於亞洲西部伊朗地區,建於公元前247年(嬴政當上秦王的同一年),滅亡於公元224年(此時中國歷史處於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
  • 這些姓氏,很可能是鮮卑族後代!你不一定都知道!
    而姓氏文化一直是中華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耳熟能詳的百家姓就是最有力的證明。自古以來,不只是漢族擁有姓氏,少數民族有很多也擁有自己的姓氏。由於歷史的發展,各民族之間不斷融合,有一些古老的民族慢慢消失了,鮮卑族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