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銀行填寫各種單據時可得當心了,複寫紙可能會「洩露」您的信息。
先寫後撕複寫紙洩露「天機」
18日,天門墩的龔女士到交通銀行武漢分行營業部開立基金帳戶時,看到整本開戶申請表正被一中年男子「霸佔」著。
龔女士要求勻一份表給她,男子卻稱「墊著好寫些」,讓她等一下。過了一會,男子填好表並撕下後離開。龔女士取表時意外發現,那人的姓名、聯繫方式、身份證號碼等個人資料,都清楚地印在下面的表上。「複寫紙質量不錯,一直到第四份表都看得見。」龔女士打趣道。據了解,銀行單據多為無碳複寫紙。幾張無碳複寫紙疊在一起時,直接列印或筆寫即可複製出一式多份文件,其與傳統的塗色蠟的複寫紙相比,更加方便、清潔。不過把幾份單據摞著填寫,您的個人信息很可能會同時顯現在下面的幾份單據上。
個人信息外洩可能招致損失
龔女士把中年男子無意間「克隆」的幾份申請撕毀並扔掉了。對該男子而言,潛在風險已然化解。但對廣大市民來說,個人信息外洩可能招致的損失,卻不能不防。一股份制銀行有關人士稱,這些信息若被不法之徒截獲,後果不堪設想。「有人掌握了銀行卡、身份證及手機等號碼信息後,可能會據此破譯出密碼,然後盜取客戶資金。這種情況以前曾發生過。」
銀行應規範單據管理
能否在銀行單據管理上做文章,杜絕此類現象發生有市民發出呼籲。一位李先生認為,如果單據已撕好,客戶「先墊著填好,再撕開」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記者了解到,本地銀行存放單據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整本存放,一種是將每份單據預先撕開,單聯放置。銀行業內人士稱,採取單聯存放,再加上大堂服務人員指引,可基本消除複寫紙洩密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