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第六季的20191123期節目的辯題是:戀愛多年卻恐婚,如果有一瓶「去除恐婚水」,你要不要喝?反方三辯邱晨立場堅定,反對恐婚者喝「去除恐婚水」,利用自己縝密的邏輯能力,拆分辯題,一針見血,提出了多個疑問來陳述己方觀點,讓對手和現場觀眾為之鼓掌。
「恐婚」只是一種強加於人的標籤
就如邱晨所說,這個社會忽視我們恐婚的情緒,讓我們自己消化這種恐婚的情緒,這難道不是甩鍋嗎?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恐婚的情緒是我們自己無緣無故產生的嗎?不是的!是社會給了我們心理壓力,是社會給我們灌輸了一種理念——你不願意結婚、害怕結婚,就是「恐婚症」。但「恐婚症」只是社會構建出來的一種「病」,是一個強加在我們身上的「標籤」而已,它並不是一種真正的疾病。與「沒病為什麼要吃藥一樣」同理,恐婚者沒病為什麼要特地喝這個「去除恐婚水」呢?我們不喝!
為什麼只有「恐婚」需要喝「水」去除?
邱晨利用自己強大的共情能力一下子就把觀眾的情緒帶動了起來,讓人不由得思考起來:「為什麼只有恐婚者需要喝「去除恐婚水」?為什麼不是替我們操心的七大姑八大姨喝呢?為什麼不是這個社會不理解『恐婚』的人喝呢?」
其實大家應該從「只有恐婚是病,要治!」的錯誤認知中跳出來,重新獨立地思考「恐婚」這件事情。恐婚的情緒可能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嚴重,它可能只是我們做決策(即要不要結婚)時的一個參考因素而已。
為什麼要剝奪自己「對婚姻恐懼」的權利與自由?
為什麼年輕人不想結婚?為什麼恐婚者恐婚?因為無論是結婚時還是結婚後,年輕人都要面對沉重的經濟負擔,如結婚時買房買車的費用、婚後養育孩子的費用、婚後贍養老人的費用,等等。這些都是絆住恐婚者邁向婚姻殿堂的原因。所以,恐婚者對自己婚後的生活心懷顧慮,這難道不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嗎?既然恐懼是一種正常的情緒,那我們為什麼要剝奪自己「對婚姻恐懼」的權利與自由呢?
我們可以同甘共苦,一起面對「恐婚」
我們換個角度去想,作為恐婚者的另一半,我們會希望對方隱瞞「恐婚」這件事情,選擇獨自一人面對、獨自解決問題嗎?我們作為彼此的伴侶,不是應該同甘共苦嗎?而且,婚姻只是我們對彼此的情感蓋的一個印章,如果你(即恐婚者)害怕這個印章會帶來「疼痛」(即婚後生活的各種瑣事),那我們可以不結婚。「因為婚姻的目的是保護我們,什麼是保護啊?保護就是讓我們不用害怕,而不是不許害怕。」
每一種情緒都值得被聆聽
「恐婚」的本質是恐懼,它是一種情緒,是人類七情六慾當中的一種而已。情緒是會變動的,而我們正確面對恐婚者的這種恐懼情緒的態度不應該是讓他/她去喝「去除恐婚水」調節一下情緒,而是去聆聽她內心的猶豫、彷徨與不安。因為「每一種情緒都值得被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