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鍊。湖南在鞏固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選取20個新興優勢產業鏈作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一條產業鏈、一名省領導、一套工作機制」,提高創新水平、推進集聚發展、實施精準招商,各地也以產業鏈為重要抓手,以重點企業為核心,向上下遊延伸,為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打下了堅實基礎。紅網·時刻新聞特別推出【「鏈動」】系列報導,一覽湖南重點新興優勢產業鏈的澎湃活力和非凡潛力。
相關報導:
「鏈動」丨鏈「鏈」圈「圈」 湖南新能源裝備產業電力澎湃
「鏈動」丨鏈鏈融合打造「湖南芯」 湖南迎來「碳時代」
64年風雨洗禮,如今的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擁有中國硬質合金領域首家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長沙百川超硬材料工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款款經匠心打磨的繩鋸產品從寧鄉經開區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紅網時刻記者 林佳妮 長沙報導
硬質合金素來有「工業的牙齒」的外號,廣泛應用於冶金、機械、地質及國防軍工等領域。
從全國最大產業基地,到全國唯一國家級實驗室,再到產業規模躍居亞洲第一,湖南硬質合金向來夠「硬」。
1954年,一片荒蕪的株洲走馬塘,不再沉寂。一大批拓荒者,肩負著興建我國首個大型硬質合金廠、振興中國硬質合金民族工業的歷史使命,從四面八方匯聚株洲。
64年風雨洗禮,如今的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擁有中國硬質合金領域首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級分析測試中心。僅「十二五」期間,株硬就承擔了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29項,12項科研成果達到世界領先或先進水平,新產品貢獻率從28.4%增加到31.99%,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發明專利近千項。
2017年,株洲市硬質合金產業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產業規模亞洲第一。在株硬集團的引領下,已有株洲歐科億、株洲精工、株洲肯特、株洲華銳、株洲西迪等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形成了差異化、聚集化產業發展格局。
在長沙百川超硬材料工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械轟鳴,製作、檢驗、封裝……一款款經匠心打磨的繩鋸產品從寧鄉經開區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作為一家集科、工、貿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百川超硬生產的「通石達」牌金剛石繩鋸和相關設備已經遠銷至亞塞拜然、西班牙、義大利、巴西、南非、美國、葡萄牙、沙特、伊朗等幾十個國家,在部分國家和地區市場份額達到30%,多年來繩鋸機產品出口銷售額穩居國內前三甲。
依靠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科技創新,提升開放水平,百川超硬的品牌影響力正變得越來越強。面對供不應求的市場形勢,早在2018年年初,百川超硬就在寧鄉經開區增加投資2.08億元,建設高強金剛石繩鋸及礦山機械生產基地項目。
產業鏈一環扣一環,鞏固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近年來,湖南硬質合金生產企業產品質量正在穩步提升,面對新機遇,湖南將聚焦前沿材料領域,著眼戰略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先進硬質材料產業全面邁向高端,讓硬質材料產業更「硬氣」,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