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剛出生時,臉上皺巴巴的,有些寶寶的膚色還很黑,看起來特別醜,讓寶爸寶媽一度懷疑寶寶是否「親生」。但醫生卻會告訴寶爸寶媽,孩子並不醜,過段時間長開就好了。這其中到底暗藏著什麼「成長玄妙」呢?
張麗娜足月生產,生了一個兒子,這讓她欣喜不已。她和老公一直想要兒子,現在終於如願了。但是看到新生寶寶皮膚黑,長得有點醜,夫妻倆卻笑不出來了。
張麗娜的膚色較白,平時保養得又好,經常受到朋友和同事的誇讚。老公的膚色雖然不算白,但也算正常。
兒子膚色卻這麼黑,看起來像個黑臉「小包公」,明顯不科學啊?就連老公都不禁懷疑,「這是自家的孩子嗎?」產科醫生卻告訴他們,「新生兒都這樣,等寶寶長開就好了。」
張麗娜有點嫌棄自家寶寶,甚至開始擔心寶寶長大後的顏值。她在網上曬出了兒子的照片,「黑臉寶寶」在網上迅速走紅。網友也不禁在網上調侃,「一白遮百醜,一黑毀所有。」還有網友說,「從來沒見過這麼黑的寶寶。」
兩個月過去了,寶寶的顏值卻發生了「逆襲」,皮膚又白又嫩,小臉也長開了,圓潤了許多,看起來非常可愛。張麗娜看到兒子的轉變,笑得合不攏嘴,對兒子也是愛不釋手。
很多寶爸寶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寶寶才生下來時,簡直讓人「不忍目睹」,長得太醜了。但是,等寶寶長一段時間後,小臉就長開了,變得惹人喜愛,成了父母「心尖上的寶貝」。所以,父母不用過於擔心,新生兒黑、醜都不怕,隨著寶寶長大,幾乎一天一個樣,也會變得好看起來。
1、孕育環境的改變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寶寶在子宮內,長期受到子宮內羊水的浸泡,而且子宮內的活動空間很小,寶寶會受到一定的擠壓。
所以,新生兒才出生時,皮膚呈黑紫色,就成了「黑臉寶寶」。但寶寶出生後,不再受羊水浸泡和子宮擠壓的影響,膚色就會越來越白了。
2、父母基因的影響
若是父母的膚色都要比較白,受遺傳基因的影響,一般不會生出「黑臉寶寶」。即使生出來的寶寶有點黑,在出生後,寶寶的膚色也會逐漸白回來。所以,父母的膚色不黑的話,完全不用擔心會生出皮膚黑的寶寶。
由於新生兒受孕育環境與分娩方式的影響,才出生時,皮膚皺皺巴巴,小臉長得也是奇奇怪怪,確實不太好看。即使父母顏值很高,剛出生的寶寶仍然會醜得各有千秋。但是,過一段時間後,寶寶的長相和膚色就會有所改變。
1、胎脂
每個新生兒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胎脂,主要附於寶寶的皮膚外層,呈灰白色。胎脂對寶寶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維持體溫,二是保護皮膚。
若是新生兒身上有胎脂,可以使用溫和無刺激的嬰幼兒沐浴露,為寶寶做好皮膚清潔。在給寶寶清洗的過程中,動作一定要輕柔。
2、頭垢
在新生兒的頭頂,也就是賁門部位,可以看到會有一些頭垢,讓家長感覺不是很舒服。但是不要小看頭垢的作用,它對寶寶的賁門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對寶寶健康有益,家長一定不要用手去摳除頭垢。
頭垢的清洗比較麻煩,無法做到一次性去除,但是在給寶寶洗澡時,可隨著寶寶洗澡次數的增加,逐漸清除乾淨。
3、眼屎
新生兒的眼屎都比較多,非常影響美觀。家長可以用溼軟的溫毛巾輕輕擦拭寶寶的眼周部位,將眼屎清理乾淨。但是在清理的過程中,就要小心謹慎,以免傷害到新生兒的眼睛。
4、鼻屎
新生兒的鼻孔較小,很容易長出鼻屎,就會堵塞寶寶的鼻孔,導致寶寶呼吸不暢。家長可以用溫熱的溼毛巾輕輕捂一下寶寶的鼻孔,再用溼潤的棉條或紙巾條,在寶寶的鼻孔中轉一轉,將寶寶的鼻屎帶出來。
5、耳屎
新生兒的耳屎似乎長得特別快,在耳朵外邊都清晰可見。在寶寶睡著時,家長可以用乾淨的棉球,適當粘一些消毒水或者溫水,輕輕擦拭寶寶的耳朵外圍,即可清除一部分耳屎。但對於新生兒耳道內的耳屎,家長最好不要清理,以免傷害新生兒耳道。
新生兒剛出生時,即使長得「醜」,也是正常的,但是過不多久,寶寶就會成功逆襲。對於新生兒的「假醜」現象,家長也要正視。家長要懂得科學育兒的重要性,多學習一些育兒知識,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